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貧困讀後感1500字_擺脫貧困讀書心得體會

福建人民出版社於1992年7月出版了同志的《擺脫貧困》一書,收錄了從1988年至1990年在寧德工作期間的部分講話和文章,共29篇。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擺脫貧困讀後感1500字,希望大家喜歡!

擺脫貧困讀後感1500字範文1

近期重讀20xx年前發表的《擺脫貧困》一書,思緒萬千。全書共11萬字,收錄了他在1988年至1990年擔任中國共產黨寧德地委書記期間的部分講話和文章。書中29篇文章或講話從不同視角圍繞閩東地區如何早日脫貧致富這一主題,闡述了一系列極富前瞻性的觀點,論述精闢,思想深刻鮮明。書中提出的"滴水穿石"、"弱鳥先飛"等許多觀點,在經過20多年的時光洗禮後,仍顯現出熠熠的思想光輝。尤其是通篇圍繞的"擺脫貧困"主題,恰是當前我縣面臨的關鍵課題。靜心潛讀的這部著作,對於我縣實現"三年脫貧,五年奔小康,力爭全省二十強"有重要啟迪。

啟示一:大力消除貧困意識。《擺脫貧困》一書開篇即探討"弱鳥如何先飛".文中提出"地方貧困,觀念不能貧困"、"要淡化貧困縣意識".貧困縣意識具有很強的危害性,比如怨天尤人、消極畏難、無所作為、"等靠要"等意識,會很大程度上削弱黨組織與黨員幹部隊伍的戰鬥力、創造力、凝聚力。扶貧要先扶志,致富要先治心。淡化貧困縣意識,就是要求黨員領導幹部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作風。20xx年初省委、省政府確定古田作為全省23個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面對這一落後局面,我縣廣大幹部民眾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在省政協主席張昌平的大力推動下,倡導立說立行,說乾就乾的作風,推行"五加二"、"白加黑"和"一線工作法",只爭朝夕、快馬加鞭,以高效率贏得高速度,以快節奏實現快發展。當前,高速、高鐵建設全面推進,古田已經具備了後發趕超、加快發展的基礎和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大幹一番,正當其時。要引導廣大幹部民眾倍加珍惜這寶貴的歷史機遇,倍加呵護這難得的發展氛圍,振奮精神,大膽突破,搶占先機,贏得主動。要實行"下指標、壓任務,上電視、作表態"制度,把目標任務分解到部門、具體到項目、落實到崗位,做到人人肩上有擔子、件件工作有落實,比學趕超抓落實。要實施"人才興村富農三年雙倍增"、選派幹部到先進發達地區掛職交流、到項目(企業)一線開展服務、到扶貧重點村駐村幫扶,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要加大"慵懶散浮"、"中梗阻"懲治力度,轉變幹部作風。

啟示二:大力增強機遇意識。同志對機遇高度重視,在《把握住新的機遇》一文,對閩東面臨國家經濟政策調整所面臨的發展機遇進行了深刻分析,引導大家要運用好現有機遇。這種高度重視機遇的精神,對新交通格局下推動古田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隨著20xx年京台高速、合福高鐵的陸續開通,古田經濟發展必將進入大飛躍大提升的階段。面對新的機遇,如何從顯性的效應入手,挖掘蘊藏的效應,謀求"兩高"效應的倍加和幾何效果,實現助推古田大發展,這正是古田人民在思考和要努力去實現的任務。(1)要立足旅遊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旅遊業。要立足陳靖姑文化、"湖城一體"、圓瑛文化等旅遊資源、生態優勢,加強與周邊市縣間的區域合作,建立區域合作對話機制,不斷完善區域旅遊系統及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要堅定實施"融入環三核心區、打造省會後花園"的發展戰略,以高速、高鐵開通為契機,大力發展生態旅遊、體育旅遊和療養旅遊。(2)要抓好園區經濟建設,打造高新技術發展的平台。促進有競爭力的、科技含量高的項目向大甲工業園區、黃田庫區工業集中區等園區聚集,依託特色產業,真正形成以點串線、以線帶面,互助互動的"塊狀經濟"帶。要依託高速、高鐵,大力發展道口經濟。(3)加快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要加強"湖城一體"建設,構建"城在湖邊、湖在城中"和諧宜居的新縣城。加強規劃、加大投入、完善設施,加快建立社會化物流體系,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服務。同時,不斷推進商貿服務、金融服務、住宿餐飲等第三產業發展,完善公共服務配套。

