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魔童降世觀看感想,國漫哪吒魔童降世影評觀後感5篇

《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編自中國神話故事,講述了哪吒雖“生而為魔”卻“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長經歷的故事。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xx《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

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再次引爆人們對國漫崛起的討論,從《大聖歸來》到《大魚海棠》《白蛇·緣起》,再到《哪吒》,每出一個爆款都激發我們對“何謂國漫”的思考。因為說到動畫,便不得不提及迪士尼,細緻到每一根毛髮的畫面、歌舞音樂的華彩、緊湊的故事節奏、永遠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伴隨幾代觀眾童年,直到現在我還能回憶起《公主與青蛙》里的對白,“星星只能指引你一段路,你必須努力付出才能繼續前進,如此一來,只要你有心就能完成任何事”。潛移默化中,我們是如此篤定地信賴這樣的價值觀,勇敢追求真善美,擁有強烈的進取心和創造力,努力實現個人價值。國產動漫之所以無法在少年少女心中種下能陪伴一生的種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借鑑、模仿的太多,尤其是日本熱血動漫對國產動漫的影響異常深遠。像《哪吒》這類現象級動畫電影,其故事依託了古老的民間神話傳說,哪吒的形象主要記載於元代宗教神話典籍《三教搜神大全》,活躍於明代神魔系列小說名著《西遊記》《南遊記》《封神演義》等多部古典文學作品,精神核心是對父權的抗爭。這是完全立足於本土的電影基因,外化成哪吒的台詞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吶喊,喚起人們普遍的情感共鳴。

動畫概論上一直有“中國學派”的說法,指的是發軔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成熟於六十年代,收穫於七八十年代的一批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動畫作品。這一發展過程的兩個階段,中國卡通片的創作數量和藝術質量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並且因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而頻頻在國際上獲獎。發展到今天,這種民族特色實際上已無太大的優勢,從《功夫熊貓》到《花木蘭》,迪士尼最大程度保留中國風格,仔細研究中國武術的一招一式,甚至聘請了中國的一大批文學家、歷史學家、藝術家,對影片的腳本、情景、造型等進行了反覆研究審核,以保持其中國的特點和原著的精神。因此所謂的民族特色是可以信手拈來的,中國學派想要立足於世界動畫之林,不是身披鎧甲手握利劍就能替父從軍,而是傳遞出來的價值觀追根溯源依然能在這場短兵相接的博弈中找到只屬於這片土地的血腥氣。

對抗命運是從希臘神話的時代就開始討論的命題,命運是一個圓,越逃避就越靠近。哪吒和敖丙一出生就被下了定義,一個天誅地滅的魔童,一個是身負家族自由與榮耀使命的救世主,他們就像火焰與海水一般相剋最後卻成為彼此唯一信賴的朋友。影片看似崇尚追求自由、實現自我,可是依然使我感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對這兩個人來說,給予他們肉身的父親以及賦予他們真實身份的命運,都是一種父權的存在。愛民如子的李靖面對魔童降世,不惜一門一戶祈求百姓接受這個混不吝,用自己的生命換兒子的生命。而哪吒也沒有真正做到“我命由我不由天”,從頭到尾他都格外在意世人的偏見,不惜用性命去證明自己不是魔,和他的父母一同守護陳唐關,做百姓心中的英雄。敖丙是更加受制於父權的存在,也許很多觀眾把這部電影的淚點放在哪吒得知父親一命換命那裡,但在我看來,整個龍族將最堅硬的龍鱗附加於敖丙的那一刻,是最哀莫的。敖丙從來都沒有選擇的權利,王臣父子的宗法支配上下五千年,父權是枷鎖、牢籠和永無天日的長夜,所以最後只能與哪吒一同向死而生,他們反抗的都只是世人的、輿論的偏見,命運依舊轔轔向前。

觀眾有時候總希望電影裡的人替自己過更自由、更幸福、更勇敢、更無法無天的人生,所以想看到哪吒對抗心中的魔,對抗不公平的命運,想看到哪吒拋棄所有的偏見,管他什麼父慈子孝、什麼國泰民安,就要“我命由我不由天”。

20xx《哪吒之魔童降世》觀看心得

小編昨天去電影院看了最近超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邊哭邊笑的從電影院出來之後忍不住想夸這部電影,這是小編見過的最好的李靖和最帥的敖丙,國漫威武崛起啊!

