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影評及觀後感:別在意別人的看法

《哪吒之魔童降世》由餃子執導、編劇的動畫電影,改編自中國神話故事,講述了哪吒雖“生而為魔”卻“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長經歷的故事。大家看了這部電影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影評及觀後感,歡迎大家來參閱。

《哪吒之魔童降世》影評:不必談情懷,它也許是

20xx年一部《大聖歸來》點燃了票房,也點燃了國產動畫電影市場,引來大量資本注入。時至今日,當我們打開影院的電影排期,已能看到許多不同風格的國產動畫電影位列其中,譬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看過點映場後,我確信這就是今年國產動畫電影的巔峰之作。

關於這部影片,即便我們不用“國產電影”的濾鏡去審視它,這依舊是部相當棒的電影。換言之,不必談情懷,不用太寬容,我們可以用觀看好萊塢動畫電影的評分標準直接套用在它身上,它必然是一部各方面都經得起審視和推敲的作品。

那么,接下來我們就從劇情和節奏、畫面和音樂以及電影整體規劃等方面,談一談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

劇情和節奏

其實這部影片給我的第一印象並不好,之前在影院看到過它的預告片,畫面固然不錯,但台詞著實是過於中二,就像是時下一些“鮮肉劇”的對白,連帶著對影片劇情的期待度也大幅下滑。我相信大部分人只看預告的話,都會得出和我一樣的結論。

但實際上《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劇情是很不錯的,它的主線劇情脫胎於大家很熟悉的《封神演義》,核心則是“自己的路自己走”、“我命由我不由天”、“對抗偏見認識自我”、“不要讓別人給自己貼標籤”等等。無論主線還是核心,其實都不新鮮,可劇組依舊把整個故事完成地流暢而有新意。

商業電影,尤其是動畫電影,其核心多是大同小異的,就像迪士尼的公主動畫,也可以一字記之曰“女權”。優秀的製作者,能把老故事講出新花樣,不會讓人覺得沉悶老套,而達成這點的法寶,通常是緊湊的故事節奏和合理的劇情發展。

在故事節奏上,《哪吒之魔童降世》長達110分鐘,對於動畫電影來說可是夠長的。劇組在電影裡添加了豐富的設定和眾多支線角色,李靖夫妻、人類村民、龍族、崑崙仙人、海夜叉和結界守衛……這些角色都獲得了不少戲份,支線和細節劇情讓主線故事不再沉悶,也營造出很棒的世界觀,讓觀眾們不會感到無聊和急躁,能夠一直保持興奮。

至於劇情發展,這部電影一度被詬病“戲說不是胡說”,一些設定是很顛覆傳統印象的。不過在主線劇情的發展上,無論是申公豹和龍族的背景,還是哪吒敖丙的雙生,又或者李靖一家的親情,從人物設定推衍出人物的行為,幾個大處的轉折都合情合理,角色感情的蓄勢也很足夠。

人們不會質疑李靖夫妻對哪吒的感情,也不會質疑敖丙和哪吒的友誼,或者質疑敖丙為何忽然就要毀滅陳塘,只要能接受一開始混元珠和雷劫這個略顯單薄的基礎框架,那么隨後一切故事的發生都是合乎道理的。

畫面和音樂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畫面是毋庸置疑的優秀,隨著資本的注入,劇情、設定、節奏把控等“軟實力”可能還需要積累,但國產動畫電影在特效技術上對好萊塢的追趕是非常直接和迅速的。

20xx年的《大聖歸來》已經讓人眼前一亮了,現在過去了四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畫面與CG技術更是到達了一個相當成熟的階段。這部影片集中了國內動畫製作領域最頂尖的幾家公司,合力之下,使得片中人物的動作流暢自然,而山河社稷圖裡的畫面,以及幾場大戰的龐大CG,更是場面宏大,水準高得驚人。

這裡還得特別提一下畫風,一千個人可能有一千種偏好,《哪吒之魔童降世》對哪吒常規形象的塑造是略顯哥特的陰沉黑眼圈,對李靖夫妻的塑造則十分美型,其它角色里,仙人精怪們稀奇古怪,龍族一系人馬則酷炫帥氣,從人物造型到場景繪圖,說不上特別突出,也沒有污染觀眾的眼睛……

