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熱門電影《中國機長》觀後感5篇_觀《中國機長》有感5篇

作為一部災難性質的電影,《中國機長》在還原本身的故事原型的前提下,更是大幅度的還原了空難的場景,體現出了我國空乘人員的用心及負責。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中國機長》觀後感,希望能幫到大家!

《中國機長》觀後感篇一

《中國機長》上映三天,票房已經接近7億。可以說國慶獻禮三部曲電影中,每一部都很精彩。《中國機長》的評分和民眾觀後感評價都很高。最讓人感到意外的是裡面副駕駛歐豪的表演,和戲骨張涵予搭戲完全不慫,和張天愛的情感戲又很細膩,作為一個非科班出生的演員,歐豪這幾年成長為年輕演員中的標桿人物。

認真努力,用作品征服圈內外眾人

歐豪以歌手出道卻進入了演藝圈,從開始演戲到現在,年頭不長,作品不少,而且好的作品也不少。歐豪用自己的努力和認真成為現在年輕演員中數一數二的實力者!

《左耳》中的青年演繹,讓歐豪的帥氣和憂鬱展現,收穫了不少年輕女粉。

征服圈內大佬是一個反派角色,歐豪在《鋌而走險》中的表演。在電影中歐豪的表現被毒蛇編劇汪海林大肆誇讚,表示年輕小鮮肉中歐豪的演技算是非常不錯的,也能吃苦。這部作品讓歐豪征服了很多圈內大佬。

《烈火英雄》中飾演的徐小斌,雖然出場次數不多,給人留下的印象卻很深,角色給人留下了印象,這不就是成功的代表。

《中國機長》,歐豪將幾年的積累發揮出來,通過《中國機長》徹底打開自己的電影市場大門,之後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導演喜歡歐豪這個敬業又認真的年輕演員。

人品換來貴人

歐豪是一個非常單純善良的青年,對待演戲十分較真,明白機會來之不易,不管什麼戲都拚命的努力。這樣的年輕人在現在社會中很少見,被很多大佬看中,屢次提攜。

黃志忠就是其中一位貴人,歐豪自己都說過,黃志忠老師是自己的貴人。在《建軍大業》中相識,之後成為亦師亦友的關係,費盡心力又不為何物的為各種製片人推薦歐豪,希望歐豪能得到更多別人的認可。

包括蘇有朋、劉偉強。陳凱歌等人均算得上歐豪的貴人,不外乎看上的都是他的人品。

努力一定有回報,努力到無能為力的歐豪

在採訪中,歐豪表示演員都是被動的。需要承受一些本不應該承受的東西,只能調整好心態,以後做更好一點。努力到無能為力的較勁心態讓歐豪一步一步走到現在。

採訪中得知歐豪在拍攝《中國機長》的時候,每天需要提前早起3到4個小時去化妝,然後每天還要被好幾個風機對著一直吹。這樣連續的一個多月拍攝,臉上酒精過敏起紅疹,依然堅持拍完。在電影中還可以看得到,歐豪被吹到機艙外的慘樣,可以說拍攝這樣的戲純屬是一直被折磨,一直到拍攝完畢。

同樣再想想《烈火英雄》時,歐豪也是光著身子,要在海水裡面泡著。努力到無能為力的歐豪才有了今天的進步。

在採訪中李沁還問歐豪和張天愛的感情問題,看得出來是優秀者的互相喜歡。李沁也角色歐豪的表現非常好,尤其是和張天愛比心的細節處理。李沁因為演技吃醋的表情也是很美了!

總的來說,努力一定會有回報,相信很多觀眾也看到歐豪這幾年的進步,依然成為年輕演員的標桿人物!

