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海底兩萬里》有感400字

科幻,是寄於科學發展的基礎上進行想像。而我覺得,科學的發展,也可以寄於幻想的基礎上進行。

《海底兩萬里》是作者儒勒·凡爾納於1870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距今為至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歷史了,依舊經久不衰。

讓眾人喜愛的原因,不止是因為整部小說懸念迭出,環環相扣。也是因為這部書中的許多地方,都是想像出來的。

比如書中最重要的場景——“鸚鵡螺”號。這本書於1870年出版在世人面前,而世界上第一艘潛水艇,於1895年——也就是二十五年後才問世,在沒有潛水艇的情況下,作者能運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創造”出這樣一艘結構複雜的潛水艇,實屬不易。

但是文中如果只有這些東西,那也不會有趣到哪裡去。在書中,涉及到了大量的科學知識,還涉及了海洋生物,氣象,地理等方面的豐富知識,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光的折射和亮度等物理知識。形形色色的軟體動物和海帶,斑駁密集的珊瑚王國等海洋生動知識。

能經久不衰的,必須擁有這部作品的獨特之處,文中有一句話說:“一千克海水有百分之九十六點五是水,百分之二點七左右是氨化鈉,其餘的就是小量的氯化鎂、氯化鉀、溴化鎂和石碳酸。”

這書的特色,便是將大量的學只與豐富的想像還有生動的描寫。

這本書故事曲折驚險,引人入勝,畫面多姿多彩,氣象萬千,驚心動魄,令人百看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