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簡愛有感3000字3篇

讀簡愛有感3000字1

《簡愛》是十九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作品之一,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博朗特的光輝之作,全書以簡愛的成長經歷為主線,她從小飽受磨難,很小的時候起她就失去了父母,她的童年是在屈辱和折難中度過的,自小寄人籬下,仰人鼻息中過活,她幼小的心靈屢受常人難以想像的摧殘,但她骨子裡的韌性使她百折不撓,堅強不屈,不向任何惡勢力低頭,因此也使她遭受更殘酷的打擊和更兇狠的折磨,命運的不幸和與身俱來的性格讓她面臨一次又一次的狂風暴雨般的襲擊,她象一朵嬌嫩的**開在荒涼的石縫中,在風雨的侵襲下,顫顫粟粟,風雨過後,單薄的身子又驕傲挺立,抬起高昂的頭來,從不屈從命運的擺布,她的內心始終燃燒著生命的激情火焰,生生不息,顛撲不滅,風吹不倒,雨打不斷。她平凡的外面下,隱藏著一顆堅強勇敢充滿智慧和仁慈的心,從而煥發人性的光芒和蓬勃的生機,她忍辱負重,矢志不渝地追求自由平等和光明,作為一個外表平凡而思想獨立堅強的女姓,她的身上卻有著凜然的正義感和傲然的氣節,在唯利是圖的資本主義社會裡,她猶如一株出污泥而不染的清蓮,品質高雅,白璧無瑕,熠熠生輝,她所擁有的思想正是那個時代的精神體現。因而具有相當的人格魅力,作者通過對這一人物的精心刻畫和成功的塑造,從而使作品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深厚的藝術感染力。

據說這篇小說的誕生,在世界文壇上產生了巨大的反響,當時有一百多位著名學者作家聯名推薦,帶來極大的轟動效應,如春雷乍響,如星光閃耀,在文學的天空里括起一陣春風,宣起了一股熱流,讓眾多的讀者愛不釋手,如痴如醉,尤其是女性讀者更是如獲至寶,如遇知音,可見她產生的精神力量有多大,她引領時代的潮流,振奮人心,她所宣揚的女性爭取社會地位的平等和婚姻生活的平等以及對崇高純潔愛情的追求,對生活的態度,即便是現在也是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簡愛每一次成長,都飽償生活的艱辛,她的人生的每一步充滿了辛酸的血淚史,她就象一隻籠中的小鳥努力地想張開翅膀,試圖尋找快樂和自由的天空,卻一次又一次地被碰得頭破血流,差點折斷了翅膀,在險象環生的人生路上,她舉步維艱,她不僅要與險惡的環境作鬥爭而且要忍受各種人為的災難,從精神的歧視到肉體的折磨,從苦難的童年到坎坷的求學生涯,從戴著良母面具的里德太太到道貌岸然的伍德學校的校董,她可憐的自尊被殘忍地層層剝離,值得欣慰的是,在黑暗中她看見了些許光明,正是因為這光明她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氣,從而也喚醒了她內心最柔軟的情懷,海倫和坦普爾小姐的出現使她感受到明媚的春光,她淒涼的心得到了溫暖和慰藉,她們象黑暗中的航燈,照亮她人生前進的方向,坦普爾象是一株潔白高雅的白玉蘭,而海倫就象是一枝開在荒涼之地的寒梅,她的命運比簡愛還悲慘,她所受到的無端的折磨令人心酸,她脆弱的生命承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重荷,而她卻能笑對人生,在她的臉上看不到任何憂怨和仇恨,她似乎不屬於這個世界,她是來自上界的天使,她是善良和愛的化身,象耶穌一樣為了拯救這個世界,承受人類所有的苦難,她的慈善高尚博愛即使是魔鬼也會被她感化,鐵石心腸也會為她流淚,儘管她的生命是如此短暫,在花季之年,飽受磨難後象落葉一樣凋零,在春天來臨的時候,她寂寞地死去,她至死都不曾抱怨命運的不公,好象她所受到的一切痛苦和不幸都是理所當然的,好象她的存在只是忍受無休止的折磨,但她短暫的生命是多么璀璨,象流星一樣划過天際,她的聰明慈祥博愛的秉性永遠光照千古,她象一種無形的力量鼓舞著簡愛在人生的路上不斷地跋涉和自我完善,可以說她的靈魂一刻也不曾離開過簡愛。