《中國機長》觀後感篇二

接連看了國慶三巨頭的點映,也就是《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和《中國機長》,因此三篇影評算是欠下了,立字為據。

時間已經過了凌晨,意味著明天就是國慶了,是可以開始訂票了,如果你糾結不知道看哪個先的話,我首推《中國機長》,同時我相信它會成為國慶檔笑到最後的贏家。

若我預測準確的話,很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電影已經進入了口碑為王的時代(《哪吒》就是最好的例子),大明星只能保障起始的基本票房不差,影響不了大勢,那怕你是戰狼,你是吳京都不行(另外兩部電影都有吳京參演)。所以這次,我希望《中國機長》能輔助驗證這個推論,這當然是個好事,意味著市場風向標變了,製片人可以少花點錢在明星身上,更多地投入在選角、劇本打磨和特效上面。

《中國機長》是非常典型的商業片,請來了像angelbaby、李現、朱亞文、關曉彤等一線流量明星跑龍套,而《中國機長》的成功就在於,沒有讓這些話題明星帶跑輿論,其中的關鍵就在於電影本身過硬,觀眾完全沉浸在電影故事本身,對那些流量明星自然是沒有興趣了。

《中國機長》看得“很爽”,第一得益於它真實,由20xx年川航3U8633事故改編而成,無論是重慶和成都機場的取景,值機登機流程,機組服務,甚至是乘客百態,簡直太真實了,就好像我們也是乘客一員,搭乘同一航班,所以我們非常容易就被劇情帶進去,有身臨其境一樣的感同身受。

第二就是劉導的功力深厚,不愧是拍出《無間道》、《重慶森林》的那個男人,寶刀未老,未來仍可期。電影整體節奏非常快,從風擋玻璃破裂的一刻起,觀眾的心就一直被提在嗓子眼,劉導在混亂場面營造,人物衝突把握,現場音效製造,觀眾情緒調動都非常細膩到位,就跟看災難電影一樣緊張刺激,提心撓肺的,僅從這一觀影體驗來看,本片都是數一數二高水準的,我已經很久沒有這么高集中度的觀影體驗了。

對大部分觀眾來說,看得很爽,其實就夠了,但對於影評人來說,對綜合評價一個電影來說,坦白講《中國機長》是一部好電影,但是是一部沒有靈魂的電影。

首先在故事上,基本沒有引申拓展,這么說吧,就像是一個視頻版的百科詞條,逐字逐句中規中矩的演出來,非常原生態的平鋪敘事手法,直白的、純粹的、簡單的讓大家感受一下文字所不具備的驚心動魄。(對比觀影推薦《薩利機長》,不僅還原事件本事,還做了很多深層次的探討)

其次人物刻畫嚴重不夠,主要是指張涵予飾演的劉長健,也就是“中國機長”其人,張涵予幾乎用一個表情就演完了整部電影,全程板著一張正義凜然的嚴肅臉。電影結束了,我們印象里就只剩下了中國機長很牛,在萬米高空完成了一系列不可能完成的高難度操作,但我們對於他為什麼能這么牛,他是怎樣的人,怎樣的過往,怎樣的心路歷程造就了這樣牛的他,不知道,作為影片的靈魂人物,這個角色塑造還是蠻失敗的,相反袁泉飾演的畢男乘務長就要立體得多,演技線上。

以上,綜合來說,《中國機長》是一部能看得很過癮的電影,但從整體性和藝術性來看,完成度還是差了一點。

《中國機長》觀後感篇三

今天是國慶假期的第二天,也是國慶三部曲上映的第三天,早在9月30日正式上映前,人們關注的這三部國慶主鏇律電影的預售票房均已破億,在正式上映後,這三部電影的票房大戰也是拉開了序幕,在上映當天,這是三部電影在內地電影市場就創造了超6億的總票房。而自十一國慶當天,收穫了近8億的票房。

在今天,也是上映了三天了,《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這三部電影從最初的勢均力敵,到現在也開始慢慢地拉開了距離,《我和我的祖國》一路扶搖直上,一直占據著第一,到今天票房已經破了十億大關,達到了10.27億;《中國機長》則是憑藉著良好的的口碑,到現在總共獲得了近8億的票房;而一開始最被人們給予期待的《攀登者》,卻在上映後口碑不斷下降,時有觀眾指出電影裡的不足之處,目前總票房只有4.46億,與前兩者相差較大。

