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教育》讀後感_讀什麼是教育有感

《什麼是教育》一書中的言論豐富且不乏許多閃光的地方。大家讀了之後會有那些感受呢?下面就跟小編來看看《什麼是教育》讀後感吧!

《什麼是教育》讀後感篇一

教育是一個具有複雜內涵的概念,曾經有無數人考察它的意義。《什麼是教育》這本書就是回答這問題的一本書,它以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的理論為層面,深入考察教育的本質涵義,結合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哲學內容,作了深入淺出的說明。

在文中,作者先列舉了杜威對教育思考時提出的四個問題,1、什麼稱得上是教育?2、在沒有任何修飾的情況下,教育的本質是什麼?3、教育的純粹、簡單指的是什麼?4、滿足什麼條件,教育才能成為現實,而不僅僅是一個口號?

圍繞以上問題,對理論作實踐的考察,作者提出一個簡短的定義:教育是文化傳播的社會促進過程。但我們發現,這不能全面解釋教育的內涵,因為教育的複雜內涵與外延,實質是一個主動接受與被動接受的問題。按照黑格爾的理論,也就是有關抽象和具體性的一般概念有關。

黑格爾對教育的考察是深入的也就是所謂的偶然真理和內在真理,真理才是教育使命的核心,所以作者把它命名為五個性:事實性、系統性、工具性、道德性和主觀性。

但教育有一個先決條件,先決強調教育概念的邏輯地位,也強調他們的時序地位。

如果考察教育的思維層面,那么也就是一個從理性到思辨思維的過程。在閱讀中,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對立性,它們是本質與存在、崇高與世俗、實際與沉思的關係,而整體的教育理念決定了教育的崇高性。

我總是認為,教育是獨立的,一種超脫與政治、社會制度以外的東西,激發人類思維的獨立。

《什麼是教育》讀後感篇二

今夏有幸閱讀了《什麼是教育》一書,本書作者思維開闊、觀點突出。本書作者在書中有諸多闡述,其中比較突出的是以下的觀點:

“哲思活動是絕對自由的自我存在的特殊表達”,“原初性的哲學思考者享用了通過思考而又超越思考的自由,他們不想在探求包含一切活動的存在本身時,尋找勉強的知識。”

《什麼是教育》一書中的言論豐富且不乏許多閃光的地方,通過閱讀這本書,些許體會得以有所心得。每每閱讀有關書籍時不免感到只是一遍的閱讀是不夠的,還有待深入的學習。本書作者有著非同一般的論述,閱讀本書不失為提高自己的閱讀功底的一大幫助,我想隨著工作和生活閱歷的不同,讀書的感悟定會大有不同,我期待在閱讀中有所學習有所收穫,以下僅述一些我的讀書體會吧。

我整理了一些書中的言論希望這些論點能夠與大家分享。

諸如“對終極價值和絕對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質。”

又如“教育依賴於精神世界的原初生活,教育不能獨立,它要服務於精神生活的傳承,這種生活在人們的行為中直接表現出來……”“我們生活在形成習慣的過去之中,不斷形成和打破習慣是我們此在生成的堅實基礎,沒有習慣為底蘊,我們的精神的每一進步將是不可能的。”

如此等等,我希望通過以上的摘錄與分享能夠帶給大家閱讀的興趣,同時希望這樣能有益於大家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多少能我們的工作起到一些有益的作用。

《什麼是教育》讀後感篇三

首先,要回答“什麼是教育?”教科書里的教育的概念是:教育是人類又且的地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是傳承文化,傳遞生產與社會生活經驗的一種途徑。

“教育”一詞最早見於《孟子.盡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孔子:“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陶行知:“教育是依據生活,為了生活,培養有行動能力、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人”

愛因斯坦:“什麼是教育?當把學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而雅斯貝爾斯:“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的只是的堆積。”

我覺得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中提及的教育太過於理想化了,在現實生活中尤其是我國當下的教育狀況,是很難達到如此的理想狀態,下面有一段特別受用。“教育的形式化正是始於其本質成為問題之時。教師以種種人為的方法來保持學生對他的敬畏:保留一些東西不交給學生,或者要求樹立個人的權威以及學生的盲從。在種情況下,本來是用訓練有素的方法來處理廣泛的學習資料,現在變成了空洞無聊的盡義務而已;本來學生的學習目的是求取最佳發展,現在卻變成了虛榮心,只是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試的成績;本來是漸漸進入富有內涵的整體,現在變成了僅僅是學習一些可能有用的事物而已。本來是理想的陶冶,現在卻只是為了通過考試學一些很快就被遺忘的知識。如果變得日益嚴重的教育本質問題,竟被人們如此地忽略,那么教育就變得喪失根本目標而不穩定和支離破碎,它帶給學生不再是包羅萬象的整體教育,而是混雜的知識。”