簡愛和羅切斯特的愛情故事無疑是本書的亮點,給作品畫上了濃妝重彩的一筆,她們愛情雖不驚心動魄,盪氣迴腸,卻也是坎坷不平,曲折離奇,引人入勝。她們從相遇相識到相愛相戀,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愛情故事,一切都顯得那樣的不合時宜,但是有誰又能料到愛情什麼時候來臨呢?愛情就象一陣風,她的來到沒有任何預兆,也許在不經意的偶然中,她就悄悄地來到了你的身邊,瞬間眼神交匯碰出愛的火花讓彼此著迷,從此心中多了一份牽掛,生活又多了一些新的內容,這就叫做一見鍾情吧。簡愛和羅切斯特的愛情不屬於這一類,只是從一開始的見面就有一種親切感,到後來的熟識和靠近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漫漫地浸入彼此的心靈,這種愛情更加悠久綿長,如陳年的美酒,越久越香,越來越讓人沉醉。愛情力量大得讓人吃驚,可以掙脫一切世俗的樊籬,簡愛和羅切斯特的愛情就是這樣的,作為第三者的簡愛,她本能地拒絕這分不合時宜愛情,她的清純善良不允許她破壞別人的家庭,毀壞別人的幸福獲得自私的愛,雖然她也想擁有這份來之不易的愛情,但她不得不在矛盾中忍受心靈的煎熬,由於羅切斯特的契而不捨的追求讓她感動,他妻子的粗俗野蠻的行為讓簡愛看清了他們原本就沒有愛的生活,他們感情的支離破碎和無可救藥與自已無關,這也是她和羅切斯特愛情能夠延續下去的理由。

可以說簡愛對羅切斯特的愛情是純潔的,高尚的和無私的,沒有任何功利性,也是平等的,儘管他們的地位懸殊,作為羅切斯特的家庭教師,簡愛從不認為他們之間有什麼高低之分,從不認為自已低人一等,他們之間的交往基於理解和互助友愛,即使面對那些達官貴人,公子小姐,簡愛也沒有一點自卑的心理和媚態,相反內心鄙視那些人中的愚蠢無知和虛榮。如果簡愛把愛情作為進身上流社會的階梯,作為獲取金錢地位和享樂的手段,那么在羅切斯特的努力的追求下,她會輕而易舉的達到自已的目的,即使僅僅是為了愛情她也有理由選擇自已的幸福,那么為什麼她遲遲不答應羅切斯特的求愛呢?因為她不想玷污自已純潔的愛,不想讓自已的愛情蒙受功利的色彩,不勞而獲不是她的個性,坐享其成更不是她愛的目的,她要憑著自已的努力獲得幸福,同時也為了實現人生的價值和獲得人格的尊嚴,用行動證明自已是生活的強者,不僅有獨立的思想和獨立的人格,而且還有理想和抱負,她不想成為任何人的附庸,實際上她一直就是生活的強者,她人生的每一步,都留下了她堅實的腳印,她不屈服於命運的擺布,她不向任何強權低頭,她不會為了利益而出賣自已的靈魂和尊嚴,因為這些閃光的東西才更具有吸引羅切斯特的魅力,從而也使她在與羅切斯特對等的條件下的愛情一絲不染,純潔高尚。

