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讀後感650字

《西遊記》是我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我在五、六歲時就聽過快板書《西遊記》,從那時起《西遊記》中的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就在我的記憶中紮下了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西遊記讀後感篇一

《西遊記》是我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我在五、六歲時就聽過快板書《西遊記》,從那時起《西遊記》中的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就在我的記憶中紮下了根。前些年我又觀看了電視劇《西遊記》和《西遊記續》,當我每次觀看時總是被那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所吸引,真是一種美的享受。

這次我利用假期的時間細讀《西遊記》使我受益匪淺,感慨頗多。當中所體現出的思想乃至精神就是在當今社會也是倍受推崇的。

《西遊記》通篇體現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當唐太宗李世明送別唐僧時送給他一包故鄉的土作為紀念,並且說:“寧愛家鄉一捧土,不愛他鄉萬兩金。”唐僧師徒之所以能夠克服讓人難以想像的種種困難最終取回真經,就是因為有愛國主義精神在支撐著他們勇往直前。比如當他們走到女兒國時,多情、漂亮的女國王願以傾國的財富招唐僧為國王,她為皇后,但唐僧卻不為金錢、權利和美色所動,依然踏上西去取經之路。

唐僧師徒目標明確,為達到目標勇往直前,不畏艱險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唐僧師徒西去取經是為了讓大唐的子民能夠減少殺伐分爭,能夠崇尚真、善、美,使人們都能過上幸福的日子。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唐僧師徒離別家鄉故土,義無返顧地踏上取經之路,他們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真是九死一生,用了十四年的時間終於取回了真經。

我們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唐僧師徒取經走了數萬里,好事做得數不清。當他們師徒路過陳家莊時,得知通天河中有一個妖精每年都要吃一雙童男女,才肯為當地百姓降祥雨。悟空和八戒冒著生命危險變成了一對童男女等著妖精來吃。最後他們為陳家莊的百姓除掉了這個妖精。

小說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孝順長輩的思想。唐僧有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他們個個孝順,師傅騎馬,他們步行探路、牽馬、挑行李,為師傅去化齋飯,當師傅有危險時他們個個奮不顧身地去搭救師傅。

“合作”是唐僧師徒取經成功的關鍵,光靠一個人是不能完成這一艱巨任務的,正因為有了唐僧的堅定想念,有了悟空的機智勇敢,和有了八戒、沙和尚這兩個好幫手,他們師徒四人才經歷千難萬險,最終取回了真經。

我認為讀書不要只停留在表面,而要深入思考,從而使自己不斷從書中吸取更多的營養。

《西遊記》——一本好書,推薦給你!

西遊記讀後感篇二

三月份,老師向我們推薦了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當拿到這本書時,我激動萬分,心潮澎拜。因為在這之前,我已經在電視上領略了故事中人物的精神面貌。

當我讀完故事簡介時,我的心像爆發的火山一樣,激動萬分,《西遊記》是一部神話小說,小說栩栩如生的塑造了一批各具特性的人物形象,愛打抱不平的孫悟空, 貪吃懶惰的豬八戒,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神力無邊的如來佛祖,其中最具特性的是一個驚天地,動鬼神的人物形象——齊天大聖孫悟空,他敢作敢當,敢愛 敢恨,又不失機靈可愛,我深深地喜歡上了他。

尤其是當我讀完三打白骨精時,我仿佛身臨其境,被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所吸引:唐僧師徒離開萬壽山,繼續去西天取經。當他們來到一座高山前,只見這裡山高路 險,陰風陣陣,這是唐僧覺得餓了,就命悟空去化些齋飯來。悟空前腳剛走,在這裡巡山的白骨精就心生一計,化作一位美麗的農家姑娘提著飯藍來到唐僧面前,正 好被回來的悟空看見,一眼便認出是妖怪變的,一棒就打死了,誰知白骨精化作一陣輕煙逃走了。但唐僧不知原因,狠狠地訓了悟空一頓,還念起來緊箍咒。可白骨 精並不甘示弱,他又三番五次的化作老太婆,老頭來迷惑唐僧,但最終逃不過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次次識破妖怪的詭計,至他於死地。可唐僧真假不分,人妖不辯, 一次次念起緊箍咒,最後趕走了悟空。讀到這裡,我不禁為唐僧的做法感到惋惜,也為悟空屢遭師傅誤會而感到傷心。

