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老人與海》有感600字

寒假裡我讀了《老人與海》這本書,對這本書,我有很深的感觸。

《老人與海》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有一個老人已經有很多天沒釣到一條魚,好不容易釣了一條大馬林魚,可回家時,大馬林魚的魚腥味卻引來了一群大鯊魚。老人與鯊魚鬥志鬥勇,每天都受傷,但每天都有鯊魚被殺死。最後老人回到家時,只有一副魚骨了。

在我眼中,老人是個機智、勇敢、樂觀、有自信,不向失敗低頭的人。老人說的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老人說:“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老人覺得鯊魚是殘酷、能幹、強壯又聰明的,但他比它更聰明。老人在危險面前的鎮定和自信讓我十分佩服。

孫中山小時家裡很窮,自幼就參加了農村勞動。孫中山因繳不起學費到十歲的時候才進入私塾讀書,孫中山敢於向這種傳統的教育提出質問。在這種暗無天日的環境下,他和封建勢力,鬥智鬥勇,世界上就多了一個革命家。孫中山與老人有類似的閃光點。

有一次圍棋比賽,我和對手下著下著,對手把一個子下在了一個焦點上,只有我把這個子給提了我才能贏,形勢很嚴峻,但我不能放棄,也不想放棄。我很著急,絞盡腦汁的想,我突然 記起老人的鎮定與自信,發現了對手的弱點,我對著對手的弱點下子,對手就傻了眼,下這不行,下那也不行,下哪都不行,他只好乖乖認輸了。

老人教會了我再失敗面前的鎮定與自信,這將對我終身難忘,正如老人所說的: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