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故事讀後感

《中國寓言故事》言簡意賅,具有很大的文化價值。那么,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中國寓言故事讀後感,希望你喜歡。

中國寓言故事讀後感篇一

今天,我讀完了《中國寓言故事》。

這本書可好看了,裡面有四個故事,生動有趣。每一頁里都有精美的插圖和一些簡要的文字。這幾個寓言故事不僅讓我領會了它們背後的含義,還讓我享受到了像一幕幕精彩的動畫般的彩圖。

書里的《鐵杵磨成針》的故事,講了詩仙李白小時候光想著玩,不愛讀書。有一次,他逃學出去玩,見一個老奶奶在磨鐵杵,李白問她這是乾什麼呀?老奶奶說要把鐵杵磨成銹花針。李白很驚訝,說:“杵很粗,何時才能磨成繡花針呀?”老奶奶說:“功夫不負有心人,鐵杵總有一天會磨成針的。”李白明白了讀書也是這樣呀,只要好好讀書,有什麼不能學會的呢?從此以後,他用心讀書,終於成了一個大詩人。

《紀昌學箭》講了紀昌跟飛衛學箭,紀昌先練讓眼睛一眨不眨的本領,又苦練了把小物體看大的本事,幾年之後終於成了一個百發百中的神箭手。

《鐵杵磨成針》和《紀昌學箭》讓我明白了“功夫不負有心人”。不管做什麼事,只要有耐心,有恆心,堅持練習,一定會有收穫的。自從我學習樂高機器人以來,每周我都要把學過的課程用日記記下來,到現在為止,我已經寫了三十多篇樂高日記了,通過日記不僅把學過的知識鞏固了,更鍛鍊了寫作,多有成就感呀!我還喜歡做科學小實驗,每周一個科學實驗是我的最愛,現在我已做了四十多個小實驗了,還有幸發表了好幾個呢!真開心,呵呵!看看,努力是不是就有收穫呀!以後我還要繼續堅持下去,爭取取得更大進步。

《愚人買鞋》講了一個人去買鞋,他不是用腳去試鞋,而是用一根稻草去測自己腳的尺寸。看到這裡,我都笑出聲來了,怎么有這么傻的人呢!這不就是多此一舉嗎?這么簡單的事兒不是小題大作嗎?

《疑人偷斧》講了一個人丟了斧子,他懷疑斧子是鄰居的兒子偷的。於是他怎么看鄰居的兒子都像是偷斧子的,走路像偷斧子的,神態像偷斧子的,說話也像偷斧子。後來他找到了斧子,他覺得鄰居的兒子一點兒也不像偷斧子的樣子了。我們在平常生活中可不能這樣瞎猜疑呀!瞎猜疑不僅會影響朋友之間的關係,還有可能會得妄想症呢!

這本寓言故事,故事小,意義大,很值得一讀喔!

中國寓言故事讀後感篇二

《中國寓言故事》是一個個奇妙的小故事組成的。他的裡面有很多的好詞好句。媽媽告訴我,裡面的寫作手法也很多,有擬人的,有比喻的,我認真地看著,雖然還不是很明白,但是我也很喜歡看。

這本書里也有幾個小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重餌釣大魚》說的有一位公子下了決心要釣一條大魚,於是他精心的準備了幾十斤重魚餌,在海邊等待魚上鉤。其間有人嘲笑他,有人議論他,有人甚至挖苦他。都說他異想天開。但他不為所動繼續釣魚。終於有一天,他釣到了一條很大很大的魚。那條魚咬住魚鉤就往深海里游去!公子最終戰勝了大魚。大魚的肉也分給了所有的鄉親。讀完這個故事,我懂得了一個人要乾一件事情,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念。要不怕任何打擊與困難才能成功!

《書呆子》這個故事在我看來有些幼稚。那書呆子為了吃羊肉和穿狐狸皮的衣服,竟然把這兩個小動物請到家裡來吃飯,並且告訴它們請吃飯的原因。當他說完原因以後,兩隻小動物都跑了。這個書呆子也太傻了,要是我我就不會這么做的。怎么也要講點計謀啊!

《楚王葬馬》說的是楚王非常喜歡馬。對馬的照顧無微不至。有一次一匹馬死了,楚王很傷心。下令要用最高的級別來埋葬這匹馬。他的想法引起了所有人的不滿。大家都勸他。一匹馬不用這么浪費。但是他卻很生氣地說到;“我的主意已定,誰再乾出面說,我就殺了他!”就在這關鍵的時候,有一個大臣出面說了話,他說:“既然這樣,我們就風風光光的來埋葬這匹馬。我們讓所有的百姓,所有的士兵都出來安葬這匹馬!讓所有的人都知道大王愛這匹馬勝過愛自己的士兵,自己的百姓!大王不語了!關鍵的對話這是出現,大王問道:“那么你認為如何處置?”大臣說道:“自然是為將士和百姓們改善生活了!”

讀完這個故事,我有些感觸。原來說話辦事也要注意方法。我和同學說話的時候,就往往很厲害,還愛著急!有些事情本來可以好好說就能辦好的,我卻很著急的不講方法就去辦這件事,結果卻並不好。

這本書我還沒有完全看完。但是這些故事對我的觸動很大很大。媽媽總說讓我做一個高尚的人,善良的人,誠實的人。雖然我還不能完全明白媽媽的意思,但是我卻從心底深處知道,無論如何,一個男孩子,要有良好的修養。我知道自己有很多很多不足。這個暑假,在媽媽和爸爸的幫助下,我也讀了不少書。我希望自己,也時刻提醒自己,做一個高尚的人,善良的人,誠實的人!

中國寓言故事讀後感篇三

《中國寓言故事》是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智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具有文學的價值,而且具有豐厚的思想內容,中國人許多卓越的見識往往蘊藏在寓言之中。一句句通俗優美的語言,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都飽含著生活歷練,閃爍著智慧光芒,蘊涵著深刻哲理,讓我們領悟人生,啟迪思維,學習知識,沐浴智慧之光。

如《庖丁解牛》、《南轅北轍》、《井底之蛙》、《唇亡齒寒》、《掩耳盜鈴》、《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愚公移山》、《對牛彈琴》、《鷸蚌相爭》、《道聽途說》、《利令智昏》、《畫蛇添足》、《曲高和寡》、《買櫝還珠》、《濫竽充數》、《呆若木雞》、《五十步笑百步》、《東施效顰》、《畫鬼最易》等等膾炙人口的寓言,都包含著深刻的人生體驗和生活哲理。

在《中國寓言故事》這本書中,給我體會最深的就是:邯鄲學步。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壽陵少年。他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家裡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醜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只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那叫美。 終於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一到邯鄲,他看到小孩走路,覺得活潑、美,學;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重,學;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著回去了。

瞧,小故事蘊含大道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模仿別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領忘掉了。

每一個寓言故事都向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從這裡我們能夠嘹望到一個新鮮的天地。在這裡不僅趣味無窮,還可以領悟無數的世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