啟示三:大力突出特色意識。"產業政策的制定應著眼於不同區域的優勢,‘雲生從龍,鳳生從虎’,我們要確定不同區域的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尋找突破口,使資源的差異性和產業結構的差異性相吻合。"這些具有具體操作意義的產業調整論斷正是同志在寧工作期間的真切體會,同時也體現了同志發展經濟與擺脫貧困的決心。我縣有著豐富的農業資源,隨著交通環境的改善,這些比較資源優勢將轉化為產業優勢。要以大農業的觀念抓農業,圍繞農業辦工業,不僅是古田工業的突破方向,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更是統籌區域發展的現實需要。要"立足區域優勢,揚長避短,科學地選擇主導(支柱)產業。"我縣是農業大縣,物產豐富、品種繁多,是著名的水果之鄉,更是聞名遐邇的"中國食用菌之都".要將食用菌、水果等農產品繼續作為農業支柱產業來發展,要加強品牌建設、培育龍頭企業,為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打好物質基礎。同志在20多年前就指出"古田的食用菌深加工,是很有前途的產業,對這些原料充足、市場銷路看好的產業,要採取有力措施,促其上規模、上批量,追求規模經濟效益",因此我縣要不斷在政策扶持、標準制定、品牌培育和科技人才等方面下功夫,開展產學研合作 ,發揮產學研各自優勢,加強深加工產品的研發、推廣。要充分發揮好"古田銀耳"這一中國馳名商標的品牌效應,進一步加強品牌管理與宣傳,加大品牌授權力度,加強銀耳品質標準化管理。完善提升食用菌批發市場體系,依託渤海商品交易所強大的網路平台優勢,推動古田銀耳產業轉型升級。

擺脫貧困讀後感1500字範文2

《擺脫貧困》一書是 於 21 年前發表的,文字不多,冊子僅 11 萬字,收錄了習從 1988 年至 1990 年在 寧德 工作期間的部分講話和文章;內涵卻很豐富,全文圍繞 閩東 地區如何早日脫貧致富這一主題,將一系列極富創造性的戰略思想、極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論和極富針對性的實踐觀點娓娓道來,思想深刻、篇章雋永、真知灼見、擲地有聲、發人深省、催人奮進。書中透出的那種理想信念、思想精髓、積極精神、辯證思維、務實的態度等確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結合自己的學習和體會,談幾點感想。

一是堅持解放思想。在這場擺脫貧困的歷史征程中,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一針見血地指出,解放思想是擺脫貧困的關鍵。他一再強調,"地方貧困,觀念不能‘貧困’"."當務之急,是我們的黨員、我們的幹部、我們的民眾都要來一個思想解放、觀念更新".他還明確地說過:"我是崇尚行動的。實踐高於認識的地方正是在於它是行動。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不擔心說錯什麼,只是擔心‘意識貧困’,沒有更加大膽的改革開放的新意;也不擔心做錯什麼,只是擔心‘思路貧困’,沒有更有力的改革開放的舉措。"也就是說,在的領導下,閩東地區能夠與全國"同步"擺脫貧困,首先靠的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靠的是行動,靠的是改革開放。

二是"滴水穿石"見精神。任何事業的成功,都需要有滴水穿石的韌勁,鍥而不捨的努力。指出,"一滴水,既小且弱,對付頑石,肯定粉身碎骨。""但其價值和成果體現在無數水滴前仆後繼的粉身碎骨之中,體現在終於穿石的成功之中".書中很多文章都能感受到他那種對理想信念毫不動搖的堅持,那種面對工作、面對困難必勝的信心。這種精神和信念是我們每個黨員領導幹部必須具備的,是我今後不斷努力的方向。

三是密切聯繫民眾。貫穿《擺脫貧困》始終的一個鮮明觀點,就是民眾觀點。指出,"貧困地區的發展靠什麼?千條萬條,最根本的只有兩條:一是黨的領導;二是人民民眾的力量。""無論是從發揮黨的領導作用,還是從調動民眾積極性這兩方面說,都要求我們的各級幹部始終同廣大人民民眾保持密切的血肉聯繫。這是幹部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他深刻地指出,領導要有水平,水平從哪裡來?水平來自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掌握,而規律性的東西,正是蘊藏在廣大民眾的實踐中。在新形勢下,各級領導幹部必須放下架子,打掉官氣,主動上門,把信訪工作做到基層。走民眾路線,首先要有一個民眾觀點。"誠於中者,形於外",有了民眾觀點,密切聯繫民眾才會成為自覺的行動。其次,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民眾,積極疏通和拓寬同人民民眾聯繫的渠道。

