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篇精彩作文

《開學第一課》是由教育部和中央電視台聯合舉辦的教育類節目,主要是結合當下實事,對中小學生進行教育啟發,通過真人真事案例,來引導學生,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檔十分有意義的節目!希望以下的觀後感對您有所幫助!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一

今天是9月1日星期天,我與爸爸媽媽守候在電視機前,一同觀看了由中央一套播出的《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是從20xx年那年開始舉辦的,從守護生命、我愛你中國、我的夢中國夢、幸福在哪裡、美在你身邊,到今年的“乘著夢想的翅膀”,每一年的主題都讓我們感到新鮮,也讓我們受益良多。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第一節班主任是主持人撒貝寧,我們的夢想老師是曾經在天宮一號太空授課的王亞平王老師以及空軍跳傘運動大隊的隊員付麗娟姐姐。

在這節課上,王老師說了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話。她說:“追逐夢想的路上並非一帆風順,擦乾眼淚不輕言放棄,就會離夢想近一點再近一點。”。

我很想做老師,爸爸和媽媽都支持,。我還記得爸爸說:“放心,楠楠,你想學就學。這是你的夢想,就算一萬個人反對,自己堅持就對了。”爸爸的這句話和王老師的話真是不謀而合,也讓我做老師的心就更加堅定了。

《開學第一課》第二節是王小丫主持的,黃綺珊黃媽在節目中與舞蹈老師方俊、在地震中失去雙腿的“最美舞者”廖智一同演唱了歌曲《怒放的生命》。媽媽說,無論是歌曲還是演唱者,全都令人敬佩。的確,廖智是不平凡的舞蹈老師,她因地震而失去了雙腿,失去了繼續追尋夢想的利器。但她沒有放棄,而是逐漸適應假肢,決心把自己的夢追回來。她的故事令我們動容,她的事跡讓我們感動,她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開學第一課》第三節是方瓊阿姨主持的,我喜歡的鋼琴家郎朗以及教腦癱兒子學鋼琴的鄭亞波鄭媽媽。鄭媽媽是加油站女工,她的兒子患有自閉症,也就是不愛跟別人說話,只自己跟自己說話。爸爸說這樣的孩子教起來父母會特別累。但鄭媽媽沒有叫苦叫累,反而堅持在十一年中教她兒子鋼琴,想要讓孩子活得更有希望。她說:”即使全世界都放棄你,媽媽也不會放棄你。彈鋼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它給了我和我的孩子最後的希望。只要堅持夢想,每個人的人生,都能精彩。”鄭媽媽之後與其子彈唱了《世上只有媽媽好》,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首歌,聽到這歌時我和媽媽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夢想是人人都擁有的,但我們是否能夠實現不是取決於別人怎么看,而是自己怎么做。看了《開學第一課》後,我會更加堅持自己的夢想,讓自己的夢想開出驕傲的花。有句話說得好:”不經一番風霜苦,焉得梅花撲鼻香?”我一定會做一個為實現理想而不懈努力的人。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二

在開學的前一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看了《開學第一課》,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就是“美就在你身邊”。

在《開學第一課》中,許許多多的事情都讓我感動,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最美老師——鄧麗。她把自己的平生所學全部交給了高原國小的孩子們,她給那些孩子帶來了溫暖與愛,教給孩子沒從未接觸過的唱歌跳舞,還讓孩子們登上了“舞台”,她帶給孩子們許多許多。當她為期三年的助教期即將結束的時候,孩子們用自己的雙手製作出了許多代表著他們的心聲的作品,老師被他們感動了,她是被孩子們的真心所感動了。最後,她又留在了那個小山村。

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人每天都在發揚美,而還有許多人不知道美從何做起,其實,美就在我們的身邊:幫清潔工叔叔或阿姨打掃衛生,慰問孤寡老人,在車上給老奶奶讓坐……這些都是美,就像于丹老師說的:“美有大小之分,所以,我們從珍惜發現小美開始,去滋養一個大美的生命,時刻準備著,把它傳遞出去。”

從開學第一課中,我學到了奉獻,學到了團結,學到了和諧。如果全中國每人每天都去傳遞美,那我們的中國將會變得更佳和諧。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三

昨天下午第五節,我們班到五樓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的錄像,看後,我明白了知識守護生命的道理。

