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里尋你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000字

“孝心少年”生活的真實記錄,生動反映了“孝心少年”們最真實的生活、最真摯的情感,以及他們最質樸的心聲。正是這樣的堅持與真誠,使節目中呈現出了一個個好少年真實感人的孝心事跡。下面是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眾里尋你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老師推薦我們看了尋找孝心最美少年的頒獎典禮,我被那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打動了。

他們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甚至小小年紀就承擔起了家庭的所有責任。看到這一個個場景,我的臉紅了起來。我的年齡和他們差不多,平時在家裡聽到媽媽說: “心心,趕緊幫我來掃地。”而我卻滿臉不情願地說:“我剛剛做完作業,累死了,等一下再來。”每當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就自己忙起來。

我們是00後,是泡在蜜罐里長大的人,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神仙般的日子,就像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每天都是爸爸媽媽為我們服務,沒有感謝不說,有時候還會抱怨這個不好,那個不好。獨生子女的一代更使我們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這也養成了我們不團結,沒有責任意識的性格。

然而,這些孝心少年卻在家裡獨立分擔家務,即使面對困難,他們還是在這條通往孝心大門的路上勇往直前,自強不息。孝是什麼?它是一種發自內心表達的情感,哪怕是一件小事。孝是什麼?它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東西。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用生命交接的鏈條。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樹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弘揚中華民族的精神,弘揚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繼承了這種精神,如果全中國的同學們都發揚了這燦爛的名族氣節,讓我們每一個角落都盛開孝心之花。那我們的孝心少年還需要找嗎?所以,在這裡,我希望趁父母健在的光陰,好好地孝敬他們。哪怕是幫他們捶捶背,幫他們炒菜,一聲近在咫尺的問候,一個深情地擁抱。

20xx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000字

陸佳麗,一個來自貴州屋脊韭菜坪山的彝家農村女孩,陽光而略顯羞澀。品學兼優的她,與重病在身的奶奶相依為命20xx年,臉上卻總掛著自信的微笑,明亮清澈的雙眼仿佛可以洗淨生活中所有的煩惱。

孝心故事

20xx年,才有兩歲的小佳麗,就承受人間最悲痛的苦難她還尚未認清爸爸的模樣,爸爸就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將爸爸安葬好的第二天,妹妹就出生了。母親不堪生活的重負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訊。由於生活的困苦,年老多病的的奶奶沒有能力撫養兄妹三人,忍痛把妹妹陸阿芳託付給姑媽家幫忙撫養。從此,奶奶帶著陸佳麗和比大佳麗4歲的哥哥陸佳龍相依為命。

懂事的哥哥看到了家庭的困苦,初三畢業就輟學外出務工。從此,照顧家庭的重擔,就落在了這個年僅14歲女孩柔弱的肩膀上。家中主要靠種地為生,有時小佳麗也會擠出點時間上山挖草藥換一點微不足道的收入來貼補家用。她看見別人用馬來馱遊客上石林可以賺一些收入,於是每到周末,就向鄰居家借來馬鞍子,用自己家的馬馱遊客上石林遊玩。近兩公里的山路,一次收入10元錢,但是佳麗覺得已經不錯了。

奶奶身體不好,長期勞作導致雙手變形、腰椎疼痛,稍微重一點的東西都拿不了。每個星期天,小佳麗都要給奶奶背水,把水缸背滿,準備一些生活必需品。小小年紀的她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享受著快樂的時光,卻把家庭的重擔放在自己柔弱的肩上上山背洋芋、背苞谷,在家背水、餵牲口,去地里割草餵豬,都是她經常做的事情。周末晚上睡覺前,小佳麗還要為生病的奶奶捶背,洗腳,儘自己所能為奶奶減輕病痛的折磨。多年以來,面對生活的一切磨難,她沒有選擇放棄,總是跌倒了又爬起來繼續向前走。

在學校,佳麗同學對待學習認真刻苦,腳踏實地,每一次作業都按老師的要求認認真真地完成,遇到不懂的問題,虛心請教老師。在她的不懈堅持下,她的學習成績得到了提高,成為了班級的佼佼者。升入中學後,英語這門學科對於零起點的她來說學習壓力非常大,但是她堅持比別人早起,把上課學過的單詞和課文一遍又一遍的朗讀,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她對待同學也是一個熱心人,遇到同學生病或有困難,她都會熱情的幫助別人。同學生病了,她比誰都著急,午飯不吃,書包不收拾,都要堅持把同學送到家裡。在讀國小時,從家到學校有1個小時的山路要走,她總是天不亮就起床,放學了還要回家幫助奶奶做家務,家務忙完,已是夜深人靜,這時才是她溫習做功課的時間。