首先來看一下這三部電影票房背後的其他數據,上映第三天,《我和我的祖國》的票房占比高達46.5%,排片占比為38.8%,上座率47.2%;《中國機長》的票房占比為36.2%排片占比32.2%,上座率高達50.2%,而《攀登者》票房占比降到了13.5%,排片占比為19.4%,上座率32.4%;有心人注意了就會發現,這些數據在第一天還是沒這么大的差距的,特別是這三部電影的排片率差距很小,都在30%左右,其中《攀登者》在上映前就有一些不好的訊息而導致了第一天的上座率較低。隨著上映以來,《中國機長》的口碑持續高走,上座率也是非常穩定,因此排片率有了較大的提升,而它的票房占比也是持續上升,緊隨《我和我的祖國》之後。

這場國慶電影大亂鬥也有讓人意料之中的,也有意料之外的,很多人在這三部電影上映前都做過預測,其中《我和我的祖國》肯定是票房第一的有力爭奪者,因為不管是它的導演陣容還是主演陣容,亦或者是電影故事的題材,都是口碑的保證,有了口碑票房肯定就是穩了。這一點從上映前的預售就看得出,在正式上映後,網友紛紛寫下了觀後感,稱讚《我和我的祖國》中七個故事都是非常的讓人心情澎湃,真實的描述了小人物與大事件的密切相關。這樣的票房與口碑也是實至名歸。

另外《攀登者》是這三部電影裡期待最高的,因為主演中有這幾年火熱的票房保證吳京,除此之外還有章子怡,張譯,胡歌等一眾大牌的加盟,故事題材也是突破了中國電影以前沒有踏足的領域,絕對的新穎,目前大多數觀看了這部電影的網友透露出來的問題主要是電影的配音問題,也或許是觀眾在先期對它的期望實在是太高了。如果單獨拿出《攀登者》的票房來看,是說不上低的,只是有了另外兩部電影的對比,才形成了現在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對於那些不好的評價,很多網友也在看過後作出回應,根本就沒有這些人說的有那么差,電影的質量還是很高的,非常值得一看。

相對於前面說的兩部電影,《中國機長》這部電影真的稱得上是這個國慶檔的一匹黑馬了,在這個特俗的時間,能有現在這個票房與口碑,絕對是憑的真材實料,沒有任何水分。它沒有前兩部那樣誇張的演員陣容,但是憑藉著它精彩的故事,震撼人心的場景,想向觀眾重現了川航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理特別險情的事件。從目前的趨勢來看,這部電影是非常成功的,也超出了很多觀眾的預期,希望《中國機長》在後面能夠繼續保持。

《中國機長》觀後感篇四

《攀登者》《中國機長》近日都各自舉行了首映典禮,雖然兩部電影都要9月30日才能上映,但是不少參加首映典禮的小夥伴都能先睹為快,而首批觀看《攀登者》的觀眾寫下影評,那么這部電影值得看嗎?

對於《攀登者》,其實很多人都十分的好奇,但是在電影還沒上映之前,也只能是好奇了,《攀登者》這部電影是中國電影的又一次全新的嘗試,所以其實很多觀眾也希望能夠像《流浪地球》一樣,取得不錯的成果,但是又擔心這樣一部攀登珠峰的電影,看點會不會少了點,不過看到很多參加首映典禮的觀眾寫下的影評,其中出現最多的兩個字,就是“穩了”,《攀登者》的票房穩了。

看首批觀看《攀登者》的觀眾寫下的影評,其實能夠感覺到,字裡行間都是十分激動的情緒,想要劇透,但是又要忍住,因為電影還沒有上映,如果劇透太多本身對電影也不會有很大的好處,但是人其實就是這樣,看到好的作品,會忍不住想要跟身邊的人分享,想要更多的人能夠看到這樣精彩的作品,其實這都是人之常情。