很多人會以畫風來評判動畫電影,這其實是不應該的,因為畫風是否討喜是一個完全主觀的選項。《冰雪奇緣》和《蜘蛛俠:平行宇宙》風格完全不同,這不妨礙它們都是奧斯加最佳動畫;《火影忍者》和《海賊王》、《龍珠》也都各有特色,而它們都是日本漫畫的巔峰。

至於音樂,電影配樂是一方面,動畫電影還有額外的配音一項。我是個音痴,通常對電影的配樂並不敏感,但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後期,敖丙和哪吒決戰時的配樂卻讓我印象深刻,史詩感十足,這要點個讚。至於配音,都是合格的,不會讓人出戲。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看心得

今天是20xx年7月21日,我一時心血來潮,然後買了去看那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電影票,沒成想這部電影不僅是宣傳的很好,而且這電影的確讓我很有感觸。

今天是自己一個人去看了這部電影的點映,恰好,在學校旁邊的紅星電影城就有,所以就買了票,興致勃勃地去了。雖然還是有許多小孩子一起去看電影,但是我覺得,這一部動漫電影更加符合成年人的精神世界觀。

如果用之前的動畫電影來做比較的話,我覺得這部電影比《大聖歸來》還有《白蛇:緣起》更勝一籌。倒不是說在電影畫質方面這幾部電影有什麼太大的差距,只是呢,在講故事的時候,我覺得哪吒這部電影得故事架構是最好的。

但是呢,我還是想要先說一下這部電影的人物。

太乙真人是個胖子,操著一口四川口音,笑點幾乎都是他觸發的。對了,還有申公豹,他的口吃總是讓人覺得很迷,就像抖音里的那個口吃大爺,話沒說完,永遠不知道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這兩師兄弟總是抖包袱,我後面的小孩都笑出了貓叫聲。

李靖夫婦在這部動畫裡面是一個非常愛他們的孩子的形象。雖然沒有看到金吒和木吒,但是就單單通過哪吒來看,夫婦倆還是非常的愛惜自己的孩子。(具體怎么愛還是通過電影來感受吧)

小哪咤的形象非常顛覆我們的認知,但這種顛覆顯然塑造得很成功,因為他的形象是跟他的性格和電影的主題相互搭配的。而這種成功也恰恰是團隊製作的傾心注入心血的結果。我尊重他們的勞動創造也讚嘆於他們的這種形象架構,兩眼黑眼圈,帶著痞子氣息,又不失靈動可愛,以混世魔王(更確切地說是可怕,可憎的妖魔)的形象存在於錢塘關的百姓的眼中。

接下來說一下電影的故事架構。

這三部電影都是取材於我們中國傳統的神話故事,並加以改造的。說實話的,我們本身自己的傳統故事還是有很多底蘊值得去發掘的,也有很多材料值得去重新開發,需要我們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待古老的神話故事,用一種新的表達方式來傳達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並加以開發和利用來為我們今天的生活做一場精神方面的洗禮。看電影,本來就是圖著娛樂和開心嘛,所以能夠更好地表達出故事裡面所講的情緒和精神,這就是一件成功的事情,顯然這三部電影都做得很成功。

這部電影幽默與嚴肅並存,精彩的打鬥戲和感人的煽情戲,(不怕被你們笑話,我的確因為哪吒的煽情流出幾次感觸良深的眼淚)結合搭配很完美。

其實單論電影本身的好壞,本身就有一點狹隘,其實更重要的是我覺得我在這個部電影裡面看到一些別樣的東西,那才是這部電影的精髓所在。

首先,我注意到了個人的存在和他人的認同之間關係影響到一個人的成長。

這部電影裡面的小哪吒,擁有天生神力,又是魔丸轉世,被人們當做妖魔鬼怪來看。而人們的確非常懼怕他,他而因此受到了排斥。在他的反叛的心理應激反應,以及心智不成熟,又得不到指導和關注的情況下,他注定是一個具有極度逆反的心理特點的亂世魔王的形象。正如他所說:“既然他們把我當做妖怪來看,那么我就做個妖怪給他們看”。而李靖也說:“我不想他渾渾噩噩地度過一生,到死了都被人們看作是妖怪。”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我們又怎么不是為了獲取他人的認同才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的呢?人的最大的特點就是社會屬性,不是生活在社會裡面的人就不能稱之為人,不能獲得社會認可的行為也從來不會為一個人的發展換取好的結果。而我們所認為的成功,其實也是別人給予的成功,至少在成功的社會屬性的定義上是如此。而其實,人類,或者說生命的存在,本身又有什麼意義呢,或許沒有吧(看我的上一篇文章有詳解)