如果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她們之間也許是一場沒有結局的愛戀,當簡愛獲得了一筆遺產,由貧窮變為富有的時候,羅切斯特卻因一場大火不僅耗損家產而且在救他妻子的時候留下殘疾,瞎了眼睛。原先猶豫不決的簡愛出人意料地牽起他的手要陪他一起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這一刻是多么感天動地,震撼人心,羅切斯特也一定會感激涕零了。故事到此結束,在高潮中落幕。

這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吧,用這種方式給她們的愛情打上並不完美卻也令人欣慰的句號,也足夠別出心裁,既滿足了讀者渴望有情人終成眷屬的願望,也讓主題得到了升華,雖然有點不自然,有些勉強,但也看出作者所刻意菅造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超凡的思想情趣,從而也體現她悲天憫人的情懷,總之這是一部影響深遠的驚世之作。

讀簡愛有感3000字2

《簡愛》是英國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傳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國文學史中第一個對愛情、生活、社會以及宗教都採取了獨立自主的積極進取態度和敢於鬥爭、敢於爭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大凡喜愛外國文學作品的女性,都喜歡讀夏洛蒂的《簡愛》。如果我們認為夏洛蒂僅僅只為寫這段纏綿的愛情而寫《簡愛》。我想,錯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動變化著的英國19世紀中葉,那時思想有著一個嶄新的開始。而在《簡愛》里滲透最多的也就是這種思想——女性的獨立意識。讓我們試想一下,如果簡愛的獨立,早已被扼殺在寄人籬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沒有那份獨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羅切斯特生活在一起,開始有金錢,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沒有那份純潔,我們現在手中的《簡愛》也不再是令人感動的流淚的經典。所以,我開始去想,為什麼《簡愛》讓我們感動,愛不釋手——就是她獨立的性格,令人心動的人格魅力。

然而,我們不禁要問,僅這一步就能獨立嗎?我認為,不會的。畢竟女性的獨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種徹底的勇氣,就像簡愛當年毅然離開羅切斯特一樣,需要“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土一去兮不復返”的豪邁和膽量。我想,這應該才是最關鍵的一步,也應該是走向獨立的決定性的一步。而夏洛蒂筆下的簡愛卻把她倔強的性格,獨立的個性留給我們一個感動。所以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

簡愛已作為獨立女性的經典,我希望陽光下,鮮花里有更多的簡愛走出來,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是美貌,還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靈和充實的心胸,都能以獨立的人格和堅強的個性生活。

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出它塑造了一個體現新興階級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刻畫了工業革命時期的時代精神對簡愛,我有的是欣賞和讚美。她追求獨立的人格,追求男女之間精神的平等。雖經歷不幸卻熱愛生活,並把愛帶給每個需要她的人。為了自己的愛的信念,平等的真實純粹的愛,甚至毅然放棄渴望以久的唾手可得的愛情,並最終也自己的愛人實現了精神上的平等,簡愛的一生,雖談不上轟轟烈烈,但卻是平凡而不平庸。在我心中,簡愛就像一個充滿智慧、充滿愛心並努力使自己生命得到最大張揚的精靈。她的生命,有如彗星的閃亮和美麗。

然而,最打動我心的卻是海輪,一個同樣充滿智慧和愛心的小姑娘。

海倫——我心目中超凡美麗的天使。她超凡,是因為她完全放棄現世,達到了浩淼高遠的精神境界,有著難以比擬的忍耐精神。她美麗,毋庸置疑,有哪個人心目中的天使不美麗呢?

海倫的超凡是常人無法企及的,也是常人無法理解的。包括簡愛。

海倫在人世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卻發出了流星般耀眼的光芒。海輪的一生,有如落日一般輝煌與悲壯,這是一種崇高的美,豁達的美,氣勢磅礴的美,可歌可泣的美。

還記得那次夢中醒來,努力蒐集所有有關海倫的語言和描述。不知為什麼,對她的死就是有一種不甘。令我感到欣慰的是發現了一段被自己忽略了的細節,書中是這樣描述的“在海倫的墓碑上有這么一個拉丁文,Resurgam意思是我將再生”。

一股鬱結也心胸的感傷終於釋懷了。我欣然,釋然。“Resurgam”不正象徵了海倫的崇高精神永存不滅嗎?

