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昆蟲記》有感400字

《昆蟲記》是一部昆蟲學的傳世佳作,深刻地描繪一種或幾種昆蟲。

讀了《昆蟲記》有感400字

看了《昆蟲記》後,我才知道原來昆蟲世界有這么多奧秘:蟬在地下待四年才能鑽出地面,蟋蟀善於建窩、管理窩巢;蜘蛛很會織網、捉蟲子;螳螂用心理戰術讓對方害怕……這本書讓我們身臨其境一般,足不出戶就能感到昆蟲世界的奇妙。

當我看《昆蟲記》時,一看到法布爾細緻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他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螢的捕食過程,捕蠅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一次實驗失敗了,他收集數據、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作風。這一次,我感覺到了“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內涵。但是我卻沒有這種作風,相反我做任何事情都總是馬馬虎虎、草草了事,很少做完再檢查。

有一次語文老師讓我們回家背課文,那天作業不多,但是我卻磨蹭了好長時間,到了10點鐘才寫完,我剛準備上床睡覺,但是被媽媽叫我背課文。我根本不會背,媽媽就讓我重新背。我認為差不多就可以了,就去睡覺,結果第二天起來就只記得幾個字,被老師批評了。現在讀了這本書,我一定要向法布爾學習,要有認真嚴謹的想學習態度。

我佩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細微觀察。我覺得無論是誰,閱讀一下《昆蟲記》,一定會喜歡上它的。

讀了《昆蟲記》有感_400字

最近,我迷上了讀一本書,叫做《昆蟲記》,以前我老是問一些奇怪的問題,例如:人為什麼不會飛,為什麼小鳥卻會飛…總之,我老是把爸爸媽媽問得暈頭轉向。一天,媽媽為我買了一套《昆蟲記》,我愛不釋手,之所以我對它十分著迷,是因為它可以回答我,不論什麼奇怪的問題,我問它,它都可以一一回答。

這本書的內容十分豐富,什麼昆蟲都有,紅螞蟻、黑螞蟻、白蟻,這些小動物雖然微不足道,但它們的生活習慣讓我大開眼界,還讓我知道了昆蟲的許多生活本領,像屎殼朗如何滾糞球,蟬是如何脫殼,有些昆蟲十分噁心,有些昆蟲十分有趣。

不知為什麼,媽媽買回來沒幾天我就和它結上不解之緣。這本書講述了每一隻昆蟲的出生入死,我經常會和書中的昆蟲一樣喜怒無常,讓我身臨其境,它們出生,成長,狩獵和死亡都十分平常,高度的擬人化和自述十分有趣,有時還會讓我開懷大笑。它不但有趣,還含有很多知識。有時,我們把一些昆蟲誤解了,蠍子在人們眼裡是吃孩子的毒母,但它卻是一位關愛孩子的慈母,《昆蟲記》不是亂編的,而是一件件事實。

《昆蟲記》寫了強者小時候的苦衷,如兇殘的螳螂小時候會被小小的螞蟻吃掉,大馬蜂幼蟲時也會被蜜蜂鳥吃掉,還寫了蜘蛛織網不會飛,是靠它一步步慢慢織出來的,這本書看了會回味無窮。

我想,法布爾寫《昆蟲記》不是為了賺錢成名,他是想告訴我們,昆蟲和人一樣,有著生命,不比人差,我們要好好對待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