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

 【篇一】

由著名導演斯皮爾博格執導的二戰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一經放映,便好評如潮。不僅是由於該片所帶來的逼真的視覺衝擊。更重要的是,它引發了一個值得爭論的問題。

故事的開篇是盟軍在諾曼第登入,美國二等兵詹.瑞恩的三個兄弟全部陣亡,將軍派出八名戰士尋找瑞恩並將他送回母親身邊,戰士們找到他後,隨即與德軍展開了殊死搏鬥。八名戰士全部犧牲。

爭論的問題是:用八個人的生命換一個人的生命,到底值不值得?

這個問題在八個人開始尋找瑞恩時就討論過,瑞恩是死是活尚且不知。而尋找一個士兵如同大海撈針。況且八個人也都有母親,只為了安慰一個母親,做如此大的犧牲。從人道主意或數學比較大小上看,8>1,這當然不值了!既然不值,他們為什麼還做呢?而且是那么毅然決然呢!

記得影片中,當兩個同胞犧牲後,團隊中出現了矛盾,八個人的上尉,米勒給出了答案:"活下去,回家。"米勒拋開了明面上說的"任務"啊,"崇高的事業"啊"為了和平"等等諸多光彩的理由。而是從自身出發,回歸到人的本性--真實!這個理由也成為了戰士們堅持下去的信條。

"活下去,回家"這句話也暗暗透露著米勒對戰爭的反感,對和平生活的嚮往。這正是本片所要表達的主題,在大段血腥的鏡頭下,觀眾從心而發地感受到了戰爭就是地獄。

接下來,六名戰士好不容易找到了倖存的瑞恩,他們的任務總算快完成了,可是瑞恩卻因要參加一場重要戰役而拒絕回國。米勒上尉再一次面對選擇,如果現在放棄,不管瑞恩,他們也算完成了任務,可這又算什麼?難道之前兩位同胞戰友就白犧牲了嗎?決不能留有遺憾!戰士們重回到戰場。兄弟間的心緊緊相連。他們為了讓更多的人自由,能回家,戰士們艱守陣地。戰友情、兄弟情在本片中又是一個亮點。

最後犧牲的米勒上尉臨死前囑託瑞恩:earnit中文譯成:"別辜負",也可以理解為"好好的活著"或者"值得"。我個人理解為"值得"。它為本片起了悲壯的一筆。為了讓這一行動"值得",瑞恩必須要好好的活著,必須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米勒以此告慰戰死兄弟們的在天之靈,也是對自己說,"這一切都值得!"

八個人的生命換來一個大兵生命,這隻有在戰爭中才會出現的局面吧?是戰爭把人們推到一個圈中,圈中的生命的價值在改變。

或許一文不值,可任意踐踏,記得在搶灘登入時,前排的士兵被機槍掃射,一排排倒下去;

或許生命是慘不忍睹,苟延殘喘的,忘不了那些斷足斷臂的傷兵、那些向外蛹動的內臟,士兵們那絕望的神情;

或許生命是撿來,是幸運女神主宰著生命。一顆子彈打在士兵的頭盔上,幸運的士兵欣喜地拿下救它命的頭盔欣賞。

或許生命是換來的,正如本片所講述的故事......

應該說一下,團隊中先犧牲的兩個士兵中,有一個在臨死前把自己寫給父親的信交給了戰友;另一個高呼"媽媽,回家!"那場景,不能不讓人心酸落淚。影片中有句名言佳句

"對世界,你是一個大兵;

對母親,你是整個世界。"

親愛的讀者,如果你還堅持說這場任務"不值得"。那么從現在起,你好好的生活,做個好人,善待你的親人。用你的實際行動讓"拯救大兵瑞恩"。

【篇二】

如果真的有一種情感可以使人盪氣迴腸,如果真的有一次行動可以讓人感慨萬千;那么這種情感一定是超越普通情感的偉大情義,這次行動也一定是一次偉大的行動--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所表現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感,這樣一次不計報酬、為人類的解放事業作出自己貢獻的大無畏行動。《拯救大兵瑞恩》於1998年上映,鑒於以前客觀條件的限制,一直沒能夠好好欣賞這部戰爭題材歷史上的經典影片。通過在課堂上老師的推薦,我開始認真的看了一下這部經典之作,這部影片完全可以稱為戰爭題材歷史上的里程碑。

