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讀後感500字

西遊記是很多人都愛看的書,它是一本神話故事,也是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講的是唐朝時期,有一個和尚,和他的三個徒弟一起去西天取經的艱難險阻。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西遊記的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西遊記讀後感500字篇1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吳承恩筆下的西遊記,體現一個團隊不斷前進的路。這條路是危險的,群魔亂舞;這條路是艱難的,行萬里路,翻萬座山;這條路還是真實的,越危險越能見真情。取經八十一難,難難驚心,唯獨第三十四難“大賭輸贏”銘刻我心中:唐僧師徒四人,對賭車遲國三大國師虎力、鹿力和羊力。第一回合,“雲梯顯聖”,鹿力欲用大臭蟲取勝,卻被行者化蜈蚣弄得摔下台,第二回合,“隔板猜枚”,先是山河社稷襖,乾坤地理裙。被行者變作跛爛流丟一口鐘。後為一個大仙桃,碗來大小,被行者吃得乾乾淨淨。最後是道童,被行者剃髮換裝變作一和尚。

後來,三國師與悟空比尋死之路,砍頭再生、剖腹剜心、油鍋洗澡,樣樣極至危險。老大虎力與其比砍頭再生,頭被行變出獵狗叼走。二兄鹿力與其比剖腹剜心,正在鹿力整理腸子之時,行者撥下毫毛變作老鷹,叼走了鹿力的腸子,讓鹿力空著肚子當場死亡。三弟羊力,與行者比油鍋洗澡,行者油滾燙,那羊力油卻冰涼,後來問龍王得知,這是他自己煉的冷龍護住鍋底,悟空便教龍王收了那冷龍,油鍋里一陣噼啪聲,三國師被炸得連灰也不剩了。

一個團隊,要互相信任,一起努力,才能到達夢想的彼岸。

西遊記讀後感500字篇2

我讀了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這部名著是由古代一位名叫吳承恩的人寫的。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國有創作系統和豐富的藝術經驗的積累,也受外來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學的影響。除了神仙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產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漢以來方士、道士然後是藝術家、民間藝人和文人的虛構。

第一次看時,我覺得孫悟空很厲害,很會打架,會變許多樣子;唐僧很無能;豬八戒像一隻懶“蟲”;而沙和尚則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第二次看,我就覺得孫悟空很可愛;唐僧非常的傻;豬八戒是一隻傻呆呆的東西;而沙和尚則是一個忠心耿耿的徒弟吧。而這一次看時,覺得孫悟空非常的機靈,且也非常的忠心(特別是對唐僧);唐僧非常的善良、樸實而又顯得仁慈;豬八戒傻得可愛;沙和尚則給人一種忠誠而又老實的印象。在《西遊記》中共有九九八十一重考驗,最後,他們師徒四人經歷了千辛萬苦取得了真經。

《西遊記》的故事告訴我們一些道理:任何事一開始總是非常艱難的,但只要能樹立信心和勇氣,經過努力,相信可以取得成功的!也就印證了一句老話:萬事開頭難。一開始只要堅持住了,經過不懈的努力,相信不久以後,成功一定是歸你所有的!

所以大家要像唐僧師徒一樣,遇到困難不能放棄,一點要勇敢的走下去,最後的勝利永遠屬於勇敢的人!

西遊記讀後感500字篇3

今年寒假我讀完了這篇文章——西遊記。

《西遊記》描寫的是唐僧師徒四人歷盡九九八十一難,戰勝許多妖魔鬼怪,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

在《西遊記》中,我最欣賞的是《真假悟空》的故事。一隻妖猴變成孫悟空的樣子,來到唐僧身邊,將唐僧打昏,搶走了重要的物品。當真孫悟空回來時,唐僧將他趕走,師徒不能相認。後來真孫悟空找到佛祖,佛祖將假孫悟空降伏,真孫悟空繼續留在唐僧身邊保護他取經……

讀完後,不由讓我產生許多感想。是什麼力量讓師徒四人和好如初?又是什麼力量讓他們取回真經?我想了很久,認識到是師徒之間的親情和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西遊記》雖然是一篇普通文章,但是唐僧師徒四人有著現代人所沒有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我們還有許多不如他們,我們應當向他們學習,在生活中勇往直前,不屈不撓,在學習中勇於開拓,積極向上。我們應該明白:不經歷風雨,是不會成功的,因為沒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所以我們做任何事都不應該放棄。

西遊記讀後感500字篇4

西遊記這本名著誰都看過,人人都愛看,書中的內容往往讓人流連其間。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孫悟空由於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的五指山壓住了。經過了漫長的五百年,被唐僧所救,於是和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經,路上又碰見了豬八戒和沙和尚就和他們一起去取經。路途中他們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成仙了。

在還取經之前,孫悟空的性格十分的自大。居然上天大鬧天宮,就連玉皇大帝也拿他沒辦法只好請如來來收服他。是啊!他可真可恨的,競敢上天來逼玉皇大帝給他做齊天大聖。但是他並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最後還不是被制服了嗎?可是他被壓了五百年本領到沒變,性格卻進行了天番地覆的變化,他開始變得不驕傲起來。更是在取經途中,他又變得聰明伶俐,勇敢無畏了。比如師傅讓他背這那個妖怪變成的小孩,雖然他一眼就看透了身份,但還是背著這個妖怪,但心底下卻算著該怎么樣“對待”她。這樣的性格變化能不使他改邪歸正嗎?

雖然孫悟空是神話中的人物,但是人人都可以做孫悟空。人生不免會做錯事,但你只要改正過來,就能和孫悟空一樣了。世界如果充滿了像孫悟空一樣的品質,那就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讀了這本書不僅讓我在經典中漫遊並教會了我這個道理。

西遊記讀後感500字篇5

關上電視、電腦,合上書本,細細地回憶《西遊記》的章章回回,慢慢地把整個劇情結合起來。好像還在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要想取回真經,修成正果,出生並不重要。但首先要有悟空一樣的本領,這也可能是作者把悟空的出現安排在前面的原因之一吧;接著要有唐僧一樣的覺悟,這是關鍵,在整個取經過程中占有領導地位;還要有小白龍一樣的盡職盡責,八戒一樣的大肚,沙僧一樣的實幹。

具備了以上的本領、覺悟和精神還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與各路神仙搞好關係。讓他們都知道有這么一個人或者一支團隊在做這么一個事情。最好還有過正面接觸,一起參加過盛會、喝過仙酒、品嘗過仙丹或者打過架也行,但不要下結仇怨,主要是關鍵時刻他們能夠伸出援助之手,或者能夠借出手中的法寶也成。對妖妖怪怪也不可砍盡殺絕,得饒妖處且饒妖。雖然自古斜不壓正,也要以懲戒、教育、招安修練為主,以打擊、抓捕為手段。如果所有的妖怪或行使過妖術的神仙都共同地感覺到:“取回真經之日,便是他們死無葬身之時。”他們會抱團誓死阻擋,造成沒有必要的殺戮。

上天的事情處理完了,不要忘記還要體恤凡生民情,他們是香火之根本,只有凡生民眾香火興旺,真經才能得以世代傳誦。這樣一來,取經便成了上承天意,下順民情,修成正果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