在進入中學後,她更加陽光健康的生活學習著,在遇到不懂做的作業時,要么和同學們共同探討,要么就是不厭其煩地去請教老師。懂事的她捨不得花錢坐車,每個星期五下午回家星期天回學校都要走4個小時的山路。提起陸佳麗同學,左鄰右舍,老師和同學無不稱讚,都說是一個懂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雖然經歷了許多的風風雨雨,但是小佳麗看上去還是那么的陽光那么的極積。當談到哥哥時,佳麗說:“我哥是為了讓我好好讀書,減輕家庭負擔才選擇出去務工的,我很內疚也很無助,我只想好好學習將來找個好工作,給哥哥買一個大大的房子,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談到奶奶時,小佳麗的眼淚在眼眶裡打轉:“想起奶奶,我就不會累,奶奶已經為這個家庭操碎了心,落下了一身病,我將來一定要考衛校當醫生,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治好奶奶的病,讓奶奶多享受幾年好生活,讓像奶奶一樣的人都能健康生活”。

小佳麗用真實的行動、簡短而樸實的語言詮釋了一個彝家小女孩的人生觀,她是學校學生心目中的好同學;老師心裡的好學生,她是我們生活中的好少年,她是貴州屋脊下在劣境中綻放的索瑪花。

20xx眾里尋你——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向小康:給媽媽當“媽媽”

媽媽患間歇性精神分裂症,爸爸打零工養家,12歲的湖南女孩向小康努力打理整個家。切菜割手、背重物摔跤…她磕磕碰碰中學會各種家務,再累也無怨。給媽媽扎辮子、講故事、買禮物…她成媽媽的“小媽媽”。媽媽發病時,她一遍遍深情呼喚;媽媽病情穩定時,她給媽媽唱歌,陪媽媽看電視,給媽媽講學校的開心事,用樂觀的態度撐起整個家。

遲凱琳:和繼母共同撐起家

母親去世,父親因車禍殘疾,姐姐失明,奶奶患癌爺爺癱瘓…遼寧13歲女孩遲凱琳沒絕望,幫繼母擔起家。上學、做飯、餵豬、給爸爸和爺爺洗腳…忙碌的她為減輕繼母負擔還主動照顧3歲弟弟。遲凱琳說自己有個願望,想長大後當個醫生,讓這個世界少些病痛。

周蕊:約定陪伴“漸凍人”舅舅

父母離異母親在外打工,父親般的舅舅又患“漸凍症”,四川14歲女孩周蕊沒絕望,並鼓勵舅舅堅強。周末從學校趕回家做家務、幫舅舅康復訓練、送外賣掙錢…她再累無怨。舅舅生日時,她約定會永遠陪伴舅舅。省錢給舅舅買了電腦,找到一個專為“漸凍人”提供幫助平台,周蕊的陪伴,讓舅舅越來越樂觀。

田應志:遇事一起扛才是家人

哥哥患癲癇還有手腳殘疾,家中為給哥哥治病欠下債,為還債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貴州17歲男孩田應志獨自照顧哥哥、妹妹和93歲的奶奶。上學、種田、做飯…他一人扛起家並以優異成績考上重點高中!他說遇事一起扛才是家人!

李佳:讓母親身上流我的血

母親患白血病,需要做骨髓移植卻因是“熊貓血”難找配型,得知父母與孩子配型成功幾率大,15歲的四川女孩李佳決定為母捐髓。捐髓需體重與母親接近,她努力增肥,早餐炸土豆晚上加餐,3個月吃胖20斤。配型成功後,母親卻因病痛折磨體重減輕,她又開始減肥!她說,想讓母親身上流自己的血!

曹胤鵬:捐出骨髓救父親

為救患白血病的父親,江蘇8歲男孩曹胤鵬決定為父親捐獻骨髓。為達到捐獻要求,他兩個月里讓自己體重增加了20斤!在父親治病過程中,他既照顧父親,又安慰母親,成了整個家的支柱。最近骨髓移植手術完成,父親得救了!

任芳芳:用堅強笑對逆境

家在汶川地震中成廢墟、爺爺去世、媽媽出走、爸爸在外打工…四川13歲女孩任芳芳獨自照顧奶奶。陪奶奶下地幹活、幫做家務、走30多里山路為奶奶買藥…任芳芳努力張羅整個家,無論多難,都堅強笑對。

張釗:要替父盡孝

父親去世,母親遠走,爺爺奶奶患病,13歲的陝西男孩張釗成家中頂樑柱。拜老中醫為師學辨識草藥、艾灸、拔罐…他成“小郎中”,不僅能幫護理爺爺奶奶,還去挖草藥賣錢。他說,自己要代替父親向爺爺奶奶盡孝!

余雖:堅持不放棄就能做到

母親去世父親住院,貴州13歲女孩余雖包下家務農活,還要照顧弟弟妹妹。背著弟弟妹妹上學,她書包里裝著書、尿布、換洗衣褲。邊哄弟弟妹妹邊上課,成績依舊名列前茅,,她說無論多難,堅持不放棄就能做到!

姜沅昊:用孝心守護外婆

外婆臥病在床,外公身體也不好,父母都在外,河北11歲男孩姜沅昊擔起照顧外婆重擔。給外婆餵飯、翻身、按摩…他再累無怨。每天彈鋼琴錄視頻給外婆聽,希望音樂給外婆帶去快樂,姜沅昊說,他想憑自己的力量守護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