四是要有辯證思想。書中習對每項工作、每件事的論述都能很全面地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分析,論證、有對策思路。《滴水穿石的啟示》、《正確處理閩東經濟發展的六個關係》、《新形勢下閩東財政經濟的辯證觀》等文章充滿辯證思維光輝。更難能可貴的是,習用辯證法不是空談,而是很接地氣,如《從政雜談》中談到:不能只熱衷於做"質變"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變"的積累工作。我讚賞"滴水穿石"的精神,讚賞默默奉獻的精神,提倡幹部埋頭苦幹,著眼於長期的、為人鋪墊的工作。因為事物的發展變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質變要有量變的積累。

五是要有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精神。習提出"滴水穿石"的精神,提倡腳踏實地,循序漸進,"不能只熱衷於做質變的突破工作,而更要注重做量變的積累工作。"《滴水穿石的啟示》一文充分體現了他的這種思想,如滴水穿石"喻之於人,是一種前仆後繼,勇於犧牲的人格的完美體現"在整個歷史發展進程,在一個經濟落後地區發展進程,都應該不追慕自身的顯赫,應尋求一點一滴的進去,甘於成為總體成功的鋪墊。""我們需要的是立足於實際又胸懷長遠目標的實幹,而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騖遠的空想;我們需要的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幹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只燒三把火希圖僥倖成功的投機心理;我們需要的是鍥而不捨的韌勁,而不需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散漫。" 新一屆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我們作為黨員領導幹部如何能真正投身到改革中去,非常需要這種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精神,要勇於打破各種自身約束和禁錮,甘於做默默無聞的"鋪墊性"工作,扎紮實實推進一些具體的改革措施落實到位 .

學習《擺脫貧困》,不僅是一次思想的升華,更是一次心靈的震撼、靈魂的共鳴。

擺脫貧困讀後感1500字範文3

今年4月23日是第20個“世界讀書日”,為推動“書香湖濱”建設,區委、區政府出台了《湖濱區關於開展“世界讀書日”系列文化活動的方案》,進一步喚起全民的讀書學習熱情。當前正值我區進村入戶扶貧攻堅工作熱火朝天開展之際,區扶貧辦為全區12個精準扶貧駐村工作隊分發了著作的《擺脫貧困》一書,我作為磁鍾鄉賈莊村駐村工作隊員有幸拜讀這本書,為工作、為生活,也為了擺脫“思想上的貧困”,通過認真學習也有了一些感受。

福建人民出版社於1992年7月出版了同志的《擺脫貧困》一書,收錄了從1988年至1990年在寧德工作期間的部分講話和文章,共29篇。全文圍繞閩東地區如何早日脫貧致富這一主題,將一系列極富創造性的戰略思想、極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論和極富針對性的實踐觀點娓娓道來,思想深刻、篇章雋永,真知灼見、擲地有聲,發人深省、催人奮進。文章中提到的“解放思想是擺脫貧困的關鍵”,“地方貧困,觀念不能貧困”, “當務之急,是我們的黨員、我們的幹部、我們的民眾都要來一個思想解放、觀念更新”等觀點是在寧德工作時為我們創造的精神財富,這份“精神財富”經過20多年的實踐檢驗,歷久彌新,更顯珍貴。

在當前全區開展進村入戶扶貧攻堅工作之際,認真汲取、全面開發、充分利用好這份“精神財富”,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如他所言,擺脫貧困,“其首要意義並不是物質上說的脫貧,而是在於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只有首先擺脫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脫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脫貧困,走上繁榮富裕之路。”這段話,對一個普通的駐村工作隊員來說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前瞻性。要擺脫“頭腦中的貧困”,必須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打破意識的禁錮,打開思想的開關,不斷健全完善扶貧工作新機制新制度,不斷探索扶貧工作新方法新方式,讓每戶貧困民眾都走向富裕新路徑。作為駐村工作隊員在工作中要堅持入戶走訪、實地察看,認真調查,對聯系村的集體收入、主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幹部隊伍、村情民意等方面進行全面了解,爭做精準扶貧工作的“聯絡員”,架起單位與幫扶村的“連心橋”;當好扶貧工作的“調查員”,幫助村發展理清思路、制定規劃;從發展思路進農家、惠農政策進農家、科普信息進農家等方面入手做一名“宣傳員”,為民眾當好發展“導航器”;按照“個人辦小事,單位辦大事”的原則,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努力成為民眾的親密“夥伴”和無話不說好“朋友”,做一名“服務員”,著力解決民眾眼前困難。