一開始小編是拒絕的,陳塘關李靖和哪吒的故事,從小到大各大影視劇形象都擺在眼前了,不就是哪吒年少輕狂把龍太子敖丙抽皮剝筋,李靖大義滅親之類的戲碼,然而沒想到的是這部電影的鬼才導演,居然在原著上改編出了一個讓人認可的新世界。

電影裡的哪吒不再是封神榜里的仙童轉世,更甚至他都不是常人,而是擁有毀天滅地能力的魔童身份,不變的是哪吒母親懷胎三年才生的孩子,母親的愛從來沒有變過。

然而即使母親為了保護他將他關在府中,卻也還是攔不住世人的成見和恐懼,電影中有句台詞讓小編印象深刻: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得動。

是的,就像電影中的哪吒,他不過一個三歲孩童,懵懂無知本性善良卻受到了滿世界的惡意,哪怕他降妖除魔救了人了,別人還是叫他妖怪以為他做壞事,平凡愚昧的人民只看到了自己對未知力量的恐懼和無措,卻從未想過力量本身從無對錯之分。

電影第一個讓小編哭的點是李靖,這么多年的影視劇里小編一直沒喜歡過李靖,從來李靖的樣子都是大公無私剛強不阿的人,所有形象都正面的這人沒情感一樣,好像從來這兒子就不是他的一樣的。

然而電影裡的李靖是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男人,他是陳塘關的守將耗盡心神守護百姓,同時他又是一個讓人敬重的好父親,他願意犧牲自己的命來延續兒子的命,不假手於人的用自己的方式引導兒子向善,他給了哪吒愛和正義,後面的蛻變完全就是李靖正面教導的結果。

電影的另一個驚喜就是敖丙,小編有生之年沒想到自己會喜歡上敖丙哈哈,這是小編見過的最帥最可愛最善良的敖丙,關鍵這個顏值啊沒話說,影版的配音還是低音炮,超級迷人。

從未想過還有這樣的版本,敖丙和哪吒還能成為相談甚歡的朋友,影版中的敖丙深居海底,哪吒被困府中,兩人各得魔丸靈珠力量驚人,又因外貌身份得不到眾人理解,然而這樣的人相遇了,多了一份惺惺相惜和相互理解,他們成了對方唯一的朋友。

原本也是善良小可愛的敖丙,身上卻扛著龍族逃離海底煉獄的重任,哪怕他是救世靈珠轉世卻也不得不因為所謂命中注定而滅世,為了保住龍族的秘密,他選擇水淹陳塘關,活埋了這座城。

故事的最後哪吒自己解封了力量,變身超級賽亞人打贏了敖丙,魔丸的轉世變成了救世主打破了人們的偏見,順帶還教育了敖丙是神是魔自己說了算的真理,最後兩知己一起對抗了天雷圓滿大結局,話說長大後的哪吒真是帥到爆!

這部電影的主題故事很小,宣傳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世界觀也很老套,但是導演能在這樣的傳統故事裡找到突破點和渲染點,故事改編的完整順暢又合理,打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又不是突兀惡搞,好笑又感人,特效燃爆,真的是部好電影,值得推薦。

20xx《哪吒之魔童降世》觀看影評

作為史上最壞的哪吒,《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經點映就收穫了超高口碑。

李哪吒(簡稱哪吒)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活躍於明代神魔系列小說名著《西遊記》、《南遊記》、《封神演義》等多部古典文學作品。

“哪吒”是具備廣大民眾基礎的人物IP,創作這樣的人物故事有一定難度,如何讓影迷接受並喜歡《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國產動畫,是該片能否成為20xx年暑期檔黑馬的制勝關鍵。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導演(編劇)餃子非常聰明的選擇了“哪吒出世”的切入點進行核心創作。神話人物(英雄)的起源故事,近年來頗受影迷追捧。講述超級英雄從哪裡來?怎么來?能夠更佳地幫助民眾理解人物故事脈絡,為構建系列作品打下夯實的民眾基礎。

哪吒的出世在古典文學中基本都是一筆帶過。比如《封神演義》第12回原文描寫:“這位神聖下世,乃姜子牙先行官是也,靈珠子化身。” 一句話具備非常強的想像空間。古典中講到【靈珠子】貴為闡教的鎮教奇寶,奉師祖元始法旨下世,為保周滅紂而誕生,本為哪吒前世,靈性巨大之寶珠,太乙真人掌中奇珍異寶,孕育仙胎之神物,後胎化肉球經三年六個月出道。

