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伊索寓言有感300字

不少讀者讀完《伊索寓言》這本書後,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具體有什麼感受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伊索寓言d 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讀伊索寓言有感300字篇1

最近,我讀了一本伊索寓言的故事書。裡面的一篇猴子與漁夫令我深有感觸。

猴子與漁夫這則故事裡說的是:猴子蹲在樹叢中,看見漁夫一直在重複一個動作撒網捕魚。猴子心想:原來捕魚這么簡單,我也會!午飯時間到了,漁夫們紛紛回家吃飯去了。將網留在了沙灘上。猴子見狀,迫不及待地走了出來,來到沙灘上,模仿著漁夫的動作,用力的將網向海面拋去,可沒想到得是卻把自己給罩在了網裡。猴子不斷的掙扎著,最後滾落進了海里。無法脫身的猴子最後嘆道:“我真是自作自受啊!明明沒使用過漁網,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能熟練地用這個工具捕魚啊!”

當我讀完故事,明白了:許多的事情並不像看起來的那么簡單。僅靠觀察是遠遠不夠的,只有親身體驗之後,才有可能掌握要領。

以後我不管做什麼事情,也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要腳踏實地的學好、做好每一件事。

讀伊索寓言有感300字篇2

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使我得到了許多啟發和教訓。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運鹽的驢子》這篇小故事。這篇小故事主要講有隻驢子馱著鹽過河。當它走到河中間的時候,腳下一滑,跌倒在河水裡,袋中的鹽全溶化了。它站起來時頓感輕鬆了許多。後來有一天,它馱著海綿過河,心想再跌下去,站起來時定會更輕鬆。於是,它故意摔了下去,滿以為能象上次那樣把袋變得輕鬆,可是 沒想到把袋變得鼓鼓的更重了,因此驢子再也沒站起來,淹死在河裡了。

原來,海綿不象鹽那樣溶化,反而吸足了水,變的更重了。

故事裡的驢,不好好地拖東西,老是要偷懶,想輕活乾,反而害了自己。我們解決問題,不能總局限於過去的經驗,千萬不要偷機取巧,做事情一定要勤勤懇懇、踏踏實實。

讀伊索寓言有感300字篇3

我非常喜《伊索寓言》里德故事,每一個故事雖然很短,但很生動,很有趣。最讓我感受最深的要數《烏龜與兔》的故事。

一天為了證明自己跑得比對方快,烏龜和兔子決定來一場比賽。開始,當然是兔子天生的飛毛腿跑在前面,烏龜遠遠地落在後面。中途兔子覺得烏龜肯定趕不上自己了,便躺在路邊大睡起來。而緩慢的烏龜卻毫不停歇,堅持往前走,結果竟比兔子先到達終點。讀了這一個故事,我明白了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可是生活中又有幾個人能有烏龜的毅力。卻又很多人一不小心就變成了那個兔子,在學習上或是生活中比別人聰明一點點或是比別人跑得快一點點時,就有驕傲自滿的情緒。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強者驕傲自滿時,那些勤奮的弱者也有機會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