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的心曲讀後感

從文章的標題《光明的心曲》中我們最先感受到的是盲姑娘內心對光明的無限嚮往,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光明的心曲讀後感,希望能幫到大家!

光明的心曲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光明的心曲》這篇散文,感觸頗深。文章講述了在一個晚霞似火的黃昏,從街心花園的林陰深處,作者聽到了一位身穿白色連衣裙的小姑娘在歌唱:“在那遙遠的地方,清泉在流淌,陽光在歌唱,心兒呵,飛向那遙遠的地方……”當作者發現這竟是一位雙目失明的小姑娘所唱時,不禁心頭一陣震顫。

讀了這篇文章後,小姑娘那優美的歌聲,似乎久久在我的耳邊迴響,小姑娘的身影也不時地在我的腦海里閃現。小姑娘面對的是一個永遠黑暗的世界,然而在她的內心深處,對光明是多么的嚮往和期盼啊,但她並不因為自己雙目失明而自甘墮落。

就像一本書上說的:“不幸可以折斷一個人的軀幹,但微笑卻挺起了人類的脊樑。”

世界上像小姑娘這樣遭遇的人還有很多很多,17歲的花季少女桑蘭因為一次小小的失誤,而可能永遠站不起來了,而她又立下了一個新的目標: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對祖國有貢獻的人;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遭遇了耳聾的不幸,可就是他,奏響了輝煌無比的生命樂章。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頑強使得一代又一代人真正的懂得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在人生的征途中,遭遇不幸是必然的,卻又是偶然的,因為不幸的種類和程度是不同的。

《光明的心曲》作者筆下的那位雙目失明而又天真可愛的小姑娘,不也正是這樣面對不幸的嗎!我們要學習小姑娘那樣笑對不幸,我想:小姑娘這一生是不會暗淡無光的。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也不由得想到自己,我在人生的征途中,應當把各種遭遇甚至不幸看作是人生中的一個更強大的挑戰,從而激發出更加強大的潛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創造出新的輝煌……

光明的心曲讀後感2

傍晚,最後一抹斜陽穿過窗外的綠葉,幽幽地照在我寫字桌旁邊的白牆上,開始是許多斑駁的橙色光點,恍若一片微波蕩漾的湖泊,然後暗下來,暗下來,光點由橙色轉為暗紅,並且奇怪地凝成兩個橢圓的光團,無聲無息的閃爍著……

無意中看到的新鮮現象,總是會引起我的遐相,對著牆上這兩團閃閃爍爍的夕暉,我發愣了,總覺得它們像什麼,像什麼呢?

驀地,我的眼前閃出一雙眼睛來,一雙小姑娘的眼睛,一雙暗淡的眼睛,一雙燃燒著希望之火的眼睛……

也是在一個晚霞似火的黃昏,從街心花園的林蔭深處,飄出一陣優美的歌聲,唱歌的是一位小姑娘。她唱得那么動情,我迎面走去,她竟然仿佛沒看見,依然優美地唱著:“在那遙遠的地方……”

看清她的眼睛時,我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氣;一雙多么漂亮的大眼睛,然而,又長又黑的睫毛下,覆蓋著一層灰色的陰翳——啊,竟然是一個雙目失明的姑娘!

我站住了,心頭一陣震顫,這樣美妙、這樣無憂無慮的歌聲,怎么可能以一個雙目失明的姑娘口中唱出?

“……清泉在流淌,陽光在歌唱……”

從她那清脆而又純美的歌聲里,從她那幸福而又神往的微笑里,我似乎看到了那個足以驅散她眼前黑暗的光明。

唱吧,姑娘,有一顆熱戀光明,嚮往光明的心,你的生命是不會黯然無光的。

牆上的夕陽暉早已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裡瀰漫開來,雙目失明的姑娘那支閃著光茫的歌,又在我的心中響起來。

光明的心曲讀後感3

今天,我讀了《光明的心曲》這篇文章,我感到心泉叮咚,譜寫芬芳滿懷的讚歌,我們應該有樂觀向上的精神。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個盲姑娘在黃昏時動情優美地唱著美妙、無憂無慮的歌,她清脆、純美的歌聲道出了她幸福、神往的微笑里含著的那個光明燦爛的遠方和那顆熱戀光明、嚮往光明的心。