其中透露最多的一位網友,其實想告訴大家,《攀登者》這部電影,跟觀眾看到的預告片,有很大的不同,預告片所表示的東西只是一個大概,而《攀登者》整部電影,其實別有洞天,但是就是這樣的米描述,在很大程度上,更加勾起了觀眾的好奇心,什麼樣的電影,才會呈現出跟預告片,不一樣的東西出來,看完《攀登者》的影評之後,本身就對這部電影有興趣的小夥伴,現如今更加希望這部電影能夠早點上映,自己一睹為快了。

其實對於《攀登者》很多人還是有信心的,吳京其實就是《攀登者》的金字招牌,吳京出品,沒有次品,不過對於這樣評價,很多觀眾會覺得,吳京本身的壓力會比較大,但是現實的情況是,有記者採訪到了吳京,如果《攀登者》票房不佳會怎么辦?吳京的回答是,這是一次全新的嘗試,結果比過程更加重要,沒有人做過這樣的嘗試,這樣的一個過程本身就是十分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對於現在的吳京來說,票房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吳京更願意做那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所以對於觀眾來說《攀登者》這部電影值得看嗎?其實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一件事,至少現如今的影評,將之前觀眾在豆瓣上看到的那些不好的評價給推翻了,而對於觀眾來說,上映之後的反應,更能體現《攀登者》的好壞。

對於《攀登者》這部電影,你期待嗎?看了首批觀看的觀眾寫下的影評,你們覺得這部電影值得看嗎?現如今國慶三大巨頭,《攀登者》《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都在預售中,而《攀登者》的成績現如今是最好的,所以等著看吧。

《中國機長》觀後感篇五

今年國慶檔電影的三駕大馬車:《攀登者》、《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已經同時上映了,而且他們的預售票房都是過億的,截止發稿,三大主鏇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票房突破10億,《中國機長》票房7.9億,《攀登者》只有4.5億,由此可見,在祖國日益繁榮昌盛的這些年,大家對祖國的熱愛和激情。

既然是獻禮國慶70周年的主鏇律大片,自然會加入“煽情”、“愛國”等主鏇律橋段,這些肯定是電影不可或缺的元素,小編有幸看了《中國機長》的點映,談一下自己的觀後感。

大家都知道,電影《中國機長》是根據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理飛機事故並將飛機安全備降成都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在整個世界的航空史上都可以說是一個奇蹟,事件的原型機長劉長健憑藉自身過硬專業知識,在34分鐘的時間就將飛機安全著陸,飛機上的119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奇蹟生還,劉長健也被授予“中國民航英雄機長”稱號!

電影整體上基本還原了真實的事件,當然也有改編的地方,比如原型事件中飛機是沒有穿越電閃雷鳴的雲層的,還有飛機的駕駛艙儀表等損壞是比較嚴重的,而電影裡並沒有體現出來,至於機長、乘務員、乘客等人物的刻畫也是經過藝術加工,所有的改編都是為了使電影更加的商業化。

電影劇情就是事件的原型,大家都很清楚了,所有只要安安心心跟著機長在電影院經歷一次驚心動魄的高空遇險就可以了。

電影整體還是比較合格的,評分在7分左右,高顏值的機組人員占了很多分喔!而且相信很多人就是衝著這些帥鍋美女去捧場的,當然也有人說了,國慶節的三部大片我都要刷!

男神團里有不乏穩重內斂的張涵予,正氣凜然的杜江,加上痞帥的歐豪,甚至暑期大火的李現也在電影中客串了頻繁緊鎖雙眉的管制員,演技還是不錯的!

女神團有帶隊的袁泉,她在電影裡的沉著冷靜和臨危不亂給我們很深的印象,乘務員有張天愛、李沁、張雅玫、楊祺如,她們的空姐裝扮確實是整部影片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當然,還有楊穎的戲份,雖然出場不多,但依然非常驚艷!

不過,電影中最加分的要數正能量滿滿的中國民航英雄機長,原型人物劉長健在看完電影也說拍的非常好,張涵予的表演也非常到位,看過整個事件人物採訪紀錄之後,我們對機長只有深深的敬佩,一百多個鮮活的生命背後,是一百多個家庭,無論是誰經歷一次這樣的驚險之旅,都會難忘終生吧!

