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建黨偉業》的感想作文怎么寫 關於《建黨偉業》觀後感三篇

通過觀看《建黨偉業》,我們應該更加認識到今天的幸福是多么的來之不易,所以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於《建黨偉業》觀後感,一起來欣賞吧!

影片《建黨偉業》觀後感

前幾天,我觀看了紀念建黨90周年影片《建黨偉業》,深受感動,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感觸最深的是:此片內涵豐富,值得大家觀看和深思。

影片《建黨建業》是一部再現辛亥革命後到中國共產黨正式建黨這一時期發生的歷史事件的恢宏巨製電影作品,是一部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的文獻紀錄片。這部影片通過描述近代中國的發展和變革歷程,敘述了自虎門銷煙開始,為了解救中國,無數的仁人志士前仆後繼,以自己的方式為救國強國所作出的努力和犧牲。

影片在片尾時,13位代表在上海南湖的紅船上開完會後站起來合唱著《國際哥歌》時,大家的眼睛裡都噙滿著幸福和充滿希望的炯炯眼神!帶給我的是深深的震撼和深刻地記憶:這13名代表,代表著50多位黨員,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中國共產黨的90年艱苦輝煌,60餘年的國運昌隆,氣壯山河;90年前,中國共產黨為黑暗的中國點起了一盞明燈,照亮了浸浸革命之路;90年後,《建黨偉業》追本溯源,去尋找和講述光明源頭的故事!

現在,我們全國的黨員人數發展壯大到接近8000萬人,這是多么輝煌的成績!真正成了世界上第一大黨。事實證明,我們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豐功偉績,帶領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共產黨偉大的復興指日可待。

通過觀看《建黨偉業》,我們應該更加認識到今天的幸福是多么的來之不易,所以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時,要從影片中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無私奉獻、忘我工作、愛國愛黨的高尚品質,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貢獻力量。

《建黨偉業》觀後感

《建黨偉業》從辛亥革命開始,一向演到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之間的十年時光,是中國歷史上十分重要的十年。十年里發生了許多值得大書特書,使國人永遠銘記的事情,湧現了許多名留青史的風雲人物,武昌起義、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運動、袁世凱稱帝、護國運動、張勛復辟、護法運動、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文字成立、、、這些國人耳熟能詳、如數家珍的歷史事件,曾使我們憤怒過,哀痛過,無奈過,彷徨過,興奮過,期盼過……而今仍在我們的腦海里歷歷在目,記憶猶新。而這部影片的成功之處,便是真實再現了那段風雲變幻、令人可歌可泣、中華名族在苦難中抗爭奮鬥並逐漸進步的歷史。

影片中的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當一個舉著血書“冤”字的女大學生跪在總統府前情願,回答軍警為什麼不到檢察廳喊冤時,她含淚說:“冤情太深,檢察廳接不了我的狀子。”之後痛呼:“我是為四萬萬同胞喊冤啊!”這一聲猶如千鈞之重的巨石狠狠砸在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上,使人心痛、心苦、心碎啊!那一瞬,淚水充滿我的眼眶。

看完整部電影,我感慨良多。被那個熱血沸騰激情澎湃的時代所震撼,被那群心繫國家情牽百姓的先驅所感動,被那種為國獻身死而後已的精神折服。作為21世紀的青年,我感到汗顏。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過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年輕的毛澤東、周恩來、蔡和森等同志堅定不移的高舉著馬克思主義的旗幟浩浩蕩蕩的展開了就過塗村的新篇章!

這天,我們回顧歷史,不僅僅是緬懷前輩的光輝業績,更重要的是著眼於新世紀,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我們要肩負起黨和祖國人民的重託,重塑這東方巨龍的雄姿。我們所肩負的歷史重任,這是何等偉大、何等光榮、何等艱巨啊!青年朋友們,作為21世紀中國的主人,我們是成長中的一代,是改革中的一代,是開創未來的一代,新世紀祖國的建設,離不開黨的領導,也離不開青年一代的床照和奮鬥!努力吧!新世紀的寵兒,把我們的青春,把我們的生命,把我們的一切都奉獻給黨,奉獻給我們的祖國!用我們的切實行動,燃燒烈人的青春!

《建黨偉業》觀後感

學院組織觀看了為建黨90周年獻禮的影片《建黨偉業》,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建黨歷史,了解中國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頁。

除了演員明星陣容的強大給人帶來的視覺衝擊之外,更重要的是對人心靈的衝擊。電影再現了那段風雨飄搖的歷史,重溫了老一輩革命家為了挽救人民與水火之中,為了拯救危難中的中國,歷經千難萬險,經過不懈鬥爭,最後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歷程,對我們這些出生在新社會、沐浴在黨恩下的年輕人,是一次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正處於命運的危難時刻:帝國主義列強虎視眈眈,妄圖滅我中華,瓜分我領土。同時也因為中國長期被西方列強瓜分和欺辱的慘痛教訓,警醒了國人,“靠洋人是永遠沒有出路的”。因此一些有識之士紛紛行動,尋求救國之路。其中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這一革命的果實卻又被袁世凱竊取。袁世凱為了享受自我的帝王夢,簽下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使原本殘破的中國更加四分五裂,緊接而來的軍閥混戰,更進一步的加劇了人民的苦難。

當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人與辜鴻銘進行辯論時,我們能夠看出新舊思想在當時高層知識分子中鬥爭的嚴酷;當我們聽到中方代表顧維鈞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籤字所說的那些話時,我們在憤怒的同時,又不得不深思“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挨打”的真諦。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這個時候誕生的。它應允了歷史的要求,應允了民族的要求。它的誕生,給中國帶來了期望,給人民帶來了光明,為中國革命開闢了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從此,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的鬥爭,最終最後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願望,勞動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作為當代學生,我們活在一個沒有戰火硝煙,只有和平的陽光雨露里,我們擁有自由,享受自由,我們看著國家在黨的領導下漸漸走向繁榮富強。雖然已經過去那么多年了,但我們不會忘了過去中國共產黨建立的艱辛,也不會忘了此刻中國共產黨為我們建立的一個國泰民安的家園,也不會忘了未來為中國共產黨出一份力將國家建立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