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讀後感600字 小學生讀書筆記

《名人傳》由羅曼•羅蘭所著,三大家-音樂家、雕塑家、文學家組成,給予了無數讀者感動和心靈上的觸碰。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名人傳讀後感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1.名人傳讀後感

“羅曼•羅蘭認為在這個腐朽的社會上,鄙俗的環境裡,稍有理想而不甘於庸庸碌碌的人,日常都在和周圍的壓力抗爭。” 列夫•托爾斯泰出生名門望族,像溫室里的花朵,但是在他不到兩歲時他的母親就去世了,他父親在九歲時也離開了他。父親的死讓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現實,心魂中充滿了絕望”。

列夫•托爾斯泰的經歷豐富多彩,16歲在喀山大學讀書,這期間他的頭腦處於狂熱的境界中他不斷地實驗各種人生觀觀念和學說,矛盾對立的理論讓他固有的信念動搖了,他的心底,最寶貴的是精神財富。23歲時他在高加索服兵役,高加索美麗的風光使他靈感大發,創作了《童年》、《少年》等作品。

1855年,列夫•托爾斯泰在彼得堡感受到了那些文人貴族的卑劣虛偽,他開始憎惡、輕蔑他們。1857年他去國外旅行,他對於資產階級的文明、博愛、民主十分失望,他開始明白資產階級的“文明”不過是華美的謊言。

1862年,托爾斯泰與索菲婭•別爾斯結婚,他在幸福的婚姻生活中完成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在《安娜•卡列尼娜》完稿前,他便厭倦了生活,產生了死的念想,他把房間裡的繩子藏起來怕自己自殺。宗教狂亂後,他發現民眾的簡單生活和信仰才是生活的真理。列夫•托爾斯泰緊張的精神探索又遭遇慘痛的社會現實,他放棄貴族般的生活,選擇用汗水換取麵包,並終生與文明的罪惡和謊言對抗。

傅雷從《名人傳》中得到啟示:“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這也是給我們的啟示,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中,要勇敢面對困難,戰勝挫折。名人也好,凡人也罷,都有著各自的生活,只是每個人生活的目標、志向不同。

有些人一生渾渾噩噩,面對生活不知所措;有些人平平淡淡的過著一生,無所作為,也無能為力;而有些人,即使在困境中,經歷過百般折磨,但他們仍能保持歡笑,找到生活的樂趣,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實現自己的價值。有人說,在人間有誰活著不像是一場煉獄,也有人說,在人間活著有誰不像是一場美麗的夢。列夫•托爾斯泰教會我們:“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

是啊,人生長路漫漫,只願我們能永遠不停下追求真理的腳步。真理難尋,真心常在。我們不可能每個人都像托爾斯泰哪樣偉大,但我們可以像他那樣保持一顆熱誠的心,一顆追求真理的心。

十年前你說要生如夏花般絢爛,十年後你說你說平凡之路才是方向。

2.名人傳讀後感600字

《名人傳》由三大家組成——音樂家、雕塑家、文學家。這三大家分別是音樂巨人貝多芬、雕刻巨人米開朗琪羅、文學巨人托爾斯泰。

貝多芬告訴我們,熱愛與堅持是成功的全部內涵。他曾說過:“藝術,這是高於一切的上帝!”他發自內心對音樂有一種崇敬,他認為,自己的職責就是把他的藝術奉獻給“可憐的人類”,喚醒沉睡的心靈,給他們以鬥爭的勇氣。所以,當貧窮和疾病困擾他時,他並沒有退縮,反而從藝術的世界裡尋找生命的快樂。在他的音樂里,有田園的氣息,有英雄的戰歌,有歡樂的主題,更有與命運抗爭的勇氣,世界沒有給他歡樂,他卻為世界創造了歡樂。