電影優點很明顯,但是缺點也一樣顯露無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角色刻畫不夠深入

除了兩個機長一個副駕,還有袁泉的乘務長戲份多一點之外,其他演員的幾乎沒什麼戲份,但是對於劇情的發展、飛機的成功備降都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的,幾個主角加上了自己的妻子和兒女,加上還有要結婚的乘務員,雖然豐富了劇情,但也只是蜻蜓點水,那些一閃而過的乘客鏡頭就顯得非常勉強了,只是如果沒有這些,電影在劇情方面似乎就更加的單薄了!

細節BUG,硬傷很多

隨便舉幾個例子,比如杜江作為機長在自動巡航的空檔應該是可以休息的,但也不至於跑到乘客的位置上撩妹吧?

李沁昏迷之後,為什麼乘客都視而不見?反而袁泉呼叫幾聲就奇蹟般的醒了過來?就算這些都可以理解,為什麼結尾又是包成粽子擔架出去的呢?

電影改編成穿越雲層當然是非常合理的,這樣也很好的體現了機長的機智和意志力,但是導演,您是不是小看了飛機在近萬米高空幾百千米每小時的速度、那么大的冰雹砸到機艙里的威力,畢竟,就算在歐豪頭上砸幾個洞我也不奇怪啊!

袁泉演技當然是非常好的,事故發生後的冷靜以及臨危不亂都是非常好的正面教材,但是強行加上的內心戲是怎么回事呢?我一臉懵逼!

所有的乘客都毫髮無損,但是傷的最重的歐豪不用醫治直接跑去跟張天愛談情說愛,頂個大包下機的時候醫護人員只是問了一下就不管了?他完全被乘客忽視,最後乘客還嚷嚷要見機長,然而乘客好像都立馬認出來張涵予就是機長,他臉上寫了我是機長嗎?杜江不也是機長嗎?這裡確實有點強行煽情的意味。

機長回家之後,只抱了妻子和女兒,家裡的親戚朋友都無動於衷的坐在原地,然後一起說了歡迎機長回家,本來航空愛好者將這個信息散播出去,大家一起為機長和8633加油還是蠻感人的,機長回家了應該是非常振奮人心的事,但這哪是歡迎機長回家的氣氛呢?本該煽情的地方,卻完全少了煽情該有的氣氛!

強行加入的一些鏡頭令人突兀

原型事件是34分鐘成功備降,也就是風擋玻璃碎裂到飛機安全著陸的時間,所以整個電影的高潮也只在於機長是怎么應對事故和機組人員的配合,加上乘務人員的協調和乘客的一系列表現,這個時間應該半小時內!

劃歸到電影裡面,我們看到了機長頑強的意志力,甚至脫離危險的歐豪副駕還是電影唯一的笑點,杜江也做到了完美的配合,乘務長和乘務員也做到了專業內應有的素質,但是其他演員的戲份,總給人多餘的錯覺!

比如,杜江一開始撩的姑娘,給過很多個鏡頭,有些鏡頭也許是刻意的,但是有些鏡頭真的太多餘了,還有機長的部分,在那種緊急關頭,女兒過生日的念頭應該一閃而過才對,更多的去刻畫機長處理事故解決問題會不會更好呢?

飛機著陸滑行的時候,關曉彤的特寫鏡頭也是非常之多,表情可謂過於浮誇,甚至大熒幕黑屏後,大家都準備散場,結果來個一年後聚餐的劇情,所謂高潮處不怎么高潮,該結束的地方反而如此的拖沓!

導演劉偉強可是執導過《無間道系列》的大牌,難道我該怪編劇嗎?

最後,整體來說,作為獻禮國慶70周年的電影,《中國機長》已經合格,只要把電影的原型事件還原就已經成功了,雖然驚喜不多,但是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大部分觀眾還是被高度緊張的氣氛給代入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飛機每次划過大熒幕的轟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