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讀《奮發向上,崇德向善》有感

導語:文明禮貌不僅給他人、給社會帶來愉快和諧,也給自己帶來快樂,帶來溫馨,良好的文明習慣要從小抓起。 《奮發向上 崇德向善》就是這樣一本關於文明禮貌和堅持努力的本,接下來小編向你推薦關於奮發向上 崇德向善的讀後感或作文,希望您喜歡閱讀:

讀了《奮發向上,崇德向善》這本書,我才明白什麼叫做偉大,以前我總是想偉大就是爸爸、媽媽和一切愛我的人,他們都是偉大的,但是,現在看來真的太簡單了,我舉幾個例子:阿尼帕養育19個不同民族的孩子;黃旭華他為了給祖國一個美好的未來,選擇放棄家庭……在中國還有許多這樣偉大的人為祖國犧牲自己生命的人,就是有了這些人,祖國才變的強大,不受外國侵略者的欺凌。

在這本書里說了很多非常敬業的人,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胡佩蘭奶奶,她臨終時的最後一句話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我被奶奶深深地感動了,下面就來說說胡佩蘭奶奶吧。

1944年,胡佩蘭從河南大學醫學院畢業,這一走就是長達70年的漫長從醫之路,被好醫好的病人可能連她自己都說不知是多少吧。70歲的她,從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退休後,仍然堅持出診,到解放軍醫院坐診,後來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了“愛心門診”,每周一到周六上午坐診,風雨無阻,從未間斷。

20xx年,一個寒冷的冬天 ,一場大雪下個不停,學生勸奶奶說:“今天別坐診了,大雪封門了。”奶奶卻說:“咱們不能叫病人白等啊。”實在拗不過,學生只好推著輪椅,穿過積雪送她去上班,家距離醫院兩公里,整整走了一個多小時,20xx年7月份奶奶突發心臟病,經搶救後方才穩定下來,第二天她仍然堅持到醫院坐診。這是多么的敬業的奶奶呀,臨終還念念不望。

別說中國的所有人了就是有三分之二的人能像這本《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人一樣,那時的中國會是怎樣呢,我真的不敢想想,也無從想想。但我堅信一點,今天的中國,接地氣的正能量在增強,中國的明天一起會更加強大,人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我們生活在這樣美好的國家裡,一定要好好學習,學好本領為國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