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

相隔萬里,兩代人之間,一封封家書。千萬句話,寫不盡的叮嚀,說不盡的情。

父親的叮嚀,你聽見了嗎?

孩子,一路平安

“家裡囑咐你的話多聽一些,在外就少受人批評!”

當年,十九歲的博聰孤身一人遠赴波蘭求學。在二月十八日乘火車前往北京為出國做最後的準備。然而,在這個歡喜的時刻,火車上的博聰怎么也想不到站台上的父親早已淚眼朦朧,心如刀絞;他也絕不會想到父親竟會因為悔恨與自責而整整兩夜不能入睡。

二月二十幾日,博聰在北京剛安頓下來,就收到了父親的來信。信上竟為他安排好了房間的布置,圖片,印刷品,黃賓翁的小幅畫作……這使博聰感到十分驚詫!

當博聰為學習俄語死背單詞、語法時;當他第一次一個人洗衣時;當他在學習學樂理知識時。身邊總少不了父親的來信,少不了父親的叮嚀。

在不知不覺中,博聰長大了,獨立了。他學會了如何學習,如何規劃生活。在三月初太陽升起的時刻,他已做足了出國的準備。

“我是你的舵工,責任最大。”

這是源自一個父親心中的吶喊,博雷的書信很長,仿佛有些話怎樣寫也寫不完,怎樣說也說不盡。可父親終歸是父親,他無法把每一件事都教給兒子,只得竭盡全力地為博聰講述他的生活經歷。他用家信,幫博聰撐起了一片藍天。

傅雷,你是當之無愧的偉大作家!但你更是一名偉大的父親!

孩子,你的身後還有我

人吶,總是等到失去了才珍惜。信中,博多曾多次叮囑兒子多來信,讓爸媽知道你還好。

博聰這一次出國,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身後的中國。因此,在言談舉止方面務必多加小心。

信中,傅雷不止一次地提到人要懂禮節、講感恩,對同伴要用心懷情意。讓大千世界見見中國人的骨氣。當傅雷在音樂會中取得第二名的優秀成績時,父親告誡他傲兵必敗;當博聰以心情差為由不願做自我批評分析時,父親勸導他拋掉懦弱,頂天立地;當博聰為事煩悶難過時,父親告訴他說人生本來是高低沉浮,要平衡心態,才不至於受傷。

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如“人勝定天”等等。這些深刻的道理都被傅雷用樸實的語言告訴了博聰。

天下之中,只有父親才會有如此厚道的愛吧。做父親的永遠有一顆做父親的心,傅雷亦是如此。他們一心只為孩子,也許在他們心中,自己早已不存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