實現脫貧,不僅要解放思想,更要把握方向、找對路子。指出,“要使弱鳥先飛,飛得快、飛得高,必須探討一條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路子。”針對寧德實際,他明確提出了“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注重效益”的指導思想,主張充分發揮寧德的山海優勢,走一條發展大農業的路子,立足本地資源進行工業開發,使農業、工業兩個輪子轉起來。

我區是一個城鄉兼備的城市區。“圍繞城市搞服務、服務城市謀發展”是我區一個戰略思路。我區的12個貧困村要主要是以農業發展為基礎的村,因此要針對當前農業面臨的發展窘境,大力發展“第六產業”。即,通過鼓勵農戶搞多種經營,不僅種植農作物(第一產業),而且從事農產品加工(第二產業)與銷售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第三產業),以獲得更多的增值價值,為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開闢光明前景。

沒有農村的小康,就不會有全國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不會有全國的現代化。發展“第六產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振興農業農村,改變農業發展前景,所以要堅持以農業為主體;基本做法是通過一、二、三產業的相互融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提高農民收入;基本趨勢是讓第二、三產業附著其上,逐步使原本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變身為綜合產業。我區一些鄉村在發展綜合農業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實踐,像現在勝源家庭農場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要擺脫貧困,特別是當前我區的12個貧困村要實現脫貧目標,必須引導當地幹部民眾擺脫思想上的貧困,解放思想,找準扶貧開發的路子,發揚“滴水穿石”的精神,持之以恆與貧困作鬥爭,真正使貧困村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方面全面脫貧。

擺脫貧困讀後感範文

《擺脫貧困》一書收錄了同志擔任中共寧德市委書記期間自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講話和文章,共29篇,121千字。全書緊緊圍繞閩東地區如何脫貧致富、加快發展這一主題,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理念、觀點和方法,如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鳥先飛”的意識,“四下基層”的工作作風等,深刻回答了推進閩東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思想深刻、篇章雋永、發人深省、催人奮進。正如原福建省委書記項南為此書作序時說的:“雖然同志已調離寧德,但今天是從昨天走過來的,他留下的這份精神財富,肯定會對繼任者起承前啟後的作用”。

剛拿到這本書,書的作者、書的名字都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這本書的作者不是別人,正是當今中國共產黨的、xx同志,而“貧困”兩個字對一個從農村出身的我,從某種程度來講,它伴隨我的童年,代表我的過去,見證我的成長,擺脫貧困是我從小的夢想,我奮鬥的動力,我追求的目標。對於一個在貧困縣成長的我來說,深刻明白著“貧困”是什麼;對於一個在貧困縣奮鬥的公務員來說,更理解“擺脫貧困”有什麼實際含義;對於一個致力於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員來說,更需要認真琢磨“擺脫貧困”的具體實施措施。所以對我來說,這是一本全新的書,這本書確實讓我觸動頗深,引發我對自己身邊現實存在的一些思考,值得學習的一些實踐真理。

(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經濟建設是我們的主鏇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中心,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工作重點。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必須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能否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成敗、關係到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的大問題。