我想,這也是對海倫的死的最好的詮釋。

人,不因為美麗而可愛,卻因為可愛而美麗喜歡《簡·愛》,最主要是喜歡書中對愛情描寫。沒有任何露骨、低俗、的刻畫,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種動人心弦、至高無上的愛。

她一直以為自己姿色平平,地位低下,貧窮,微不足道,只配過一種平淡,清苦的生活,象野花野草那樣無人欣賞,無人攀摘,自生自滅。可沒想到她和主人之間燃起了烈焰般的愛情。一開始她把愛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在喝茶、吃午餐和傍晚的散步,她儘可能地若無其事,平靜處之,但在獨自一人的時候,她打開記憶的閘門,他們相處的一幕幕清楚的再現,陶醉在深深的幸福之中。她多次試探羅切斯特先生和英格拉姆小姐的婚事,羅切斯特先生也佯裝與英格拉姆小姐親密。他們相互之間試探,相互審視著對方,其實他們早已在心靈上合為一體了。羅切斯特先生對簡刻骨銘心愛的表露:“我有時候對你有一種奇怪的感覺——特別是象現在這樣,你靠近我的時候,我左邊肋骨下的哪一個地方,似乎有一根弦和你那小身體同樣地方的一根類似的弦打成了結,打得緊緊的,解都解不開。要是那波濤洶湧的海峽和兩百英里左右的陸地把我們遠遠的隔開,那時候,我內心就會流血”“對於只是以容貌來取悅於我的女人,在我發現她們既沒有靈魂又沒有良心——在她們讓我看到平庸、淺薄,也許還有低能、粗俗和暴燥的時候,我完全是個惡魔;可對於明亮的眼睛,雄辯的舌頭,火做的靈魂和既柔和又穩定,既馴服又堅定的能屈而不能斷的性格,我卻是永遠是溫柔和忠實的”這話既打動了簡,也打動了讀者。

本該一帆風順走下去結婚生子,但卻因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而擱淺。羅切斯特先生髮瘋的前妻的出現,簡走了,為了她的自尊,也為了對愛情的忠貞。後來發瘋的妻子燒毀了所有一切,跳樓身亡;羅切斯特先生為救瘋女人被倒塌的房樑砸瞎了雙眼。孤寂地隱居在森林間的小木屋……這時簡又來到了他的身邊,在仿佛經歷了幾個世紀之後的相見,沒有了語言,沒有了火一樣的激情,他們緊緊相擁,平靜走向小木屋……

這是一個老套的愛情故事。過了許多年,可在我看來,仍常讀常新。也正是被故事所深深打動,使我在對待生活,對待環境,待人處事和對待感情方面引為自鑒。在這個什麼都和金錢相關聯,人情比紙薄,人稱之沒有愛情的年代裡。《簡。愛》的故事的確讓人感到一絲溫馥和慰籍,讓人明白愛的真諦。也特別適合從小生活在物資充裕,被愛包圍的獨生子女們來讀,來領略簡那自尊、自強、自立、平和寬容和充滿憐憫愛心的精神世界。

愛情、親情和憐愛之心是人類最豐厚也是最重要的精神財富。缺了它,等於白活一世。學會愛人,感恩很重要。

以小說《簡?愛》的著名與經典,寫過讀後感的讀者一定數不勝數,再此多上一位,叨叨對《簡?愛》一書結局的感慨。

世界上最淒麗完美的愛情是男人想像出來的,是沙士比亞筆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純粹的愛情也許就如空氣中的氧氣一樣,它其實無處不在,只是你看不見又摸不著,縱使感覺到了它的存在又不可避免地要去質疑、考驗、求證。很遺憾的是,愛情不像空氣中的氧氣那么容易求證它的真實存在性。