我國表面是搞素質教育,實質上而是傳統的應試教育,每個學校包括國小、國中、高中,個個都為升學率而拚命,學生們的教育目的也是為了自己有一個“美好”的前程而玩命學習,就是雅斯貝爾斯所說的教育學習已經成為了義務和虛榮心,而不再是什麼理想的陶冶了。市場經濟的今天,教育和經濟掛鈎,人們已忘記教育為何物,從上一個世紀起,教育與科學開始分道揚鑣,因此人們所理解的教育只是將青年人培養成“有用之才”。當某一科學被運用於經濟之中時,這門科學馬上身價百倍,我覺得我們現在教育培養出來的人只是服務於某些目的的專業人員,他們並沒有受到真正的教育。就比如我們現在所學的專業知識,學了那么多的理論知識,到時工作能用上幾項,那其他的呢?肯定又是歸還給老師了,我們這樣算是教育嗎?還有救我們前一陣子搞的班級評優,英語四六級被列為重點參考點,我們班由於過級率不高而被刷了下來。我想問,難道就因為這個就能認定我們班不夠優秀嗎?我們期末考試還全班零不考慮呢,那這個又怎么算呢?英語四六級就這么有力嗎?個個招聘市場都要求什麼四六級啦,計算機過級了等等,難道只有這些證書才能證明我是個人才嗎?我自己表現的能力呢?這就是我國的教育!

《什麼是教育》這本書給我們的提醒真是很及時的,只是不知道我們能不能及時地改正,殊不知會有多少人才會被這種應試教育扼殺了。我覺得不是沒人意識到,而是教育已經和經濟掛鈎了,就會變得有利益性了,沒涉及利益的東西就會變得和棘手。雖然這樣說會讓人覺得很犀利,但卻很真實。

雅斯貝爾斯所說的本真的教育,他肩負著偉大的使命,因為他這種教育的延續將奠定控制科技和軍事帶來的災害之基礎,對於整個教育問題的反思,必然追溯到教育的目的上去。人類的將來,取決於本真教育的能否成功。

暫且不說這段的深奧之處,就用最簡淺的來講,別說是我們中國的教育,就連歐美的也有所不及阿,這幾乎可謂終極教育。如果我們中國能把教育搞成這樣,人人都可稱自己為“孔二代”了。

《什麼是教育》讀後感篇四

讀完《什麼是教育》,我受益匪淺。它是雅斯貝爾斯存在主義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之一,詮釋了什麼是教育。其教育思想是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靈魂的交流和生命的體悟,是“人的靈魂”的教育。教育的過程是個人整體精神成長過程,培養“全人”。注重精神陶冶在教育中的作用,揭示了教育本真的意義。他的教育思想對我們今天的教育有著極大的啟示意義。

雅斯貝爾斯認為“教育是人對人的主體間靈肉交流活動(尤其是老一代對年輕一代)”,教育是人與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傳遞的活動。真正的教育絕不容許死記硬背,也從不奢望每個人都成為有真知灼見、深謀遠慮的思想家。教育的過程是讓受教育者在實踐中自我練習、自我學習和成長,而實踐的特性是自由遊戲和不斷嘗試,換言之,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集。由此表明,雅斯貝爾斯更注重的是培養“人”,抨擊教育中對學生的無視,呼籲教育的本質是喚醒人性。但在當今的應試教育下,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枯燥無味的知識,並不明白學習它的意義,強迫學生死記硬背,扼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背離了教育最初的目的。我個人認為,學習本來就是件快樂的事,真正的教育應該是以人為本,使學生全面發展,而不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為了分數而學。在教育中針對差異性注重進行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發展每個學生的興趣、能力,全面發展,喚醒學生的靈魂。

雅斯貝爾斯把教育歸納為三類型:經院式教育,以“知識”為中心;師徒式教育,完全以“教師為中心”;這兩種是雅斯貝爾斯所反對的教育,而他倡導的是第三種教育——蘇格拉底式的教育,不是知者隨便帶動無知者,而是使師生平等,共同尋求真理。柏拉圖的對話,對真理的本然之思,是真理的間接傳達。這一觀點,讓我聯想到當今教育的最大問題,今天的學校教育仍然是應試教育,有著濃重的經院式教育和師徒式教育, “以教師為中心”, 將學生置於被動的地位,當作容器而機械地灌輸,只是知識的簡單灌輸,單純的師教生聽,照本宣科。對於這一現象,我們應該根據雅斯貝爾斯的教育思想,對當今教育進行反思,完善教育方式。教育應是師生主體間自由交往的過程,沒有權威和中心的存在,是個人整體精神成長的過程。新時代的教育應該是鼓勵學生自己探究,自己動手操作,自己發現,合作、探究、和諧超越應該是理想教育的內涵,教育應該是注重鼓勵學生髮現自己,展示自己,現實自己。