《哪吒之魔童降世》抓取了這么一句話,進行了110分鐘的詳細解讀,讓哪吒活靈活現地出現在大眾面前,玩世不恭的哪吒也以獨特的性格圈粉無數。

《哪吒之魔童降世》故事流暢、角色生動,雖然魔改,但整體路線還是以膾炙人口的大鬧陳塘關故事為基礎,且更符合當下文化價值。觀感體驗與大聖歸來很像,笑料與熱血並舉。設定方面除了哪吒三件套外,山河社稷圖、神火罩等設定都是源自封神的噱頭,也有小云云、結界兄弟等可愛的原創角色。紮實的故事,生動的角色,飽滿的情緒,炸裂的場面,這一切都構成了110分鐘雲霄飛車式的、暢快淋漓的觀影體驗,只可惜結尾大戰意猶未盡,不算過癮。至於畫面嘛,製作水平早就不是華語動畫的掣肘了,這更是有著美觀造型和時髦特效的視覺大餐。

20xx《哪吒之魔童降世》觀看有感

朋友們,你們印象中的哪吒是什麼樣子的呢?腳踩風火輪、手持火尖、身繞混天綾、脖套乾坤圈,蓮花化身,一身正氣,帶著從小就深深刻在腦子裡的哪吒形象,我帶著孩子和朋友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因為兒子很喜歡哪吒,天天在家看《哪吒鬧海》,嘴巴里唱著“我們的英雄——小哪吒”,老實說,我是抱著看“兒童卡通片”的心態來電影院的,但是一下子就被她深深的吸引了,這裡的哪吒完全顛覆了我們兒時的印象!我第一次看到如此震撼的國漫製作,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國漫一直在進步!完整的劇情、深刻的意義、壯觀的特效、震撼人心的背景音樂,燃的地方看的冒煙,悲的時刻淚流滿面!這是我看過的目前最好的國漫,一點不比好萊塢動畫差!誰說我們做不出好的電影,好的動畫!我也堅信,我們的動畫製作會越來越好!下面就讓我向大家隆重推薦這部電影。(如有劇透,不好意思,實在是忍不住與您分享。)

影片一開始就是陰差陽錯,哪吒成了魔丸轉世,而三太子則是靈珠轉世。剛一看到哪吒的形象,我用了一個詞:醜出天際,而看到三太子敖丙時我用的時“盛世美顏,”電影院觀眾一起喊出的“啊”、“哇”也驗證了我們的審美是一致的。但是隨著劇情的深入,你就會覺得哪吒正是要呼應“混世魔王”的形象,你會覺得他是醜萌醜萌的,而且越來越可愛。劇中的配角們也很出彩,太乙真人和申公豹貢獻了不少笑料。

一念成神,一念成魔,善惡對錯不在乎身,而在乎於心。背負原罪的出身,命中注定的死期,可是,哪吒不信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最終逆天改命!這其中離不開哪吒堅定的信念,而我更從中看到了溫情,看到了愛,哪吒的父母和師傅都是很善良的人,對哪吒充滿了愛,明知他是魔丸轉世依然沒有放棄他,所以,他內心是很善良的,他最後也是被父親深深的愛而感動,戰勝了魔性。而且,父母和師傅都有正確的教育觀,正是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下,哪吒才樹立了堅定的信念,最終保護了親人,守住了陳塘關。

說得再多,不如您去電影院親自感受一下,感受一下這部國漫巨製,相信我,不會讓您失望!忘了給您說,電影最後還有3個彩蛋喔!

20xx《哪吒之魔童降世》觀看體會

哪吒,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一個本領高強、嫉惡如仇、乖巧懂事的孩子,但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中,哪吒卻變成了一個到處搞破壞,父親勸告都不聽的“魔童”。這乍一聽是一個亂篡改神話,利用觀眾好奇心來“騙錢”的電影,但如果你能仔細了解一下,你就會發現這部電影沒那么簡單。

先簡單說一下故事梗概。威力強大的混元珠被元始天尊煉成兩顆珠子,分別是化胎為人能成為英雄的靈珠和化胎為人能成為混世魔王的魔丸。他本想讓靈珠到李靖家投胎,並在三年後設下天雷毀滅魔丸。但半路靈珠和魔丸被掉包,哪吒由英雄變成了魔王。他天天忍受著人們恐懼、厭惡的眼神,想要成為英雄卻無法實現。

這部電影絕不單純的像《喜羊羊與灰太狼》之流,是一部讓兒童看的卡通片,恰恰相反,這是一部成人也能看的動畫,因為它蘊含著豐富的哲理。看到這裡,也許很多成年人會一笑置之:“卡通片是小屁孩兒看的東西,我們大人看這些東西豈不是幼稚?”沒錯,無論成人怎樣否認,大人心中最深處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卡通片都很幼稚,都是讓小孩看的,沒啥意義。事實卻恰恰相反,最近很多動畫電影都很有,比如說《白蛇:緣起》可決不是有著幼稚話語的電影,這一點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所以,無論大家怎樣看待卡通片,《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是一定要看的。同時,對待任何事物都要放下偏見,正確的看待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