貝多芬給後人留下的不只是一筆豐厚的音樂遺產,更多的是巨大的精神財富。從他身上我們懂得了,一個人也許身體會有缺陷,生活會陷入困境,但假如你有一個自由、豐富的精神領地,那么你一定不會被打垮,因為一但精神領地被侵略,你整個人都會塌了,每日生活在悲傷之中,事事無成。所以,我們應該用熱愛和樂觀來做為人生大廈的基石,讓歡樂成為生命的主題,讓堅持化作最好的建材,來成就我們美好的人生。

米開朗琪羅的性情膽小怕死,因第一次迷信嚇得發神經之後又發生了不止一次。他的膽小懦弱、優柔寡斷讓我對他充滿鄙視,但他那高超的雕刻技術讓我不得不敬佩。他也用著頑強的毅力闖過一道道難關,一步步接近成功。

列夫·托爾斯泰是一位偉大的作家,他有過許多名言佳句:“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但他的人生也是充滿坎坷。他曾穿著破爛的衣服坐在車站裡,被別人認為是腳夫。

三個巨人三種不同人生,但都或受病痛的折磨,或有悲慘的遭遇,或因內心的惶恐矛盾,或三者交疊加於一身,深重的苦惱,幾乎窒息,毀滅了理智。但他們之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對藝術的執著,對理想的追求,對人類的愛和信心。

3.名人傳讀後感範文

今天,老師教了我們一篇新課文——《音樂巨人貝多芬》。這篇課文激起了我對貝多芬的好奇,於是在雙休日,我找來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靠在我臥室的小床上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羅曼•羅蘭筆下的貝多芬是一個悲慘,但十分堅強的人。他有許多感動人心的事跡,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事情是:貝多芬的耳朵不幸得了重聽,這對於一位音樂家而言是一場毀滅性的打擊,重聽令貝多芬痛苦不堪。一開始,貝多芬選擇了逃避,他將這個可怕的秘密隱藏了起來:他總是躲著別人,免得自己的殘疾被人發現,就這樣,他把這個秘密隱藏了整整五年!但到後來,他終於無法再隱瞞了,他絕望地告訴了他的兩位朋友,“我在過著一種悽慘的生活。兩年來,我避開所有的交往,因為我不可能與人交談:我是個聾子!”他向他的朋友們訴說著自己無盡的痛苦。不過最後,貝多芬不在逃避現實,他選擇用音樂和不幸的命運進行鬥爭。終於,貝多芬成功地握住了命運的咽喉,在他的人生譜寫下了輝煌的樂章。

貝多芬的堅強不屈令我感動和敬佩。我發現,我在面對生活中的諸多困難時,還是顯得不夠堅強。記得有一次我考試考砸了,老師要我們把考卷帶回去給家長簽名。我因為害怕,而把考卷偷偷地藏了起來。回到家後,我的心十分緊張不敢正面面對著媽媽,生怕她從我臉上看出什麼。吃晚飯時,我忍不住想和媽媽說我考砸的事情了,但這時腦海中突然跳出來自己以前被父母訓話的情景,不禁打了一個寒顫。好不容易想說出來的話又被咽回了肚子裡。晚上,我倚在床邊,無心地翻著床頭柜上的《名人傳》,突然看到了貝多芬頑強地和悲慘命運做鬥爭的情景。我不禁想到:“貝多芬都敢於和命運進行鬥爭,我難道就連把考卷給家長簽名的勇氣都沒有嗎?”於是我鼓起勇氣,與媽媽說了我考砸的事情,並交出考卷。這時,媽媽語重心長地說道:“其實我早就知道這件事了,為了考驗你是否誠實,所以一直沒有說出來。老師說你這次考試是因為太粗心了才會考砸。不要灰心,下次繼續努力,一定能考出好成績的!”我無比感動。

貝多芬的堅強品質給了我極大的震撼。我要向他一樣,做一個堅強的人,無論生活多么不盡人意、不順人心,都不要逃避生活中的困難,拋下所有膽怯和懦弱,不再逃避現實,用堅強和勇敢書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