雅斯貝爾斯認為人類的全部存在是以有意義的計畫為基礎的,但教育卻絕不能按人為控制的計畫加以實行。人們都是依靠理解力來制定計畫的。由於我們知識與能力的限制和它根本就可能實現,因而這些計畫只會在實際的嘗試中毀滅。計畫並沒有把自己限制在真正而且必須可計畫之事上,反而是對真正人性的扼殺,這些計畫侵吞了屬人的自由。人,只能自己改變自身,並以自身的改變來喚醒他人,但這一過程如有絲毫的強迫之感,那效果就喪失殆盡。計畫應事先作出其步驟,使計畫切實可行,既包羅萬象又井然有序。事實確實應該如此,教育過程首先是一個精神成長的過程,然後才成為科學獲知過程的一部分。教育應重視全面發展,重視全人教育,而不是計畫把學生培養成怎樣的人,應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讓其自由發展,在完整的精神中學習、生活。

雅斯貝爾斯強調教育是全人教育,是本真教育,“本真教育”是對生命尊重、生命發展、生命超越的教育。人的回歸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事件。遵奉客觀實際,依循客觀規律,引導學生探究真理、遵奉真理、捍衛真理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把真誠待人,誠實守信,講究實際,尊重自我作為學生的立身基礎,對生命尊重、生命發展、生命超越的教育。“人不只是經由生物遺傳,更主要是通過歷史的傳承而成其為人。人的教育重複出現在每一個人身上,在個人賴以生長的世界裡,通過父母和學校的有計畫教育,自由利用的學習機構,最後將其一生的所見所聞與個人內心活動相結”,教育正是藉助於個人的存在將個體帶入全體之中,如果人與一個更明朗、更充實的世界合為一體的話,人就能夠真正成為他自己。教育是一場全民性的運動,父母教育、學校教育和自我教育都是教育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民族的未來和教育息息相關,要尊師重教。教育是為適應今天科技生活所必需的科學,可以引導和充實人們的生活。教育幫助個人自由地成為他自己,而非強求一律。如:我們必須尊重兒童的自由,讓他們自己明白學習的動機,並不是出於服從而學習,同時允許他們輕視不行的教師。要不然學生在下意識里只知道服從與固執,卻不懂得怎樣自由地去生活。教育決定一個時代、一個任何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這一曾經風靡一時的觀點,是毋庸置疑的。教育只能根據人的天分和可能性來促使人的發展,教育不能改變人生而具有的本質。但是,沒有一個人能認識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來喚醒人所未能意識到的一切。教育的界限不能事先劃定,而只能在實際中觀察把握。

在雅斯貝爾斯看來,陶冶就是真理意識存於個體生命的直接性中間的培植成長過程。對真理的意識的培植通過了人類後天習得的陶冶過程,通過具有一定質量的培養過程,擴展意識就得到了陶冶,陶冶是一種生活型式,同時陶冶又是交流、喚醒和自我實現的中介。陶冶在活動中完成,目標是全面的造就人,鑄造人的本質。占有知識並不等於陶冶,陶冶不是天生的,它是與傳承、教育、家庭的祖先、團體的本質有關。陶冶是已形成意識的真實再現,陶冶的行動就是思考的行動,陶冶使得受教育者之間的交流成為可能。陶冶是每個人獲得知識和重新塑造自己的天地,我很贊成“陶冶的知識卻能改變人、幫助人成為他自己,教育滿足真正的精神需求。”只有經過陶冶了,被人內化的知識,才成為人的真正知識,是人們的靈魂得以充實。當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慾,自願去學習時,認知才成為可能。毋庸置疑,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個性,陶冶則意味著,在鑄造和展開人的這一天然給定性過程中,通過人自身的活動、意識和它特有世界的形式與一般的形式接近。這樣,這種一般形式在個體的構造中是作為唯一的特徵表現出來的。

《什麼是教育》這本著作集中體現了雅斯貝爾斯的教育思想,其許多教育觀點不僅是歷史的精華,也是對現在的教育理論和現實意義有著極大的影響。那獨特的教育思想,讓我們不斷反思我們自身,也反思我們的教育,探討真正的教育,真正認識什麼是教育,還教育自由,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師生間的對話交往,重視“人”的培養,我們要用心去尋覓教育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