錄像開始了,我津津有味地觀看著,第一節課是《潛能》。這一節課讓我知道了,每個人都是有潛能的。潛能是在一個人內心最深處的能量,需要發現,需要挖掘,但更需要進行科學的訓練。5月12日,桑棗中學的學生們正在專心地上著課,突然,傳來了一陣山崩地裂的響聲,地震來了,桑棗中學的同學們立即按照老師說的話做,保持安靜,有次序地迅速地往操場跑,因為桑棗中學每一學期都舉行了逃生演練,最終全校2200名學生只用了一分三十六秒的時間全部逃出了搖晃得十分厲害的教學樓,創造了一個奇蹟。由此我明白了,只要我們多懂得一些自救知識,在危險中就會多一份逃生的希望。所以我們要多長一些知識。

第二節課是《堅持》。這節課讓我明白了,我們不僅要發現、挖掘自己的潛能,還要有堅持的精神。錄像中一個叫李中俊的小女孩,在上學的道路上,不慎掉進了40多米深的天坑裡,她昏迷了三天三夜,醒來時餓又冷,想起家人讓自己帶的食物。他努力向上爬,每次只是爬了一米多,就重重的跌了下來。但最後她憑著自己的堅持,終於七天六夜後,她爬上了天坑,暈倒在同學的家門。看了這個故事後,我懂得了,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創造生命的奇蹟。我也要像這個小女孩學習,學習她那種堅持,在遇到困難時堅持不放棄,不向困難低頭。

經過了這節課,我明白了許多的道理,這些道理將在我今後的人生道路上終生受用。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四

今天是開學第二天,我們班主任帶領我們全班到科技大樓五樓多媒體教室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的錄像。

這是一堂由“潛能”、“團隊”、“堅持”、“生命”四個部分組成的課,我覺得這是一堂特殊的教育課,告訴了我們知識守護生命的道理。

其中,“堅持”這節課告訴我們不論做什麼事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有“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信念。我印象最深的是這節課中講述的一個14歲的女孩李中俊,她家住在山裡,上學必須經過很多天坑。一天,她走在上學的路上,一不小心掉進了四十多米深的天坑裡。她的父母得知訊息後,連忙尋找。可李中俊昏迷了三天三夜,錯過了家人的尋找,她只能自己爬出天坑。最後她用了七天的時間,爬了一次又一次,終於活著爬出了天坑。她告訴我們,只要堅持到底就會成功!只要永不放棄就會出現生命的奇蹟!

看到這,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去練腳踏車,我剛剛騎上腳踏車,就摔了一個“狗啃泥”,我又騎了幾次都摔了下來。這時,我已傷痕累累。後來,我就一直都沒有再去練騎腳踏車……想到這,我頓時覺得臉上火辣辣的,與李中俊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我下定決心:今後不論做什麼事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五

今天下午,我看了開學第一課我的感受很深刻,我看到了中國的力量,潛能的發揮,團隊的合作,生命的可貴。

在第二節課,堅持,每個人都知道“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的道理,堅持可以創造生命的奇蹟,就有新的人生。面對人生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其中有一為主人公,她就是李中俊只有14歲,家住在山溝里,有許多大小不同的天坑,一天李中俊去上學,由於不小心掉入40米的天坑裡,試想,40米高相當於一座大樓那么高,對於一個年僅14歲的女孩來說無疑是對生命的挑戰書。當他被大雨沖醒已經是3天2夜了但她的堅持是他決心爬出這個“死亡之門”崖壁上布滿青苔,滑得每爬一二米就有重重的摔下來,對生命堅持,使他終於爬上去。可是李中俊的家人堅持多一天,李中俊或許可以早一天獲救。

堅持就是勝利,對於學習也要堅持。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六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幸福”。幸福是什麼?其實很簡單,它就是……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承擔。父母雙亡的“最美女孩”孟佩傑,為了報答癱瘓在床的養母,她每天為養母做足部按摩、做飯、倒水、服侍她上廁所……就這樣多個日日夜夜過去了,孟佩傑一刻不停地在照顧她的養母。她說:“養母養了我三年,我要養她一輩子!”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努力。鋼琴盲童劉浩最愛練琴,但他看不見,想彈琴很難。但他和他的媽媽並不放棄,他的媽媽為劉浩刻盲譜,每天刻到凌晨4、5點才睡覺。劉浩說“如果我是電腦,我的媽媽就是主機。”是愛,推動了成功,獲得了幸福!是他,讓我知道了:努力後的成功,就是幸福。我要向他學習!

幸福是溫暖的,美麗的。只要你細細品味,幸福就在你身旁。看完了《開學第一課》,我知道了要學會團結,幫助別人,分享的快樂是雙倍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就能戰勝所有困難,要學會承擔責任,少年強則國強,讓我們把對祖國的愛化成腳踏實地的行動,用愛榮耀中國,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可愛、美麗、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