《拯救大兵瑞恩》是由著名導演史匹柏執導,重溫60多年前驚天動地的諾曼第登入戰的恢宏場面,讓人驚駭的目睹了戰爭的激烈和殘酷,給人以戰爭真實性的視覺衝擊和聲音震撼。壯觀宏大的戰爭場面,血肉橫飛的諾曼第戰役,整個奧馬哈海灘被戰士的鮮血染紅了。影片用紀錄片的手法表現了腥風血雨的戰場,震撼人心並且導演著重刻畫了戰爭中人物關係和人性的表現。湯姆.漢克斯的實力表演使得影片更加精彩和出色。

《拯救大兵瑞恩》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慘烈的諾曼第登入為背景,通過一系列的自然主義拍攝手法再現了上世紀那場為人類解放而戰的戰爭。1944年當百萬大軍登入諾曼第海灘時,一小隊由約翰--米勒中尉(湯姆---漢克斯飾演)率領的8名美軍士兵卻深入敵區,冒著生命危險拯救一名士兵詹姆斯瑞恩(麥特---戴蒙飾演)。詹姆斯---雷恩是四兄弟中年紀最小的一個,他的三名兄長都在這次戰役中相繼陣亡。美國作戰總指揮部的將領為了不讓這位不幸的母親再承受喪子之痛,決定派一支特別小分隊,將她僅存的一個兒子安全地救出戰區。該拯救小組的任務就落在了剛剛完成登入任務的約翰.米勒上尉(湯姆.漢克斯飾演)身上,而米勒上尉和他的部隊剛剛經歷過奧馬哈海灘登入戰的慘烈激戰,傷亡很大,此時米勒已經顧不上閒暇歇息,而必須組建一支小隊即刻出發開始拯救任務,他匆匆地挑選了幾位身邊較為優秀的士兵,然後又臨時從別的部隊徵召了幾名專業兵種,在別的部隊還在原地休整的時候,米勒的八人小隊又開始踏上長驅直入敵方占領地帶,在茫茫未知的廣闊地域中尋找一名叫瑞恩的士兵的征途。當小分隊的士兵們陷入敵區,各種困難和危險相繼撲面而來,人力和裝備的嚴重不足,對語言與地形的不熟悉,還有路邊牆角隨時可能埋伏著的危險的敵人,面對身邊的戰友們一個個相繼倒下去,他們逐漸開始懷疑這項任務的合理性:為什麼這一個士兵,就值得讓八名士兵去冒死拯救?瑞恩的一條命為何比他們的生命更有價值?但是,儘管他們心存疑惑,他們還是堅決執行上級的命令。而拯救的旅程也像是一條通往死亡的道路,一條漫漫的考驗戰爭中每個人心中人性觀念與價值的磨練之路,一條充斥著自我矛盾與自我救贖的道路。經歷過千難萬險之後,小分隊終於在某處激戰正酣的地帶找到了這名士兵瑞恩,然而抱有強烈意志與責任感的瑞恩並不願意與米勒一起離開戰場,此時前方有大量敵人正在接近,大戰一觸即發,瑞恩與米勒還有所有的戰友們都將經歷一次更為嚴峻的考驗,到底是誰的生命更有價值呢?而為了盟軍的順利挺進,他們又決定留了下來一起參加橋頭保衛的戰役。力量的對比是懸殊的。儘管他們進行了精心的部署,把有限的人力進行了最合理的布局,也曾一度阻止了德軍的前進,但是面對不斷湧來的德軍和炮火威力很大的"虎式"坦克的進攻,他們只能且戰且走,在橋頭最後的防線,身負重傷的米勒上尉在衝鋒鎗槍彈打光的時候,無助地卻很決然地向坦克連連發射手槍子彈,奇蹟出現了--隨著一聲爆炸的聲音,坦克被摧毀了--盟軍的"野馬式"轟炸機及時趕到!橋頭保住了,援軍陸續地趕到了。生命垂危的米勒上尉彌留之際對著俯身過來瑞恩只是輕聲地說了一句:"好好活著,不要辜負大家。"

米勒上尉只是美軍當中的一名普通上尉,但為了執行上級命令,他義無反顧的帶上七名士兵去尋找瑞恩並且最終都犧牲了。為了一名毫無關係的士兵而搭上八名士兵的性命,這種犧牲是否值得?從常理來看,它是荒謬的。但是從人性角度來看,它卻是合理的。米勒上尉最後犧牲前的那一句話無疑深化了影片的主題,引發出對人類人性的思考:人類這種至高無上的品質和大無畏的精神,體現出生命的可貴和人類對親情的渴望、對家的思念和依賴。《拯救大兵瑞恩》無疑是一部好的戰爭題材的影片,具有里程碑和劃時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