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讀後感800字左右3篇

《做最好的自己》讀後感800字左右1

寒假,我讀了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書名叫做《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一書是李開復博士結合自己人生的經歷和事業成功的經驗,寫給中國的青少年, 為中國的青少年指明了成功的方向。書中寫到:真誠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這句話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如果得到他人的信任,就必須讓他人看到,自己是一個非常真誠和坦白的人。一個人如果願意把自己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東西坦白地暴露給對方,就能很容易地走進對方的心靈深處。書中告訴我們,表現真誠的最好方法就是做一個真誠的人,沒有什麼可以掩飾真心和誠意。一個虛偽的人假裝真誠,很容易就會被看穿,因為沒有誠意的人不可能做到言行如一。

這本書分成功、價值觀、積極主動、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氣、胸懷、追尋理想、發現興趣、有效執行、努力學習、人際交流、合作溝通、最後是完整於均衡15章節,很完整的講述了該如何做才能獲得成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斷引導我們追尋自己的理想。就比如在學習音樂方面,我該如何去均衡的利用時間,給自己一個計畫,一天練多少時間的琴,抽出一節或兩節自修課的時間,預習或複習功課。當然,在空餘之際,還可以聽聽對自己有益的音樂。既可以放鬆心情,更可以在音樂中獲得很多知識。

《做最好的自己》這本書極好之處便在於,它幫你更好的理清了這個目標,這個過程,好書的魅力便在此,醫治你心靈的創傷,解答你心頭的疑問,給你的頭腦不斷的補充養分,每一個字每句話在我迷茫痛苦猶豫不前時,有力的拉了我一把,我就像乾涸的禾苗都重新獲得了生機其次是自我定位,自我認識非常重要,應該說是人生最重要的第一步,如果你連自己都無法認清,還怎么去認識別人,認識世界,創造世界呢?

首先做最好的自己,潔淨自己的心靈,做對人類,對社會,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你會收穫最快樂最幸福的最真實的自己。如果你不具備這種品質和素養,而又沒有意識去努力改進和養成,你就不可能成功

我終於明白。 做最好的自己,這么傻的書名,卻成為我讀完全書時真正的信念! 做一個真實的自己,一個成功的自己,一個最好的的自己。我感謝這本書,讓我明白了那么多。這個寒假也總算是沒有慌度。

做最好的自己,讓我們做一個真正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讀後感800字左右2

《做最好的自己》一書是李開復博士結合自己人生的經歷和事業成功的經驗,寫給中國的青少年,是幫助他們實現成功的方向指引。書中運用很多的例子闡述了“成功同心圓”的理念,為中國的青少年指明了成功的方向。真正的成功人士並不是僅僅靠知識、創意等外在素質贏得成功,他們成功的經驗在於,他們具備了某些最根本的、最有價值的素質或品格,他們獲得成功的內因幾乎都可以用“成功同心圓”來解釋。

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先要學會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價值觀是指導所有態度和行為的根本因素。《大學》中說:“古之欲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與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這段話點明了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於為人處事乃至建功立業的重要性,如果一個人的價值觀不正確,無論他怎樣努力,都會像南轅北轍的趕車人那樣離成功越來越遠;如果一個人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他就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端正自己的人生態度;如果一個人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就意味著他可以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做出正確的抉擇;如果一個人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就意味著他是一個有道德、講誠信、負責任的人,是一個值得信賴、值得託付的人。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有正確的人生態度。態度是行動的前提,態度受價值觀的指導,態度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態度是一個人所具有的核心價值觀在現實社會和他人心目中的映射結果---如果一個人沒有正確的核心價值觀,他就不可能體現出這些正確的態度或品質來。現在社會需要積極向上、勇於參與、勇於挑戰的人,只要擁有積極的態度,樂觀面對人生;遠離被動的習慣,從小事做起;對自己負責,把握自己的命運;積極嘗試,邂逅機遇;充分準備,把握機遇;積極爭取,創造機遇;積極地推銷自己;要敢於面對失敗和挫折;擁有“海納百川”的境界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融會中西,協調均衡,成功就不會太遠。作文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有追尋理想、發現興趣、有效執行、努力學習、人際交流和合作溝通等行為。行為是態度在具體行動中的反映;行為是一個人與社會、他人乃至自己接觸和溝通的必然結果;行為是社會衡量每個人的價值的外在指標;行為是態度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具體表現。我們在追尋成功的時候,要以勇氣指導自己追尋理想、以自信培養興趣、以自省指導有效執行、以積極的態度努力學習、以同理心指導人際交流、以寬廣的胸懷促進團隊合作與相互溝通。我們要善於接受不同的思想和意見,善於吸取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缺陷,善於從各種不同的思潮中汲取力量。我們要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來接受不可以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真正體現自我的價值。

