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的讀後感300字作文

《悲慘世界》的作者是法國的維克多·雨果,該作品描寫了法國大革命前夕社會各階層人民的不同命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重重矛盾,歌頌了人性的善良與純真,鞭撻了統治階級和上流社會的相互傾軋的醜惡現象。那么你們看完以後知道怎么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悲慘世界的讀後感300字,希望對你有幫助喔。

讀《悲慘世界》有感300字

《悲慘世界》圍繞主人公冉·阿讓講述了他和他的朋友們的悲慘遭遇,體現出了雨果對身份卑微的人們的關心和支持,也反映出了世界的無能與帝國政府的腐敗。

讀完了這本書後,我真正明白了有些人,當自己意識到錯誤時,已經來不及了。所以我們每要做一件事情時,一定要“先‘三思’,後做事”,不要讓事情背叛了自己。

人的野心是沒有界限的,但我們一定要控制住它。不能像冉·阿讓一樣,因為一塊麵包幾乎毀了自己。另外,我們要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把事情做好是成功的基礎,但只要有一點疏忽就可能與成功擦肩而過,就像冉·阿讓把市長的大職位丟了一樣。所以,細節是很重要的,因為它決定著成敗!

由此,我總結了一句話:“做事認真,‘路程’沒坑;做事想好,‘路況’最好!”

悲慘世界讀後感300字

當我品味完一頁,輕輕將書關上,腦子裡頓時浮現出了一個人物,他就是冉阿讓,冉阿讓因為偷了一塊麵包,導致被判刑,當他出獄時,受到人們的歧視,就這樣,他絕望了。但是,世界上總會有奇蹟發生的,一位善良的主教用他善良的心,去感化了冉阿讓。冉阿讓用自己的後半生去做善良的事,可是老天爺,為什麼那么不公平,冉阿讓已經改過自新了,為什麼他的遭遇卻是如此悲慘,可見得當時社會黑暗。

冉阿讓的善良感動了我,使我想起了書中的一個人,他是心的善良,總喜歡幫助別人。

有一天,他聽電視新聞上說一個孩子急需O型血,而他的血卻剛好是O型的,可是他身體不好,假如去捐血,也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可是他卻說:“我這輩子也沒幹過什麼大事,也沒有為誰做過什麼,這次就讓我為這個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於是,他立馬跑去醫院,捐了血,就回了一個孩子的性命,

他為了這個孩子,竟做出了這樣一件事,真令人感到驚訝。或許誰都沒有他偉大。

讀了《悲慘世界》後有感_300字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你聽過這句話嗎?最初,我對這句話的印象不是很深,但我看了《悲慘世界》這一本書後,就覺得信賴是一個重要的東西。

冉阿讓是故事的主人公,他經歷了長期的牢獄之苦,終於得到了自由,但誰也不在相信他了,在這衣食無著的困境裡,他得到了主教——米里艾的關照。然而,因為冉阿讓曾經是一個苦役犯,人們無法接受他,從此誰也沒見過他。等他再次出現,他很樂於助人,人們不知道他就是冉阿讓,都很喜歡他。可惜,好景不長,他又一次被捕了,在船上服苦役。一個海員在工作時,不小心掉進大海,他救了海員,自己卻掉進大海里!但他沒有死,在法國大革命的戰場上,他英勇無畏,在槍林彈雨中戰鬥,救助被人。

可當人們知道他是冉阿讓的時候,一雙雙冷酷的眼睛望著他,眼裡充滿了憎恨。這說明,如果別人不相信你,你用任何辦法都很難擦除自己的罪過,讓人相信你。

這都說明,你信任別人,別人會覺得很好,也會信任你;當兩人互相信任,或者是更多的人互相信任,這個世界將是多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