其次,我注意到:在一個人孤孤單單的生活中--朋友--這個身份的人在生活中十分重要。小哪吒和敖丙他們兩個最終能成為朋友,不僅是因為他們都是孤孤單單得不到理解的人,(當然還因為故事情節的安排之類的關係)而且他們對於對方的出現都持一個非常歡迎的態度。一起在夕陽下踢毽子就能誕生出感情很濃厚的友情,說明他們對友情這種感情體驗的需求的確非常迫切的。長大後,我們通常覺得自己更加孤獨了,或許只是利益社交類的“朋友”多了,而共情社交類的“朋友”一個一個在失去,所以,人在情感之中沒有獲得良好的反饋,自然也就對孤單產生一種更加敏感的察覺。

還有在電影中不管是反派還是正派,他們的行為本身沒有對錯之分,有的只是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和自己存在所需獲取的資源而是進行了一系列活動。至於對於正反派的劃分,只是為了讓人們有一個鮮明的身份對比。其實的話,不論是哪一方,他們都有自己做己行為的理由。這個要牽扯到下一點。但是,總的來說,成年人的世界,看待善惡總是會多了幾分價值方面的考慮,不至於那么簡單地劃分好壞,但總體上不會偏離自己的價值觀。

在社會共識中人們的固有成見是很難改變的。就算就像雙手沾滿他人鮮血的人永遠會被別人看做一個惡魔。在電影裡面哪吒,從一開始就給人們一個惡魔形象而後面不論他做出怎樣的行為,都會被人們看作是一個惡魔在破壞的行為,哪裡管哪吒的初心是什麼樣的。而這樣子的結果是哪吒的行為總是被導向一個邪惡的動機。而在電影中申公豹和龍族也是如此,作為妖怪出身,申公豹得不到師父的認可,即使他本身很努力地修煉,很刻苦地完成師父的教誨;而龍族雖然貴為萬妖之首,卻因為身份得不到天庭和人間的認可,即使他們幫助天庭在龍宮之下鎮壓住了各種海底妖怪。他們合作,卻也只能通過盜取靈珠來在封神大戰中獲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以此來打破人們的固有認知下自己的生存窘境。但是敖丙的身份依舊被遮掩得嚴嚴密密的,也就是說,妖族的身份依舊不能在世人面前公開。

有時候,成見真的是一種害人的東西。就像現在很多的文章下面的評論都戾氣很重,那種老生常談又老掉牙的無知論調總是層出不窮,是網名的知識沒有隨著時代進步呢,還是那種成見已經根深蒂固地存在於人們的內心呢。舉一個最為簡單的例子,在你的最最直接的印象中,非洲地區還有印度比起歐美地區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世界,相信幾乎大家都會是八九不離十的答案。從這個方面來看,電影中所傳達的這種打破天命,打破成見的價值觀念真的很值得學習,不僅是在字面意思這層意義上,還有拓展的意義上。

最後也最為重要的就是電影的主題。我很喜歡小哪吒說的那句話:既然命運不公,那我就要和命運鬥爭到底。這就是這篇部電影,表達出的最核心的精神主題。是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不管是魔丸還是靈珠的轉世是好是壞,總不需要他人來評判,即使一開始這就是他們注定擁有的命運。就像《阿甘正傳》裡面的主人公那樣,傻子的未來不一定就是渾渾噩噩的,也可以是大放光彩的。