梁啓超曾說:“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青少年是我們國家的未來,青少年是我們國家的希望。我們偉大的祖國是最了不起的國家之一,他即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和最大的人才中心,這裡有無數的機遇等著我們年輕人去把握,只要我們用智慧主動去選擇,成功隨時都有可能降臨到我們的身邊。

想到我自己,在辦公室工作,但辦公室工作上承下聯,地位非常重要。要想把辦公室工作乾好,就是要做最好的自己,就要把責任和執行完美的結合,並且應把這點作為工作最終的目標。因為做最好的自己意味著一種全方面的奮鬥,一種無怨無悔的選擇。雖然我在今後的工作中不一定會做到完美,但這段經歷將記錄我人生最重要的歷程。我們工作的最終目的就是把工作做好,在相應的時間裡,實現最大的效益。我們的選擇、我們的態度,我們的超越、我們的熱情都建立在立即工作和立即行動上,只有行動才會讓這一切變成現實。我們應該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態度,積極主動、充滿自信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有效的執行領導給予的各項任務,學會與同事之間、合作溝通,保持終身的努力學習,為了糧食事業的發展,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讀後感800字左右3

《做最好的自己》,多么個性化的書名,一下就吸引了我。再看它的作者,居然是微軟公司的全球副總裁、比爾•蓋茨七個高層智囊之一的李開復博士,我毫不猶豫的把它收入了我的書櫃。作者李開復博士是旅美30多年的IT精英,本著對故土炊煙的眷戀和愛心引發了它對青年學子傳授知識、經驗和指點迷津的激情,寫就了這書《做最好的自己》。

1998年8月,受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茨的委派,李開復博士來到北京,組建微軟中國研究院並出任院長。在與莘莘學子的交往過程中,李開復博士看到了青年學生身上的朝氣和活力,也看到了不安和困惑,因為中國學生面對著高期望的父母、習慣於應試教育的學校和老師以及浮躁的社會心態。“他們雖然有幸出生在能夠自由選擇的時代,但是時代並沒有傳授他們選擇的智慧”。於是,李開復博士開設了“開復學生網”,暢談人生。“做最好的自己”是李開復對迷茫中的中國學生開出的“美國式”思考藥方。李開復說:“我出生於中國家庭,受教於崇尚自由的美國學校,作為一個充分體驗過中西方文化特點的炎黃子孫、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特點的典型代表,我願意、也自信有能力為那些渴望成功的中國青年提供幫助,幫助他們遠離困惑,走向卓越”。事實上這是一本暢談人生價值觀的勵志之書,它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成功事業,捧心置腹傳述經驗、觀察、告誡和期盼。

這使我想起了哈佛校長與南開校長在《對話》節目中的一段精彩對話,哈佛校長:中國學生的成績是要比美國學生好,但是,中國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均在美國學生之下,我們有那么多美國學生獲諾貝爾獎。南開校長:中國學生還是很聽話的,讀書也很刻苦,確實獨立思考能力差了點。在傳統的教育體系中追求的是“大我”而非“小我”,個體的需求往往被忽略。老師要求學生“聽話”,考試永遠只有一個標準答案,學生稍有逆反便會標上“問題學生”,等等,這種模式教育出來的人有多少思想?多少創造力?又能作出多少成就和貢獻?李開復希望當代青年要做一個能夠從思考中認識自我、從學習中尋求真理、從獨立中體驗自主、從追求中獲得力量的人。在書中,李開復提出了“成功同心圓”理論,它以誠信價值觀為中心,包含積極、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氣、胸懷等六種人生態度。積極即找回自我,把握自己;同理心即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修正自己;自信即鼓勵自己,放飛自我;自省即自我反省,改變自己;勇氣即不畏失敗,挑戰困難;胸懷即務實、寬恕、自律、尊重和修養。每一個人都在社會群體中生活和工作,隨社會進步而生存、成長和貢獻,我們要做一個“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人。惟有找到自信和快樂,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中華民族才能夠擁有更加輝煌的未來。

做一個最好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