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700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700字,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700字篇一

如果你曾見過大海,見過海的萬丈波瀾,你定會明白什麼叫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如果你曾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體會過保爾·柯察金的頑強沉著,你定會明白什麼叫永恆的生命。

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出生於烏克蘭的一個貧困家庭,父親已故,只靠母親洗衣服,哥哥打工賺錢。從小受夠了階級歧視的他,參加了革命,並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書中所云:“鋼鐵是在熊熊大火和驟然冷卻中煉成的……我們這一代也是在鬥爭和艱苦中以及考驗中鍛鍊出來的。”這句話蘊涵了比生命更深層的意蘊。每個人的成長曆程中,生命之旅中,都不會一帆風順的。當你“冷卻”的時候,不必怨天尤人,自艾自憐,引經據典,以長篇道理來安慰自己。首先,應該讓自己站起來,直著身子走路,去看一看水滴是如何匯成河流的,聞一聞梅花在苦寒中散發怎樣的香味。體會發現,生命之美來自於自身的自強不息,鋼鐵,是經過無數大起大落的考驗後煉成的。

曾幾何時,校園裡流行這樣一首詩:“做不成太陽,就做一顆星星吧!”做不成大樹,就做一株小草吧!”這是一個謬論,保爾·柯察金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遺產,他們的付出遠遠大於索取;而庸人生生死死,留下了什麼,又拿來了什麼?我想,如果我是保爾·柯察金,我一定會把這首詩改為“不甘做星星,就做一個太陽吧!不甘做小草,就做一棵大樹吧!”

人的一生中總要有個奮鬥的目標,然後為實現它而努力。而保爾的目標就是為革命事業而努力。綜觀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都抱著“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信念,才達到“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境界。也只有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吃苦,鍛鍊意志,實現了自身素質的提高,人生的價值才能不斷的升華!

其實,生命只是一個形式,而尋夢的過程才是生命中沉澱的感動,靈魂中由表及里的真情,才是永恆的生命。我願做風雨中一棵參天大樹。怒吼的狂風擋不住澎湃的潮水,澎湃的潮水擋不住我前進的執著;秋的沉醉擋不住淒涼的秋風,淒涼的秋風擋不住我對春忘情的衝動;夜的深沉擋不住閃爍的明星,擋不住我對黎明的企盼!風雨中,我依然是一棵樹,一棵對生活充滿憧憬的樹!是真正永恆的生命!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700字篇二

人的一生追求甚多,有人追求財富,但它會消失;有人追求外表,但它會衰老。而聰明的人追求的是永恆的、美好的——那就是活著的態度。保爾就是其中一位聰明人。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暗淡的表面,繁瑣的文字時,興致如浮雲逝去;但在細細地嗅著文字清香時卻發現是窗外另一片的風景,興致又如浮雲歸來。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以作者尼·奧斯特洛夫斯基自己的經歷為基礎,通過描述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從一個普通工人子弟成長為無產階級革命英雄的過程,展示了蘇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起,經過十月革命、國內戰爭到經濟恢復時期的廣闊社會畫面,歌頌了蘇維埃青年為保衛革命政權、恢復國民經濟而頑強鬥爭的革命精神。保爾在戰場上奮勇殺敵,足足四次與死神插肩而過,但病魔卻一直纏繞著他,得了傷寒和風濕症,雙目也跟著失明,最可怕的是脊椎硬化了——這就意味著這一個花季青年的一生就要在輪椅上度過了。病魔吞噬著他的生命,折磨著他的人生,但他並沒有放棄生活,在輪椅上歌頌生命的美好,與病魔英勇搏鬥,成了一位擁有鋼鐵般意志的作家。

這部小說讓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諦“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用鋼鐵般意志打到命運的不幸,用火焰般的熱情融化堅凍的生活。

在我靜靜的合上這本書時,腦海上霎間浮現出第二個“保爾”——張海迪,悲慘的命運,卻活出了精彩的人生。張海迪5歲就高位截癱,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國小、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這是何等的艱辛?她有自暴自棄過嗎?或許是有的,但她並沒有一蹶不振。“即使我跌倒100次,也要在第101次站起來”她真真正正站起來了,站得很高、很穩。“人生是一條船,在生命的旅行里,沒有不受傷的心靈,堅持住,不要沉沒”我相信保爾是對張海迪說的。命運的不行可以鑄造兩種不同的人生,第一種就是積極樂觀,把命運的不幸當做是墊腳石。第二種就是自暴自棄,把所有的不幸都怪到這個世界上,甚至用輕生來獲得所謂的“解脫”。相同的命運,不同的人生,關鍵點就取決於——活著的態度了!

