關於雷鋒的故事的讀後感900字範文

雷鋒,這個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么你們看過《雷鋒的故事》這本書嗎?這裡面寫了雷鋒一生的事跡。下面是小編和你們分享的《雷鋒的故事》讀後感900字,一起來看看吧。

《雷鋒的故事》讀後感900字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雷鋒,這樣一個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全國人民學習的好榜樣已離開人們四十多年了。在當今社會的今天,我再一次細細品讀《雷鋒的故事》,再次使我難以忘懷。每當我看到這段話,腦海里總會浮現出雷鋒那忙前忙後為人做好事的情景。

雷鋒是一個苦命的人,從小受盡地主的逼迫,爸爸媽媽爺爺哥哥和弟弟都相繼而死。他9歲時才過上幸福生活,22歲卻不幸身亡,一生是多么短暫!人死的就要有意義,有的重於泰山,有的輕於鴻毛。雷鋒的一生短暫卻為社會做了許多貢獻,這跟活了幾十年卻又碌碌無為的人相比,死得多么輝煌!

現在每年的3月5日是學雷鋒日,但是今年的5月29日,卻出現了讓全社會感動的活雷鋒----吳斌!5月29日中午,杭州司機吳斌駕駛大巴從無錫返回杭州,11時40分左右,突然有一塊鐵片從空中飛落擊碎前方擋風玻璃,砸向吳斌的腹部和手臂,導致嚴重受傷。他卻在這種危急情況下忘記了自己,想到了車上24個人的安全,忍痛把車停穩,打開車門對乘客進行疏散,後昏迷不醒。經搶救無效,於6月1日凌晨3:00去世。這則新聞是6月3日在《揚子晚報》上登的,我看完後心中感慨萬千。其實現在的社會並不缺少愛,還是有許多像雷鋒一樣的“活雷鋒”願意為社會服務的。

我自己也曾做過一次“活雷鋒”。有一天放學乘公車回家時,在中山橋站上來了幾位老人,公車一個急剎車,老人們顫顫兢兢地站不穩。這時車上的廣播響了起來: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美德,請給老弱病殘孕讓座!但車上卻沒有一個人讓座。我當時雖然背著沉重的書包,但是卻在那時想起了雷鋒精神,於是便站起身來,對一位老爺爺說:“爺爺,您坐吧!”那位老爺爺很高興,連忙感謝我。我不好意思地說:“這是我應該做的。”周圍人聽了這話一個個都臉紅了,很快又有幾個年輕人讓座了。這次的“活雷鋒”體驗令我難忘。

最後我要說的是,雷鋒雖然已經死了,但是他的精神永世長存!我們要向雷鋒同志學習,向吳斌司機學習,向全世界的“活雷鋒”學習!

雷鋒的故事讀後感900字範文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我印象很深,是關於雷鋒叔叔的故事。上面有一篇使我感觸很深:有一天,雷鋒在火車站遇到一個婦女,她身上背個孩子,手上牽了個女孩,那女孩一不小心摔倒了地上,雷鋒見了立即跑過去,拉起小女孩,並幫她們付了車票錢,一直護送她們離開。又得知她們沒有吃東西,就把當天的早飯三個饅頭送給了她們。

雷鋒叔叔樂於助人,學習認真刻苦,我們要學習;上國小時,每天要走十六七里路,他總是早去晚歸,從不曠課。雨雪天,他沒有膠鞋,就穿上自己打的草鞋或木屐趕去上學。老師講課時,他用心聽講,絕不在課堂上貪玩打鬧施工任務中,他整天駕駛汽車東奔西跑,很難抽出時間學習,雷鋒就把書裝在挎包里,隨身帶在身邊,只要車一停,沒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駕駛室里看書。他在日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於你願不願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於擠,願不願意鑽。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於擠和鑽。

雷鋒生活勤儉節約。他穿的襪子補了又補,不知補了多少遍,穿了多少年,也捨不得丟棄。他還找了幾塊木板,釘了一個“節約箱”,把撿到的碎銅爛鐵、螺絲釘、牙膏皮、破手套等,都裝到裡面。修車修工具時能用得上的就用上,儘量節約開支。

雷鋒待人愛憎分明。在小時侯斗惡霸的大會上,他手握紅纓槍,憤怒地質問地主,表達他的滿腔仇恨。在戰友父親得病時他把自己的錢寄去不留名。正如他日記中寫到: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可是人為什麼活著?生命的意義在哪裡?雷鋒叔叔以自己的行動為我們做了世界上最精彩的回答。作為少先隊隊員,我們一定要用實際行動向雷鋒叔叔學習,我們要從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讓身邊的人們更加幸福,讓雷鋒精神永遠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扉!

雷鋒雖然只活了二十二歲,但雷鋒精神永遠活在人們心中。大家都要向雷鋒同志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雷鋒的故事》後感900字

前不久,我津津有味的看完了《雷鋒的故事》。

雷鋒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模範戰士,社會主義時代的青年標兵。他,並未做過驚天動地的大事,他只是默默無聞地做著點點滴滴的平凡小事,也正是從這些小事中,體現出了雷鋒“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和“永不生鏽的螺絲釘”精神。

這本書中共有21個故事。裡面包括了《做一顆“螺絲釘”》、《勇敢地面對危險》和《英雄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1940年12月18日,雷鋒出生在湖南省的一戶貧苦農民家裡。雷鋒不滿7歲,就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小小年紀的他就得上山砍柴。他的童年是苦難的。

“是共產黨供他上完高小,是共產黨養他長大。”讀到這句話時,此時的我只想對共產黨說一句話:“黨,您,真偉大!”雷鋒雖然是一名孤兒,卻堅持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雖然在成長的路上經歷了多少磨難,卻像那梅花一樣有骨氣,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1960年初,撫順地區天氣驟變。接連幾天都暴雨傾盆,最終導致這一地區發生了洪水災害,雷鋒手上的傷並沒有好,但他堅持著要抗洪。我想:雷鋒叔叔可真了不起,他受了傷,但還是去抗洪,還是要去保衛煤都,保衛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讓我們接著往下看:雷鋒一口氣幹了很長時間,他才覺得手指頭火辣辣地疼,原來,那隻手指流血了。一個同志看見了,要他去找衛生員,他說什麼也不肯。從這句話我知道,雷鋒叔叔的“螺絲釘”精神,我要向他學習……

之後,衛生員帶著雷鋒來到一戶老鄉家裡休息。這時,外面的大雨點像冰雹一樣打在窗戶上,噼里啪啦,水流如注 ……雷鋒叔叔頂風冒雨戰勝了洪水災害。

當我讀到“雷鋒長大了,每天樂於助人,堅持從小事做起。”這句話時,我不由自住地想到,現在的生活環境改善了,不像以前非常窮,但是人們說髒話、打架、不保護環境、不節約等不良習慣都在慢慢增多,所以,我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從小事做起的良好習慣!

雷鋒叔叔在抗洪鬥爭中所表現出的那種不畏艱險、不怕困難的精神,正是現在,我們少先隊員學習中所需的精神。

1962年8月15日,這位勞動人民的好兒子、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年僅22歲的青年戰士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雷鋒叔叔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他的精神,我們將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