同樣有樂觀向上精神的人還有許多。山東歷城縣十六里河聯中的校長被診斷為腦血栓,這是一個突如其來的打擊。他躺倒了,但他一定要站起來,要走,國為他有一種堅忍不拔的意志;因為他有一股頑強不屈的毅力;因為他有一腔沸騰翻滾的熱情。這些力量使他重返了離開兩年的心愛的校園。

同樣,擁有一雙漂亮的大眼睛,擁有天簌般的歌聲……卻是一個盲女,多么令人婉惜。可盲姑娘的眼睛卻燃燒著希望之火,盲姑娘的心裡卻熱戀著光明磊落,嚮往著光明,這是不是更令正常人汗顏呢?這位盲姑娘是如此的光鮮美麗。盲姑娘的那支閃著光芒的歌,會永遠在我們的心中響起。

光明的心曲讀後感4

那老師的話給了我很大啟示,那老師說這篇文章“質美、文美”,的確讀這篇文章就是一次“美”的旅行,不是嗎?文章首先給我們創設了一個美的意境:夕陽西下,晚霞似火,歌聲流淌,還有什麼比眼前的景色更美呢?所以我認為文章中貫穿始終的景色描寫,並不單單是為了結構上的首尾呼應,和反襯人物心靈,更重要是它把我們每一個讀者置身於一個美好和諧的唯美境界,讓我們在感受景物之美的同時,去體會人物的心靈之美,所以我們還應從美麗的景色中去體會更深的人性之美。

先說盲女孩,這是作者給我們塑造的最輝煌一個形象,文中的小女孩,美麗可愛,美在歌聲,美在姿態,美在服飾,更美在她心靈的嚮往,美在她樂觀向上的精神氣質,小女孩眼雖盲心卻是明的,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對光明的嚮往,從文章的標題《光明的心曲》中我們最先感受到的是盲姑娘內心對光明的無限嚮往,而一曲歌聲又是她傾訴內心的最好手段,優美的歌聲唱出了她熱戀光明、憧憬光明的心,但我們難道不也能讀出小女孩歌聲中對未來和人生的憧憬和希望,甚至是對命運的挑戰與傲視!這些美好的精神品質值得我們久久品味。

本文中不可忽略的是另一個人物就是年輕的母親,仔細讀讀原文:“她凝視著自己的女兒,手指輕輕地在琴鍵上移動。……也從這位母親抿緊的嘴角上,從那閃著淚光的眼神里,我知道了她的心思,她要用一顆母親的心,為女兒點燃希望之火。她滿懷深情地拉著琴……”我們應該為母親的愛心感動,女孩是不幸的,她失去了光明,生活在黑暗中,可她又是幸運的,母親用歌聲告訴她什麼叫光明,什麼叫希望,於是她就有了一顆熱戀光明、嚮往光明的心,她的生命之路是不會黯淡無光的。文中一個細節:“母親含著淚花在微笑”,她沒能給女兒一雙明亮的眼睛,卻努力著給女兒一顆嚮往光明的心。深沉的母愛開出了果實,我們為這份母愛喝彩,也為這份母愛感動!除去人物形象,文章的結尾兩節也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作者說:“我慢慢地走了,盲姑娘的歌聲卻久久地跟隨著我,環繞著我……周圍的夜色也被她的歌聲照亮了。……夜色瀰漫,盲姑娘的歌聲卻又在我的心中響起來……”作者究竟想表達什麼思想呢,這兒作者又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美的思考。面對盲姑娘那雙燃燒希望之火的眼睛,身體健康的我們又應該如何對待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呢?

本文由歌曲開始寫人敘事,又以歌曲結束文章,故事中的小女孩用歌聲來表達她對光明和希望的熱戀和嚮往,而母親也是通過歌曲在小女孩的心中種下了一顆熱愛光明的心,同樣仍然是優美的歌聲打動了作者,打動了每一個讀者,所以文章的題目是《光明的心曲》,而“心曲”也就是“歌曲”這就是全文的線索。關於本文的語言,自然更是優美的,趙麗宏在他的散文中感悟人生,描繪世象,探尋歷史,沉醉天籟,品味藝術,形形色色的意象和故事,在他的筆下都化成意味悠長的詠嘆,撥動無數讀者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