通讀《擺脫貧困》一書,從1988年9月的《弱鳥如何先飛》到1990年5月離開寧德的贈言《同心同德 興民興邦》,短短不到2年的時間,習用12萬字29篇的文章來闡述如何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讓閩東地區擺脫貧困,實現困境突破,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同志懂得理論到實踐的轉變,從經濟理論到發展經濟的實踐中去實現閩東經濟發展,能從歷史的觀點、發展的觀點、理論的觀點、實踐的觀點看問題,進一步最佳化產業結構,全面提高農業、工業的水平和效益。比如,他提出“弱鳥可以先飛”的論斷。他說弱鳥可能先飛,至貧可能先富。要使弱鳥先飛,飛得快,飛得高,必須探討一條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路子,而閩東走什麼樣的發展路子,關鍵在於農業、工業這兩個輪子怎么轉。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發展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特色的“一村一品”產品,如在文章《畲族經濟要更開放些》說道,畲族經濟的發展,既需要外力的幫助和推動,更需要內在活力的啟動。要讓畲族這個特色的民族形成獨特的經濟發展產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理論創新,以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思想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加強巨觀調控,必要時運用行政手段,國家行政機構強制干預,直接調節。比如《提倡“經濟大合唱”》中寫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但都要服從黨委和政府的指揮。大家都要圍繞著經濟工作這個主鏇律齊聲合唱”,他還說:“經濟大合唱,有很強的藝術性,既要講合唱的規律,又要講合唱的技巧”。這些論斷和觀點體現了同志對經濟發展的深刻思考以及對經濟發展的獨特見解,值得我們深思。

(二)政治建設不可缺

政治建設指執政黨為加強自身建設而在政治方面所進行的工作,即指用一定的理論和方法,正確制定黨的綱領和黨在一定歷史階段的政治路線,正確制定與此相適應的各項工作方針政策,並用黨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統一全黨的思想和行為,通過正確處理黨內矛盾,確保全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使全黨步調一致地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是中國人民奮鬥的成果和歷史的選擇,也是由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的。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政治制度。在《發揮人大作用,把閩東的事業推向前進》一文中,寫道:“閩東的發展,離不開人大工作”。的確,人大在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代表著廣大人民的呼聲。要想把地區發展起來,必須提高對人大的認識,必須處理好黨委、人大、政府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執政黨、權力機關、執行機關的關係),充分發揮出人大的職能作用,同時人大也必須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議事水平,進一步發揮全國權力機關以及地方權力機關的作用。

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性質決定我國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政府為人民服務通過行使其職能來實現。政府行使職能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同時要依法行政,接受監督,才能確保為人民謀利益,才能真正的樹立政府的權威。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的工人階級政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相信民眾、依靠民眾,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密切聯繫民眾是黨全部活動的根本工作路線,也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在《幹部的基本功——密切聯繫民眾》一文中,同志實事求是,聯繫貧困地區發展的實際條件,總結出發展的最根本是:一靠黨的領導,二靠人民民眾的力量。密切聯繫民眾是由我們黨的性質和使命所決定的,也是我們黨在長期革命鬥爭中形成並堅持的優良傳統作風。《把心貼近人民——談新形勢下領導的信訪工作》一文中,依然強調幹部要到民眾中去,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密切聯繫民眾。所以幹部作為執行機構的執行者,提倡幹部要練好密切聯繫民眾這個基本功,走民眾路線,紮實地為人民服務,接受最廣大民眾的監督,從嚴治黨,為人民辦實事,扎紮實實,堅持不懈,久久為功,使廣大民眾從中體會到黨和政府的關懷、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從而更加真心實意地擁護黨、熱愛社會主義。而政府最根本的是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在《為官一場,造福一方》中“橋與路”就是要求領導者要為人民服務,心繫百姓,為民辦實事,做好事。在“行動之上”則要求要敢為人先,敢於冒一定的風險,不吃別人嚼過的饃的實踐之風溢於言表。而在“清廉從政”中則要求黨政機關要保持廉潔,因為這個關係到黨的生死存亡和人心向背。只有把心貼近民眾,以百姓心為心,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團結凝聚起億萬人民的磅礴力量。應該說,書中的每一篇都飽含著對人民的無限深情和赤誠的愛。

(三)文化建設加強軟實力

文化建設既是建設物質文明的重要條件,也是提高人民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條件。文化建設本身也是精神文明建設,中共中央開展了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一代又一代四有公民。在《閩東之光——閩東文化建設隨想》中,同志說道:“一個地區的文化建設的內容很多,有一個重要的著眼點就是要弘揚地方的傳統文化”。還要聯繫實際,閩東主要是畲族文化,要挖掘出畲族的民族文化特色,還要通過現代的傳播工具來展示地區文化的特點,讓民眾喜聞樂見。而《把握好新聞工作的基點》就是從傳播工具上來弘揚傳統文化,這要求新聞工作者要有比較高的政治素質和知識水平,要嚴於律己,遵守職業道德,也是一種精神文明建設的方向。而且抓好新聞這一塊還可以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監督行政機關,搞好輿論引導,弘揚社會正氣。