人生就像爬山一樣,必須有不到頂峰不罷休的雄心,也要用於面對挫折,永不退縮的毅力,那怕有一點點的希望,也要用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去拼搏,永不放棄,永不言敗!

天氣中的陰晴天是難以預料的,而在你的人生里的陰晴天就靠自己決定了。朋友們,不妨讀一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吧,相信你一定會收益良多!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700字篇三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奧斯特洛夫斯基寫的長篇小說,是一部在中國傳播了幾十多年的文學名著:他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一位激勵了幾代中國人的英雄——保爾·柯察金。而在這一個多月的寒假中,我細讀了此書,終於讓我“認識”了這位偉大的英雄。

保爾頑強的一生深深的感動了我,當我讀到他被病魔纏身、喪失戰鬥力,卻仍然跟病魔鬥爭,爭分秒,頑強地學習寫作時,我的心裡就像平靜的海面突然翻起了巨浪。到底是什麼能夠讓他百折不撓地克服一切困難,不知疲倦地工作、工作、再工作,直到結束生命?他的生命的歷程,不僅有豐碩的果實,他讓自己的肉體和精神堅不可摧,連過程也是發光、發熱的,壯觀到震撼人心,如果沒有那亮得不止,照亮自己的一生,還是以照亮他人生命的行為,如何造就這么一個俄國革命者的典範呢?

鋼鐵,是堅固的,是可靠的,就像今天我們偉大的民族基業,就像千百年來,華夏子孫不屈不撓的精神。也許鋼鐵存放時間長了會長出銹,但是,中國百年的基業,中華民族千年的精神,是永不生鏽的,也就像保爾的精神一樣永放光芒。

保爾·柯察金,一位為幾代人所敬仰的英雄,他有著堅韌的性格,即使在再艱苦的環境中他也能自得其樂的乾自己的事業而不埋怨周遭的一切;他有著堅強不屈的品質,不會再任何困難面前倒下,因為他不願向困難屈服;他為了實現自己和社會的理想,他敢於鬥爭到底,亦甘願作出犧牲,犧牲自己珍貴的愛情。即使如此,他也從未後悔過,因為他說過他首先是屬於黨其次才屬於冬妮亞和其他的親人。保爾這種寧願犧牲愛情、親情,也要執著追求黨的精神,對於我們這些青少年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震憾,一種心靈的震憾。

當被保爾的堅貞所震撼時,當為保爾的病痛而感到難過時,當為保爾的成功而喝彩時我不禁想到了我們身邊的保爾,中國的保爾。在戰爭年代,無數為國捐軀的英勇戰士,他們衝鋒陷陣、英勇殺敵。和平建設時期,湧現出無數的保爾式英雄。這些英雄冒著酷暑、頂著嚴寒,加班加點地,任勞任怨地為社會、為人民服務,無私的奉獻。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我們這個日趨強盛的泱泱大國,再次湧現出更多的保爾式人物。孔繁森出現了,張海迪出現了,叢飛出現了……也許困難一直阻擋在他們前方,但他們從不氣累,他們用更穩健的步伐去踩實慘缺的階梯,因為社會需要他們這種保爾精神。讓我們這種精神去感動千百萬的青少年,去激勵他們在困難中奮起,在挫折中堅強,在艱苦中成長起來吧!

我們應從保爾精神中汲取營養,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記得書中有段名言佳句膾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應該為碌碌無為而悔恨……

鋼鐵的柔韌、保爾的頑強、保爾精神,就像一面鮮紅的旗幟,召喚人們奮勇前進,使我們勇敢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