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遊記讀後感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一)

為了充實自己的假期生活,在閒暇之餘我還讀了幾本經典著作,我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在簡介中看到這是一部充滿童話色彩的諷刺小說,於是我產生了閱讀的興趣。拿起《格列佛遊記》,仔細閱讀著其中有趣、驚險的故事,真的可以把人帶入斯威夫特的遊歷的世界……

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像與誇張,描述了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度週遊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我特別喜歡看遊記方面的小說,每次讀這樣的書就似乎投身進入了作者的遊記故事中跟他一起去探險,遊歷,我喜歡這樣的感覺。從前只是喜歡隨著主人公在故事中暢遊,但現在我漸漸的學會在故事中尋找些什麼。

格列佛先後遊了四個國家——利立浦特、布羅卜丁奈格、勒皮他和慧銦國,其原因都是海上災難,而後又經過當地人民的相助脫困。相同的他,在小人國里,成了龐然大物,在小人們看來似乎有神力,刀槍不入,一連吞幾十頭黃牛仍填不飽肚子;在巨人國里,他卻成了巨人們的玩偶,在他們之間是那么的渺小,脆弱,似乎輕而易舉就可以被玩弄於手掌間,並與蒼蠅和蜂子展開鬥爭。後來,他來到神秘的飛島國,這裡的人利用鳥的下部的天然磁鐵和海底下的磁鐵的力量,隨心所欲地移動,這同時也是一個可隨時傳喚鬼魂對話、專門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離奇國家。讀著讀著,我仿佛隨著格列佛一起走進了那個奇幻的世界。

當然“書”不僅僅帶給人們更多的想像空間,更深層次的是留給讀者們一系列自我思考的問題。在讀了書之後我們總會想一想在書中得到了什麼:是一種信息、一種情感、一種思考……《格》一書中諷刺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特點:“殘暴、貪婪、自私、瘋狂、無信譽、見利忘義。”等等都是當時社會的風氣,讓人透不過氣來。他大談人的天性,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還有的就是心甘情願被金錢所奴役。

在我看來格列佛落入個不同的國家正是他所想要道出的中境地,人總是被迫到某一個境地之中,其中的無奈和心酸也只有自己才能明白,很多時候人只是渺小的個體,大多是身不由己。或許在不同的境地中人也會開始有變化,有些變得狡猾、趨炎附勢;有些則變得坦然、堅強。

格列佛在慧因國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是他覺得幸福和圓滿的,在完全融入這個社會後,與暗喻人類的耶胡交往時形成強烈的反差,因為他們總是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誠實,使他感到失落,對人類產生了極度的厭惡。

故事中的慧因國也是我們所追求和嚮往的理想社會,在這裡你不需要對人有所猜忌,不用處處用一種防範的心來迎接周遭的人和事。這讓我想到了“天下無賊”,一種人們的嚮往的社會。但這樣的社會真的有嗎?而今社會,在我們現實的世界中,有著太多令我們不安的因素,讓我們有太多的避諱,久而久之我們就產生了許多避而遠之的想法。

現在的新聞大多報憂不報喜,一打開電視,看到的聽到的都是些什麼事啊:昨天有多少女子失蹤,被拐賣到外地。黑心老闆如何虐待童工;今天有人被騙去財物弄得想不開要跳樓;近幾日假鈔泛濫讓人們心慌慌。

有時候靜下心來想想,現在到底是怎么了?越來越多的“謊言”讓我們對人有了戒心,別人遇到困難時,當即將要伸出援助之手時,我遲疑了:這個人是真的有困難,還是假裝的?我幫了他之後他會怎么樣?許多問題一下子從腦海里跳出來;當有人給我幫助時,我遲疑了:這個人會不會有什麼企圖,為什麼他要幫我?我越來越討厭自己的這些多疑,但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就是這樣的“防範”教育,這些多疑早已進入我們的腦髓了。似乎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不多疑一下就是我們自己缺條筋少塊骨。

說實話在看《格列佛遊記》的時候,不可置疑的是作者的文字與故事場景讓我們產生了共鳴,我們不得不好好審視自己,在我們的身上有沒有這些頑疾劣根的影子。我們的社會雖然不像書中的英國社會那樣敗落,但也讓人有了“疑心病”。這是一種社會病,也是一種必然病。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二)

它是一把鑰匙,帶領我開啟了書中的全新世界;它是一葉扁舟,帶我泛舟於奇思妙海。“辛辣的諷刺幽默與離奇的想像誇張並存”,這就是十八世紀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經典著作——《格列佛遊記》。

小說講述了酷愛航海的格列佛,他以外科醫生隨船出海的四次奇遇。在遭遇強風暴、海盜等諸多困難中,他幸運地生存了下來,並因此到達了小人國、巨人國、飛島國、慧駰國,開啟了四次奇遇。在小人國中,國王黨派之爭以鞋跟高低劃分陣營,相鄰的國家都想戰勝並奴役對方。國王通過比賽跳繩的方法來選拔官員。巨人國中,民風淳樸,人們熱愛和平,彼此友好相處。而飛島國的人民總是惶恐不安,作者也藉此諷刺了社會中的一些顛倒黑白的學者。在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中,最讓我入迷的莫過於格列佛在慧駰國的奇妙遊歷,這是他最後一次航行到達的地方,他在這裡度過了一段美好時光。在這個國家裡,“人們”外形像馬,卻有著高度智慧、自制力和禮節,它們誠實、友愛、仁慈。它們像人類一樣精通詩歌、天文,有著自己的語言。更讓我吃驚的是,它們訓練它們的孩子在困境中磨練自己的毅力。不同於作者的寫作背景,慧駰國沒有不誠信,沒有撒謊,這是一個真實、透明的地方。慧駰國的“人們”唯一表達罪惡的詞語就是“野胡”。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了我們的社會,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食品安全接踵而至,多少不良商家背棄了良心,為了利益做出一些違背道德的事情。要是我們也能生活在慧駰國這樣的環境下,人與人之間誠信相處,該有多么美好呀!書中對慧駰國的描述,還讓我聯想到了中國古代的桃花源。兩種不同文化背景下描繪出的美好的地方,跨越了文化差異,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伴隨著格列佛一次次踏上航海的征程,我一次次泛舟於奇思妙海。斯威夫特的這本小說,構思巧妙,生動形象,整篇小說充滿了大膽的想像,大大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讓人留連其中。在四個截然不同的充滿幻想的國家中,我領略到了作者的諷刺映射,也享受了讀書的樂趣。拿起這本書,仿佛是天馬行空一般,又仿佛被磁力吸引了一般,不禁享受其中,感受這份來自十八世紀作品的語言魅力。

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精彩小說,正如他人的評價,“以誇張渲染時代生氣,極其荒唐痛斥時代的弊端,在厭恨和悲歡背後,這是一種苦澀憂世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