當我讀完書的最後一頁時,我慷慨萬分,想起書中充滿幻想的故事情節,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智斗二郎神、三借芭蕉扇等……雖然在現實生活中是 不存在的,可卻深深地吸引著我,故事情節生動活潑,如來傳旨,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八戒被封為淨壇使者,沙和尚為金身羅漢,白龍馬 為八部天龍馬。唐僧師徒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被妖精所抓,又誤會悟空等,一路跋山涉水,千辛萬苦,終於取得了真經。讓我明白了凡事只要堅持就能成功,也讓 我懂得了只要一心向善,便會有好報,讓我懂得了衷心講義氣,便能讓人敬佩。我也要從中獲取力量,爭取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成為自己的驕傲。

老師經常告訴我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今天,我終於明白了其中的含義,我不但了解到了神話故事的豐富,也了解到了文學是全世界人民的無價之寶。以 後,我要多讀書,讀好書,並堅持寫讀後感。

西遊記讀後感篇三

三月份老師給我們推薦了四大名著之一吳承恩先生寫的《西遊記》,當我拿到這本書時心情澎湃,因為我在小時候從電視裡已經領略過它的風采和魅力。

這 門書主要描寫了幾個人物:愛機智勇敢、打抱不平的孫悟空,貪吃懶惰的豬八戒,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和藹可親、心地善良的唐僧,法力無邊的如來佛祖,能管 住世界萬物的玉皇大帝,還有鍊金丹的太上老君以及想下雨就下雨的四大龍王。其中我最喜歡齊天大聖孫悟空,因為他敢恨敢愛、機靈勇敢。當我坐在桌前細細品味 故事內容時,我的心像滾滾奔流的長江水激動不已,瞬間我被書中的故事情節深深的吸引了。

《西遊記》的第十二章<平頂山竊寶>最 讓我喜歡,故事說的是:師徒四人離開寶象國繼續向起走,來到平頂山,山中有一個洞,洞中住著兩個妖怪,一個金角大王、一個銀角大王,銀角大王有一把七星寶 劍,金角大王有一個寶葫蘆和一根晃金繩,在打鬥中唐僧、八戒、沙和尚師徒三人被妖怪抓進洞中,孫悟空在洞外用他的聰明才智多次化名“孫行者”、“者行 孫”、“行者孫”與妖怪周鏇,孫大聖趁機混進洞中用假葫蘆把金角大王的真寶葫蘆換了出來,在洞外挑戰,把銀角大王和金角大王裝進了寶葫蘆,這時太上老君駕 雲來到,原來這個寶葫蘆是裝仙丹用的,寶扇是煽火用的,金銀兩大王則是老君的看爐子的兩個童子,他們偷走了葫蘆和扇子在這裡稱王稱霸。大聖礙於面子讓老君 把兩位童子帶回天宮。

通過讀《西遊記》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人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就要持之以恆、創新思路、堅持不懈、勤奮努力,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倔勁,要像他們師徒四人一樣,歷經千辛萬苦,度過九九八十一難,終於換得了真經,四仙一馬還被封了佛。

老師經常對我們說:讀一本好書,就是與高尚的人說話。今天,我拜讀了吳承恩先生寫的《西遊記》,就等於與吳老進行了一次心與心的交流,我從內心裡喜歡這本名著,今後我要利用好時間,把這本名著讀熟、讀透,吸取書中精華,擴寬自己的知識面,為日後走上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