精神文明建設是實施脫貧致富戰略的重大內容之一。在《建設好貧困地區的精神文明》中,同志總結出了寶貴的三條實踐道理:一是正確認識脫貧致富和建設精神文明的關係。二是正確分析精神文明建設的歷史和現實;發揚成績,糾正失誤;調動積極因素,轉化消極因素。三是正確處理精神文明建設中“破”與“立”的關係,的確是文化建設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糧食。而精神文明建設,就要立足於地區的實際,把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學文化建設貫穿於脫貧致富的整個過程,才能夠在實踐過程中改造客觀世界、建設物質文明,也可以改造主觀世界、建設精神文明。

古人云:“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教育也是精神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經濟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的發展也是擺脫貧困的一條路子。“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問題要捨得花時間,捨得花精力,捨得下本錢。同志談到要正確處理數量與質量的關係,堅持持續、穩定、協調地發展教育事業;還要適合當地經濟的發展;必須重視掃盲工作。細讀此書,可以看出同志任職寧德期間就高度重視文化自覺和價值重塑,他還前瞻性地強調,脫貧致富既意味著大力發展經濟,把人民從物質匱乏約束中解放出來,也意味著要牢牢把握文化領導權,推動價值重塑,把人們從物質的崇拜中解放出來,在雙重意義上克服人的物化現象。這些跟我身邊的現實存在有著莫大的相似點,值得我深思並加以學習。

(四)哲學思維貫穿全書

《擺脫貧困》一書生動記錄了同志在寧德工作期間用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的豐富歷程。省委書記尤權指出,“書中提出的許多重要思想觀點,包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理論營養和哲學內涵,尤其是書中所展現出來的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和底線思維,彰顯了理論邏輯、實踐邏輯以及歷史邏輯的高度統一,是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典範”。在同志看來,脫貧致富不能陷入就經濟談經濟的形上學立場,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在思想和精神層面來尋找物質貧困的根源。

在《新形勢下閩東財政經濟的辯證觀》一文中,同志的哲學思想遍地開花,充分體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理性的哲學思維。正確處理全局和局部的關係,就是要正確地處理好整理和部分的關係。整體是事物的全局和發展的全過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發展的各個階段。整體處於主導地位,要求我們樹立全局觀念,統籌全局,實現整體功能大於部分功能之和。而部分又影響整體,要求我們重視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地方財政是國家財政的一個部分,國家財政作為一個整體,處於主導地位,當然也影響著國家的穩定與發展,所以同志深刻地認識到了閩東這個全局只能服從全省乃至全國這個全局。如果需要犧牲局部的利益,還是應該樂於承擔,不該向上伸手的不伸手,可以少向上伸手的就少伸手,原則上只能自行消化,不能有依賴思想,這就是為我們樹立了全局觀念,也是要發展好局部的有志氣體現。

在《鞏固民族大團結的基礎——關於促進少數民族共同繁榮富裕問題的思考》一文中,同樣是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問題,少數民族作為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樣影響著中華民族的和諧與穩定。搞好民族工作,為促進民族大團結有著積極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毛澤東同志曾指出:“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脫貧致富的偉大事業中,少了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奮鬥是不行的,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民族大團結這個整體都是我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必不可少的保證。促進少數民族共同繁榮富裕就是促進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共同繁榮與富裕。

同時,意識的能動作用,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高昂的精神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使人消沉。在《把握住新的機遇》一文中提到要淡化“貧困縣意識”,同志就提倡要振奮精神,淡化“貧困縣意識”。這就要求我們要正確認識客觀規律與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係,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增強自信心和自尊心,才有利於繼續扎紮實實走自己的發展道路,才能更好地擺脫貧困,不能寄希望一下子抱一個“金娃娃”,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踏實奮進,用高昂的姿態走向發展的道路。

書中所倡導的滴水穿石、弱鳥先飛等理念,歷經歲月洗禮而閃爍著真理的光芒,值得我們長期堅守,整本書都閃著哲學理性的光輝,使得擺脫貧困有了哲學理論的指導,並且還能通過實踐證明同志理論的真實性,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研讀《擺脫貧困》一書,可以看出倡導和堅持用辯證法辦事的傳統由來已久,值得我們好好深思並加以理論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