暑假觀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

《哪吒之魔童降世》講述的是,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將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人,助周伐紂時可堪大用;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為禍人間。元始天尊啟動了天劫咒語,3年後天雷將會降臨,摧毀魔丸。太乙受命將靈珠托生於陳塘關李靖家的兒子哪吒身上。然而陰差陽錯,靈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本應是靈珠英雄的哪吒卻成了混世大魔王。調皮搗蛋頑劣不堪的哪吒卻徒有一顆做英雄的心……

不僅劇情顛覆,連人物形象也來了180°的大轉彎。

記憶里的哪吒和敖丙,一個勇敢善良,一個作威作福,因鬧海一事勢不兩立。

影片中的哪吒和敖丙,卻成為了惺惺相惜的命運共同體。

一向以反派形象出現的敖丙,也終於帥了一回,化身為溫潤如玉的龍二代。

魔丸投胎為哪吒,靈珠投胎為敖丙,兩人亦敵亦友的關係成為了影片最大看點。

哪吒的師父太乙真人也一改往日仙風道骨的形象,成為了大腹便便的快樂神仙,坐騎竟然是一頭豬。向來是背景板的哪吒母親殷夫人,也成為有血有肉的巾幗英雄。

有句港句,一口川普的太乙真人雖然改變很大,但成為了本片的笑點擔當。誇張大膽的人物風格,增添了很多喜劇色彩。

當然,最大的顛覆,還是哪吒本人的形象。

疲憊的三角眼、深邃的黑眼圈,一副喪出天際的表情,這就是陳塘關的熊孩子哪吒。

生而為魔,不受喜愛,哪吒的童年怎一個慘字了得。眾人對他避猶不及、侮辱取笑,讓哪吒變成了一個缺愛的朋克魔童。

作為一部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顛覆了無數觀眾對於動畫、傳統神話的定義,成為適合全年齡層觀看的國漫力作之一。對於成年觀眾來說,影片並沒有單純地把“正義戰勝邪惡”的口號聲嘶力竭地從頭喊到尾,而是試圖呈現出一個有著人類真實情感、內心徘徊於人性善惡交織的主角哪吒。包括哪吒在內的所有人物,都沒有絕對的反派與正派,善惡存在於每一個人的身上。通過極具現實意義的角色設定,影片贏得了無數觀眾的共情。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

在我看來,它不完美,卻值得一看。

有些人總對國外的片子給予極高的包容度,卻不肯看國產的進步。

這部影片為了四星,原因是:

1、角色的塑造我很喜歡,“離經叛道”也是現在的人所想看到的吧。

哪吒的大眼大嘴,濃厚的“黑眼圈”,不齊整的牙。還有那插在褲子裡的手(不是口袋)以及沙啞的聲音。有人接受不了,我卻覺得突破刻板印象未必不是件好事,對於片中“魔丸轉世”的形象來說確實符合,且別有一番趣味。那濃重的“黑眼圈”還讓我想起了《刺客伍六七》里的伍六七。

除了哪吒之外,母親的塑造也讓我覺得也可以。首先,我真的看膩了只會哭和只會躲在丈夫背後的女人。片中的母親懷胎三年還跳過門檻入府。丈夫去往仙界求助,孩子頑劣搗亂,世上妖魔橫行。而她披甲上陣殺妖,回來後卻仍有為母的柔軟。剛柔並濟,確實得我喜歡。

父親也是我覺得蠻有意思的設定。在我記憶中李靖是一個國比家大的人,但製作者很堅持的把他對哪吒的愛很全面的展現出來。將李靖變成這樣,在我看來其實有一點過於理想化了。不得不說那一句“他是我兒”我哭了,但還是覺得少了點衝擊力度。

龍王三太子和太乙真人我就不多說了。都有好,但缺點也非常明顯。

2、台詞我很愛,整部影片下來除了母親大人說的兩句台詞有點刻意煽情,其他的台詞在觀影過程中並無太大的跳戲情況。

總結一下就是,慶幸編劇讓角色選對時間不說話。

說了什麼我覺得不重要,沒說什麼才更值得考慮。在哪吒將受天雷的時候,他沒有說“爹娘孩兒捨不得你們……”或是“孩兒這一世幸成爹娘的孩子……”“爹娘莫想孩兒,孩兒會在天上看著你們的……”諸如此類的常見煽情台詞。而是選擇了一句孩子氣的話“今天是我的生日宴,都不準哭喔。”不得不夸。