那么,要確證世上完美純粹的愛情真的存在要怎么辦呢?這件事科學家奈何不了便交由作家操縱。

也許,男人女人的思維差別決定了男作家與女作家在處理愛情的方式方法上巨大的不同。男人的筆頭通常在順境中比較清逸灑脫,他們一旦陷入了愛情便容易忘乎所以,全然無視於世俗的現實。一旦愛情觸礁,為了維護心中那份完美的愛情,男作家此時的筆頭變得絕決而極端了,他們會讓愛情的擁有者以獻出生命為代價,來成全愛情的純粹完美的存在。

女作家則不同。女人在困境中不如男人那般果斷,順境中也不如男人天真。女人是細緻的微言的敏感的,她們對任何事物都有著神經衰弱般的預見性與想像力。女人在沉迷於對純粹愛情的熾烈追逐中仍然不會忘記世界的存在,熱戀中的女人眼中,消失的不是世界上的物與質,而是這個世界上除了她所愛上的那個男人以外的所有男人。女人不會忘了世界的存在,又不忍失去心中至愛時,女作家筆下的愛情就變得複雜深邃沉重,不那么縱情於浪漫了。完美的愛情去哪裡找?又不甘於承認說世上根本不存在這玩意兒。所以夏洛蒂?勃朗特在《簡?愛》的結局裡放了一把火。在其他的許多女作家的作品中,結局如果是得到了純粹愛情的,那么作者即使不是成為縱火犯也不得不製造了其它的悲劇諸如地震與破產之類。

作家最終決定為簡放一把火,把羅切斯特給燒窮了,燒醜了,燒平等了。而此時的簡反而從一位貧民變成了繼承財產的財主小姐。昔日地位的尊卑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然而簡對羅切斯特的愛情是真正純粹的愛情,她愛上羅切斯特不是因為他有名利而是因為他的人,縱使他變窮變醜了,她仍然愛他並要嫁給他。

《簡?愛》這本小說是以簡的性格為脈絡的,這樣的結局是為簡的性格取向服務的。但是對於羅切斯特呢?簡從前有的自尊與自卑難道羅切斯特先生就一點也沒有嗎?難道他就那么容易做到與簡在一片縱過火的廢墟上重新開始新的幸福生活嗎?

作家是忽略了羅切斯特先生的真實性或掙扎性的。這其實也很好理解,無非是為了成全一段純粹的愛情的延續。如果讓每一個古怪個性都不停地輪番作怪的話,生命哪裡會留下愛情,只剩下爭吵而已。

使傑出如夏洛蒂?勃朗特的女作家也仍然是個女人。但凡是個女人,寫起小說來,總難逃給小說一個不管是否可以成立的其樂融融的蛇足結尾的弱處。

讀者喜歡這樣的結局,因為生活需要光明的存在。

讀簡愛有感3000字3

這本書以簡?愛的幾句話開篇,引出簡?愛這位奇特女子,並通過這位女子平凡的、奮鬥的一生中的一些事跡來體現這位女子敢於抗爭,追求正義、平等,心地善良,自尊自重,追求獨立人格等獨特的人格魅力,並從中穿插了筆者的所感所悟。

“難道就因為我貧窮、地位低下、相貌平平而且身材矮小就沒有靈魂,沒有一顆心嗎?你想錯了!我的心靈和你的一樣豐富,我的心也和你的一樣充實。”相信看過《簡?愛》這本英國文學史上經典著作之一的人對這幾句話並不陌生。那是書中男主人公羅切斯告訴簡?愛,說他要和英格拉姆小姐結婚並要求深愛著他的簡?愛繼續留下來當家庭教師時,簡?愛拒絕的答語中的幾句話。這是簡?愛的平等宣言,也體現了作為一名女性的尊嚴。

