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讀後感550字

敢問路在何方

總記得對《西遊記》最初的印象是從“86版”西遊記連續劇開始的,箇中不知多少妖魔鬼怪殆於金箍棒之下,直到觸及原著後,才不由得感慨:西遊記,多像一個荒誕不輕的夢啊。

悟淨忠厚,悟能滑頭,唐僧心善,卻過分相信眼前假象,我最喜愛的卻是那個驕傲的悟空——一個叛逆者。

不是因為他神通廣大,如不是他唐僧也許無法取得真經;不是因為他剛強勇往,被各路神仙塞進八卦爐中反煉得火眼金睛;亦不是因為他足智多謀,智取芭蕉扇,三打白骨精。而是因為他倔強,他可以為了‘師傅危在旦夕’這一句話就放下心結搭救。關於他的事跡,太多太多。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經了女兒國,過了黑風洞,種種艱險,盡數踏過,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最後一難,取得真經後全部落水,翻曬時發現那是一冊冊白本,路途辛酸歷過,而終修成正果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眾人悲從中來,又是悟空帶頭去質問佛祖,終是渡過了這最後一難。

我有時禁不住的想,悟空是吳承恩先生將自身情感灌注得來的人物,還是集合那千百人身上的一部分而成的塑性?師徒四人總是他最有主見,執著向著目標方向,即使天寒地凍,路遙馬亡。細數悟空前半生,離經叛道,放蕩不羈,我卻覺得他一直追逐‘自由’兩字,然而發現‘責任’才是歸宿,汪國真先生有一問詩,我以為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敢問路在遠方?路在腳下,夢在遠方。

行者踽踽,夢啊,請駐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