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長的讀後感200字國小

《拔苗助長》是家喻戶曉的故事,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忽視自然規律,會把好事變成壞事。那么這個故事的讀後感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拔苗助長》讀後感200字,希望對你有幫助喔。

讀《拔苗助長》有感[200]

今天早上,我們都在看別人演的課劇。有一個叫拔助長的課本劇演的最好。

看完了這個故事以後,我就想到了一件事,想到了種什麼東西都不能心急,要不然就會像這個人一樣苗都會被枯死的。

這個人就是一個急性子,雖然把這些苗拔高了,但是過了一會馬上就枯死了。

馬上,我又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這些苗會枯死呢?原來是那個人拔過以後,又被太陽照了一下,所以全部枯死了,這個人看見苗死了,傷心的哭了。

這件事告訴我們心急是沒用的。

《拔苗助長》讀後感200字

最近我讀了一本成語故事書,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故事:“它講了一位農夫,希望自己的禾苗能快點長高,於是他就將一棵棵禾苗拔起,等他看到時,禾苗已經枯死了。”我想大家應該已經知道是什麼故事了吧?對了,就是《拔苗助長》。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要尊重自然規律,不能因圖好﹑圖快就在上面做些手腳,這樣反而會自食其果。就像我原來讀口算一樣,亂編一些數字,讀完了就去玩了。結果在考試中經常出錯,也希望大家不要跟那個農夫學。可以多看看成語故事書。

其實我知道成語故事書里只有一些故事和道理,沒有別的一些書內容那么有趣,看得很乏味,但是這本書用一些簡短的小故事總結出一個個道理。只有多看這些故事才能把知識變成自己的。

希望大家多看看成語故事書,多學到一些知識,還希望大家能夠把你們所看到的故事和我一起分享,好嗎?

讀《拔苗助長》後感

《拔苗助長》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是:古代有一個人急性子,他希望自家的莊稼快快長大,於是他天天跑去看莊稼,覺得一點都沒有變化。有一天,他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只要把稻子都拔高點,不就可以了嗎?於是他馬上跑到田裡就幹了起來。傍晚他開心的對家裡人說:“我們家的莊稼都長高了”。他的兒子急忙跑去看,發現稻子已經枯萎了。從中我知道了乾什麼事情都不能操之過急,要根據事物生長規律,不然就會鬧笑話。我們不能像他一樣,做什麼事情都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腳踏實地的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拔苗助長讀後感

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拔苗助長的故事,嘲笑過故事裡邊拔苗的蠢人,覺得他很可笑。今天又看了這個故事卻笑不出來了,因為此時感覺這不是可笑的故事,是一個可悲的故事。蠢人違背了禾苗的生長規律,想人為地改變禾苗的生長速度,其結果是白費了氣力不說,還會顆粒無收。作為教育工作者,自然聯想到了被拔的學生們。

其中的道理不進行闡述也是顯而易見。田裡的苗出晚了,或是出來後長慢了,種田人自然會著急,有經驗的種田人會想很多辦法,估計去拔苗助長的應該是少之又少,可為什麼在培養孩子的問題上“拔苗助長”的人卻多得嚇人呢?希望智者能給我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