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700字

海倫·凱勒在出生十九個月因患病而喪失視覺和聽覺,七歲時安妮·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海倫·凱勒從此從黑暗中解脫出來,漸漸走向光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700字,希望大家喜歡!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700字篇一

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多人和事感動了我這顆“易受感動”的心。一本好看的書,一件也許很小的事……但是,令我最難忘的還是一本書的主人公,她有顆樂觀、耐心、積極向上的心!這個人就是——海倫?凱勒。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的房間裡仍亮著燈,而在我的手裡捧著並使我淚流滿面的書就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

海倫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可她卻非常的不幸運。在海倫出生的十九個月里,她過的非常的幸福又開心,可是好景不長,幸福的時光總是結束得太早,在次年的2月里,海倫突然生病,高燒不退,醫生們診斷的結果是急性胃充血以及腦充血,病情十分嚴重。但在一個清晨,海倫的高燒突然退了,當時全家人驚喜得難以言語,可是,這一場高燒讓海倫失去了聽力和語言功能,後來,海倫的視力一天不如一天。有一天,當海倫睜開眼睛時,竟然發現自己什麼也看不見了,眼前一片黑暗,海倫就像做噩夢一樣,驚恐萬分,悲傷極了。可是,她遇到了她人生中對幸福的期望——安妮?莎莉文老師,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海倫竟然學會了說話,讀到這裡,我不禁為海倫高興,為海倫歡喜。海倫一直渴望想要得到她的三天光明。第一天,海倫要看幫助她的莎莉文老師,還有她的同學和小夥伴們。第二天,海倫要看美麗的日出,接著她還要去參觀舉世聞名的首都藝術博物館,因為它正像自然史博物館那樣,顯示了世界的物質資源的豐富。直到最後一天——第三天,海倫還要再一次看那美麗無比的日出,而且,她還要和平常人一樣平平凡凡、快快樂樂的生活,就像一隻歡快的小鳥在自由地飛翔。

海倫?凱勒之所以能創造出這一切的奇蹟,全都是靠那一顆不屈不饒的心。她經歷了生活的坎坷和崎嶇,海倫要用愛擁抱全世界,讓世界變得更加有愛。我深深的被海倫?凱勒這種樂觀、耐心、積極向上的信念給感動了,我要在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勇於克服一切困難,好好學習,積極上進,用自己的行動去關心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為世界的更加美好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700字篇二

什麼是人生?人生的價值是什麼?《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告訴了我這一切。

書的作者是美國盲聾啞女作家和教育家海倫?凱勒。她用頑強與自信拼搏了一生,譜寫出了一曲海倫憧憬於生活的頌歌!

海倫和我們一樣,出生在一個美滿的大家庭里,沉浸在童年生活里的海倫是多么幸福啊,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在她一歲半的時候,病魔纏上了她,使她這個可愛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殘疾人。她看不見、聽不著、說不出,眼前一片漆黑、耳邊一片靜寂,恐懼感臨上心頭……

在和煦的陽光照耀下,那綴滿繁花的枝條在風中微微顫動,幾乎垂到長滿青草的綠地上。那些美麗的花兒,只要輕輕一碰,仿佛就會紛紛掉落。世上何曾有如此絕妙的美景!而這一切,海倫卻什麼也看不見!

海倫的啟蒙老師,安妮·莎莉文的到來就此改變了她的一生。莎莉文老師教海倫識字、唇讀,慢慢的,海倫會說一些十分簡單的話了,雖然很簡單,但這都來自於海倫和莎莉文老師不屑的努力。儘管海倫是殘疾人,但就憑著她對知識的渴望與憧憬,讓她在最短的時間裡學習了數學、自然、地理、英國史、英國文學、拉丁文、拉丁文作文、德文、德語、法語等,而她學的都是那么一絲不苟、認認真真。

文章的結果幾乎令我尖叫了起來,因為她考上了哈佛大學。

我不像海倫一樣是殘疾人,我不會經歷像海倫那樣的生活與考驗。那么,我人生的道路應該是怎樣的呢?我的理想、目標應如何樹立呢?面對著海倫不屈不饒的一生,我又該怎樣面對往後的生活呢?面對著一連串的問號,我陷入了沉思。在以前的日子裡,我浪費了許多時間,做事磨磨蹭蹭地,浪費掉的時間都可以看一本一萬多頁的故事書了,如果可以把浪費掉的時間利用上,我可以學習多少新的知識呀!如果可以,我願意彌補我以前的過錯,並在往後的日子裡,像海倫一樣為人生而奮鬥;為生活而挑戰困難;為了我自己而更加珍惜我自己,做生活的主人,做生活的使者!

當我讀完整本書的最後一個字時,不知為什麼,我由衷地嘆了一口氣,可能是我在為海倫悲慘的生命而感到感慨,也可能是我在為她驚人的毅力所征服。她的一生沒有白費,她用一生的時間重新塑造了屬於自己的繽紛童年與人生!

“我努力求取知識的目的在於為社會為人類貢獻一點力量 —— 海倫·凱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700字篇三

暑假,我讀了世界名著之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使我很受感動,故事講的是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海倫·凱勒。在黑暗中戰勝重重困難重獲光明的感人故事。

海倫·凱勒在出生十九個月因患病而喪失視覺和聽覺,七歲時安妮·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海倫·凱勒從此從黑暗中解脫出來,漸漸走向光明。

1890年的春天海倫·凱勒開始學習說話,在學習過海倫·凱勒從不氣餒,為了練習發音不準的音節,連續幾個小時練習發不準的音,直到練好為止。失敗和疲勞也常常把她打倒,但一想到自己的進步能讓家人露出笑容我就咬牙堅持了下來。一想到妹妹能聽懂我的話,我能和母親流利的交談,我就信心倍增。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她堅持不懈的努力,海倫終於不用別人的翻譯就可以流利的說話了。隨後,海倫又學習了寫作、自學了希臘、羅馬和英國的歷史。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哈佛大學。海倫在巨大的打擊以及困難面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以樂觀向上的心態去面對,使自己得到信心。最終取得常人難以取得的成績。我們現在擁有健全的體魄,更應該向海倫學習,在學習的道路上不怕吃苦,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和家長。

故事之中還有另外一個主人公就是海倫的良師益友—安妮·莎莉文老師,她三歲時就得了顆粒性結膜炎,也就是沙眼,從此,安妮·莎莉文老師的眼睛也看不見了,通過第二次手術她成了半盲,眼睛能看見東西了。

海倫·凱勒的三天光明是這樣度過的:第一天:我要看看那些幫助過我的人,他們用溫暖、善良和友誼陪我度過了無數個無助的日子。第二天:我要用敬畏的眼光看著太陽冉冉升起,陽光普照大地。第三天:我又一次迎接黎明,迫切的尋找新一天的驚喜。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無論你是否擁有健全的體魄,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這個故事永遠也不能完結,因為人的精神之美一旦被人認識,我們就永遠不會忘記,凱勒小姐給我們這些沒有經受過那么多困難的人,上了永遠不能遺忘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