的確,一個人雖不能決定自己的出生,樣貌等外在的東西,但是每個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應憑一個人的地位高低、財富多少,相貌美醜等來決定一個人的貴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選擇什麼樣的人生由自己決定。簡?愛就是憑著這樣的信念,不因自己貧苦的出生,普通的外貌而抱怨不已,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鬥,獲得了她渴望的平等與真誠的愛情,過上了她想要的平靜與安定的生活。就是這樣一名女子,她稱不上漂亮,還在人群中一抓就是一大把的那種,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卻以她那獨具特色的人格魅力與自強不息的人生感動了無數的讀者,也征服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在她平凡而又歷盡坎坷的一生中,她敢於抗爭,追求正義、平等,心地善良,自尊自重,追求獨立人格。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一顆美麗的心靈,也意識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女性美:不依附任何人生存,靠自己的努力與能力也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天空。美貌只是一時的,套用一顆美麗的心去征服他人。

“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沉默中死亡”,面對惡勢力與不公平,我們是勇於反抗,還是忍氣吞聲。令人讚賞的是寄人籬下的受盡委屈和不公待遇的瘦小的簡?愛選擇了前者。面對長得又高又大的表兄約翰?里德的暴打虐待,曾習慣服從他的簡?愛終於忍無可忍,勇敢地站起來進行自我保護,與他抗爭,罵他是“殘酷的壞小子”“像個殺人犯,向虐待奴隸的工頭,像那些羅馬暴君”,還打得他大聲嚎叫。然而原本是受害一方的簡?愛卻因此而被關進了恐怖的紅屋子,在那裡,簡?愛在恐懼的同時,想到了舅媽里德太太的憎惡,她兒子約翰的虐待蠻橫,她兩個女兒的傲慢冷漠,傭人們的偏心,意識到了自己在蓋茨黑德府是處於多么低微的地位,對於現實的清醒和痛苦的認識使她發出了“不公平啊——不公平!”的吶喊,並第一次認識到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爭取自己的地位和權利。

是她骨子裡那股強烈的反抗意識,使得她在進入洛伍慈善學校後化身為追求正義的使者。當好友海倫?彭斯正受到心存偏見的老師斯凱切德的責難和體罰時,她為海倫打抱不平,滿腔的怒火熊熊燃燒著。當海倫被罰戴著一塊寫著“邋遢”的紙牌時,簡愛等老師一走,就“奔向海倫,一把將紙板撕下,一下子扔到了火里”。她用行動來表達了自己對惡勢力的不滿,是何等敢作敢為的一個女子啊。她追求平等、正義,勇於抗爭,一如她對海倫所說的那樣的“別人善待你,你也要善待別人”“如果我們無緣無故被打,我們應該狠狠地反擊”。

雖然簡?愛多受磨難,但生活的艱辛並沒有磨平她善良的本性。小時候受盡舅媽里德太太的折磨,簡?愛曾說世界上最恨的人是她舅媽,還發誓一輩子都不會叫她舅媽,長大了也永遠不會去看她舅媽。可當她知道里的太太病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時,她曾經對里的太太的滿腔怨恨和反感都煙飛雲散了,對她的同情和憐憫之心占據了上風,去探望並原諒了她曾經對自己所做的一切。而里德舅媽在簡愛好言安慰她時仍是惡言相對,簡?愛雖痛心也還是擔心著她的身體。

沒有一顆善良的心的人是不會對他人懷有仁慈之心的。簡?愛嫉惡如仇,勇於反抗,卻也自然率真。她毫不掩飾自己對里德太太的厭惡,說她是個“狠心的壞女人”。即使如此,她在得知里德太太病危時並沒有落井下石,而是以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自己曾無比憎恨的人。說到這,不得不提到書中另外一個人,那就是簡?愛的好友海倫?彭斯——一個和簡?愛同樣善良的女子。海倫無論受到任何責難和體罰,都會淡然處之。簡?愛則認為被罰很羞恥的一件事。海倫卻對簡?愛說:“命中注定該你忍受的事,你要說忍受不了,那就是軟弱和愚蠢的。”簡?愛當時不理解這種叫人忍耐的訓誨,但還是感覺到海倫看待事物的眼光是她所沒有的。當時看到這些話,我也很不理解是什麼能讓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就有著如此的忍耐精神和容納百川的氣度。但我覺得海倫博大的胸襟應對簡?愛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否則那次簡?愛遭到布洛克赫斯先生的誹謗和體罰時,就不會因海倫望向她時眼裡閃出的一道奇異的光芒而制住了正待發作的歇斯底里。而在很久以後,簡?愛對待里德太太的態度和舉動不也印證了海倫對她說過的《聖經》中的以德報怨嗎?

