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前段時間,我閱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書中主要講了女主人公海倫凱勒身殘志堅的故事。

海倫凱勒小時候生了一場急性腦充血的大病,讓她的眼睛從此失去了光明,讓她的耳朵聽不見美妙的聲音。但她始終沒有放棄,這讓我對她很敬佩,我們都應該學習這樣的精神。

海倫小時候很頑皮,記得書中這樣寫過:“一天早晨,我把母親鎖在了儲藏室里,她被迫在裡面待了三個小時,因為那時僕人都出去幹活了。母親不停地敲打房門,我能感覺到敲擊房門的震動聲,可我卻做在走廊的台階上咯咯地笑。”海倫雖身殘但她度過了一個美好的童年。

1881年3月3日,海倫的老師蘇立文小姐來了,她們一起度過了許多的時光,她的老師也教會了她許多知識。

海倫很了不起,畢業於美國拉德克里大學院,這是多么不可思議的事,要知道她可是個盲人!身為殘疾人,她更明白殘疾人的感受,因此,她也為殘疾人做了很多事。簡介上是這樣寫的:

“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正因為這樣,她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讚揚和嘉賞。

讀完這本書後,我敬佩海倫,她是個傳奇人物,為那些殘疾人士樹立了榜樣,為他們帶來了希望。作為健康的我們,更應該樂觀堅強,更應該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