3、畫面優(真的A+)

說真的,除了沒有非常體現國風的能打動我的大景以外。其他的畫面美感和細節都是線上的。

細節展示的讓我記憶非常深刻的有兩個地方,一個是太乙真人臉上抖動的肥肉,一個是哪吒被混天綾捆成一團的時候在沙灘上留下的印子。

4、調度

調度這個詞我是真的不敢亂說的,在影視作品中可是非常考驗導演功力的東西,我也是半懂不懂的狀態,就隨便說說吧。

主要就是打戲的部分,畫面人物調度非常的流暢。不是指動作的流暢,而是動作銜接的流暢。這可是個細緻活。

5、配樂

其實整部影片的前三分之二的配樂我都覺得一般,但最後決戰時的配樂和天雷那一段的配樂著實讓人喜歡。尤其是人聲的加入,更顯宏偉磅礴。

誇得差不多了,來說說我覺得不大喜歡的。我覺得故事鋪的太均勻了。

怎么算太均勻呢?就是沒有一個特別特別揪人注意力的點。這個點要從最開始就存在,並且以這個點推動故事的前進。

觀看整部影片,這個點應該就是天雷。但前面故事中對天雷都是小提,我覺得更加深觀眾對於三年後到底會怎么樣,哪吒能不能活,三年天雷之劫到底會產生什麼變數,哪吒啥時候能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片中應該在哪吒剛出生的那一段就有一句類似於絕不能讓這孩子知曉他的身世,這樣子的話。作為一條線索。中間再鋪上笑點,也更顯層次豐富了。不然總有種中間全靠好玩兒撐著的感覺。

差不多就這些吧。真的是很值得看的電影,不在於完美與否,而在於見證國產動畫的成長。而且確實拍的很不錯啊!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

作為史上最壞的哪吒,《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經點映就收穫了超高口碑。

李哪吒(簡稱哪吒)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活躍於明代神魔系列小說名著《西遊記》、《南遊記》、《封神演義》等多部古典文學作品。

“哪吒”是具備廣大民眾基礎的人物IP,創作這樣的人物故事有一定難度,如何讓影迷接受並喜歡《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國產動畫,是該片能否成為20xx年暑期檔黑馬的制勝關鍵。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導演(編劇)餃子非常聰明的選擇了“哪吒出世”的切入點進行核心創作。神話人物(英雄)的起源故事,近年來頗受影迷追捧。講述超級英雄從哪裡來?怎么來?能夠更佳地幫助民眾理解人物故事脈絡,為構建系列作品打下夯實的民眾基礎。

哪吒的出世在古典文學中基本都是一筆帶過。比如《封神演義》第12回原文描寫:“這位神聖下世,乃姜子牙先行官是也,靈珠子化身。” 一句話具備非常強的想像空間。古典中講到【靈珠子】貴為闡教的鎮教奇寶,奉師祖元始法旨下世,為保周滅紂而誕生,本為哪吒前世,靈性巨大之寶珠,太乙真人掌中奇珍異寶,孕育仙胎之神物,後胎化肉球經三年六個月出道。

《哪吒之魔童降世》抓取了這么一句話,進行了110分鐘的詳細解讀,讓哪吒活靈活現地出現在大眾面前,玩世不恭的哪吒也以獨特的性格圈粉無數。

《哪吒之魔童降世》故事流暢、角色生動,雖然魔改,但整體路線還是以膾炙人口的大鬧陳塘關故事為基礎,且更符合當下文化價值。觀感體驗與大聖歸來很像,笑料與熱血並舉。設定方面除了哪吒三件套外,山河社稷圖、神火罩等設定都是源自封神的噱頭,也有小云云、結界兄弟等可愛的原創角色。紮實的故事,生動的角色,飽滿的情緒,炸裂的場面,這一切都構成了110分鐘雲霄飛車式的、暢快淋漓的觀影體驗,只可惜結尾大戰意猶未盡,不算過癮。至於畫面嘛,製作水平早就不是華語動畫的掣肘了,這更是有著美觀造型和時髦特效的視覺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