童話故事中善良的女子不管經歷多少磨難,總會得到王子的青睞,最終會和王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相信每個讀者都會希望心地善良的簡?愛最後也會得到屬於她的幸福。但幸福不是垂手可得的,只有靠自己的努力追求和爭取才會得到幸福。簡?愛沒有花容美貌,沒有家財萬貫,也沒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但這並不妨礙她獲得美好的愛情。因為愛情不是靠美貌、財富、地位堆徹起來的。愛情要的是兩情相悅,心與心的相通。愛情里沒有誰處於主導地位,雙方都是平等的。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簡?愛最終找到了她的MrRgh。儘管她的愛情道路一波三折,但她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冷靜理智、自尊自重、不卑不亢、獨立自主的態度和行為還是引起了我們對女子在愛情中該如何定位的思考。

在和桑菲爾德府的主人羅徹斯特先生相處的過程中,對於他的傲慢,粗魯的態度,簡?愛始終沒有膽怯退縮,而是不卑不亢,沉著冷靜地應對。在兩個人的唇槍舌劍中,他們的思想撞出了激烈的火花,彼此也越來越欣賞對方。面對著愛情的火苗,簡?愛還是冷靜地意識到她和主人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而且可能只是自己的單相思,只有小心翼翼地壓抑著對主人的感情,尤其是在裝著光彩鮮亮,高貴的英格拉姆小姐出現時。但她不是自卑,因為她清楚地意識到在人格和品質上她並不比任何人差。直到她知道羅徹斯特先生其實也愛著她後,她才大膽、熱烈地放任自己沉浸在愛情得到回應的甜蜜之中,但她並沒有在其中迷失自我,成為愛情的俘虜,而是一直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平等、自由。她不喜歡羅徹斯特先生給她買珍貴的鑽石項鍊,漂亮的衣服把她打扮成美人,因為那就不像她自己了。的確,被人打扮的像個花孔雀,即使再漂亮那又怎樣,都不是真實的自己。愛情需要的是坦誠相待,彼此接受真實的對方,而不是一味的迎合對方的品格。她還要求繼續當阿黛爾的家庭教師,自己掙錢滿足自己的日常需求,而不是靠人養。因為她已漸漸意識到沒有經濟上的獨立就沒有人格的獨立。她不想當衣著鮮亮的闊太太,當羅切斯特的附屬品,而是做一個可以和他平起平坐,共同擔當的愛人。而當她知道羅切斯特已有妻子時,更是義然決然地離開了羅切斯特,儘管她依舊深愛著他,但她不能忍受成為一個已婚男子的情婦。這是維護了作為一個女性的獨立的人格和尊嚴的體現。

所幸的是,歷經波折,有情人還是終成眷屬。簡?愛最終回到了羅切斯特的身邊,過上了她想要的生活,儘管羅切斯特身體已有些缺陷,但她認為“自己無比幸福——幸福得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看到這,相信每個讀者都會為這個平凡的,獨立自主的女子擁有了她想要的幸福而感到欣慰吧。

簡?愛的獨特人格和品質又何止這些,不然平平凡凡的她怎能魅力經久不衰,感動和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任何東西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殆盡,只有美好的精神品質能流芳百世。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但不管怎樣,都應在生活中永葆一顆美麗的心。用心生活,自尊自愛,做最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