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兄弟》孫東林觀後感範文

義是每個人都務必擁有的。而在《信義兄弟》這部電影中就很好地詮釋了這個詞。下面是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信義兄弟》觀後感

昨天晚上我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觀看了電影《信義兄弟》,這部圍繞著前年湖北省一起真人真事而改編的一部引人感慨的電影,我被劇中兩兄弟的精神感動得淚流滿面

哥哥為趕在年三十前給老家的工友們發工錢,一家四口人開車遭遇了車禍,全部罹難。弟弟萬分悲痛。哥哥堅守了二十年的信條——今生不欠來生債,新年不欠舊年薪,促使弟弟一定要為哥哥完成這個遺願。弟弟四處借錢,準備年三十替哥哥為工友們發工錢。此時,父母也從電視新聞上知道了兒子一家遇難的訊息,卻強顏歡笑,準備著年飯,像往年一樣招待工友們。賬本在車禍現場丟了,發工錢的時候,工友們憑著信義自己報賬,中間錢不夠了,母親拿出自己的儲蓄一萬元添上去,最後一分錢也不差。電影《信義兄弟》譜寫了一曲兄終弟及,接力還薪,感天動地的信義讚歌。那信義的讚歌,催人淚下,令人深思。

在人群中,我們看見這樣兩個人.他們很普通,也和我們大家一樣,一年到頭奔波勞累,也會像我們一樣.年底急著回家.與家人團聚,一起過熱鬧年.然而,天公不作美,災難總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降臨,從沒想到會降臨在那么善良正義的農民工身上.

劇中孫水林說”我們砸鍋賣鐵也不會欠工人一分錢,不欠那個良心債”,哥哥說的”良心”,是他們二十年來堅守的原則,不欠工人的良心債,因為農民工在外掙錢不容易.每一分都是他們用辛勤的汗水換取的,工人們外出打工是為了養家餬口,是為了孩子上學,是為了父母能安享晚年,他們自己掙的錢不是給自己揮霍,不是為了自己精神上的滿足,他們掙的錢是拿回家把日子過好.

他們是一面鏡子,這面鏡子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照,值得我們整個世界照,值得我們把自己的心掏出來照.或許像人們說的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如期還款也是很正常很普通的.因為生死接力才顯得具有特別的意義.

古人言,”言中信,行篤敬”.古老相傳的信條,演繹出了現代傳奇,他們為尊嚴承諾,為良心奔波,為正義傳承,雪夜裡的兄弟,如今只剩一人,雪落無聲,但他的情誼精神打在地上鏗鏘有力.在物慾橫流的今天,孫氏兄弟的義舉無疑是對追名逐利的你我道德的一種喚醒,他們用良心在我們的心中寫下了堂堂正正的”信義”二字,也闡明了什麼才是誠信,什麼才是良知,什麼才是我們應該堅守的尊敬和品德,看完《信義兄弟》這部電影,讓我對生命有力全新的認識,觀後感《電影《信義兄弟》觀後感》。人不僅為自己而活,也為他人而活,這,是一次精神與靈魂的澄明和洗禮。

看到劇終,我始終無法擺脫主人公說的那句“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一個善良淳樸的家庭,還不及撫平心中的傷痛,卻兌現那二十年來他們一直堅守的承諾,他那震撼人心的話語縈繞耳畔,心中猛然一種油然而生的敬意,眼淚一次次奪眶而出。是什麼撥動了心弦?是信義。

到底何為信義?信義便是信用和道義,古人說“信義著於四海”,說的不就是信用和道義嗎?一個講誠信、重道義的人,天下人都知道,古還有桃園三結義。古今中外,有多少人為了正義道德而割愛,有多少人為了誠信道義而失去寶貴的生命,他們的故事總催人淚下,令人沉思。

打小,父母教育我們做人要誠實守信,而今社會多姿多彩,五花把門,有什麼能滿足那些追求名利人,有什麼能滿足人們的欲望,僅僅是金錢嗎?今天,當社會呼信義回歸時,孫氏兄弟用他們的義舉告訴了我們,什麼是責任,什麼是良知,他們的義舉不需要太多的言語來描繪這份堅守的美麗,真正需要的是真誠的踐行,信義是人的靈魂,就讓我們捧著一顆誠心,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吧,我們的人生也會因堅持而不平凡。

《信義兄弟》觀後感

信滿天下,義薄雲天。看完《信義兄弟》的故事,悲傷之餘,感慨萬分。在如今物慾橫流的社會裡,人們為了追求名利,卻把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品質而拋之腦後。古人云:“言中信,行篤敬”,古老的傳言信條,在我們這對可敬、可愛的信義兄弟身上傳承,演繹出現代傳奇。信義兄弟為尊嚴承諾,為良心奔波,為信義傳承。

“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當孫水林在大雪紛飛的公路遇阻時,他弟弟在電話里力勸他在服務區休息明早再趕車,他為了二十年堅守的做人做事準則,堅決冒著風雪趕夜路,可惜的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福旦夕,在一場車禍中帶走了一家四口。人雖去,精神永在,他的精神可歌可泣啊,足能夠震撼每個為追求名利的人的心靈,為我們的精神和心靈進行一次澄明和洗禮。我們需要反思,反思我們在工作中有沒有不顧一切的堅守自己的做人做事的良好信義;反思我們對客戶,對同事,有沒有做到守誠信、講良心、公平對待;反思我們在以後工作中如何彌補不足之處。

信義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心是肉長的,我對你講信義,你也會對我講信義。雖然不排除有個別人背信棄義,但我們要向好的方面來想,樂觀的對待,在工作中堅持這條準則,你總會收穫豐碩果實。《信義兄弟》末尾片段里就做了最好的詮釋,小弟孫東林見到他大哥一家四口的遺體時候,那份情緒是悲傷到了極點,但是痛過後想想大哥生前說的話,“要在年三十前把工資發到農民工手上,這是他們二十年不變的規矩”。於是孫東林帶著悲傷的心拿著二十六萬元錢急匆匆的往家趕。到家了,但是賬本沒有,大家本著信義原則報上了良心帳,最後相差無幾把賬結了,沒有一個人多報賬,多么難能可貴的農民工兄弟啊,他們的良心是多么學習啊。不管以後公司發展如何,不管和誰做同事,不管遇到什麼客戶,我們都就應本著信義是相互的信念來誠信、公平的對待。

沒有信義何來尊嚴。信義是要靠行動來實現的,尊嚴是要在信義的基礎上塑造的。我們都明白不講信義的人跟小人掛上鉤,小人是沒有尊嚴的,他們永遠得不到尊嚴,因為他們從沒靠信義來塑造。有了信義,你的人格魅力才能夠折服於人,誠服於你,你的尊嚴就會體現出來。作為公司一員,要贏得公司、同事和客戶的尊重,你務必要靠實際行動來證明,你必須要做到對公司、對同事、對客戶講信義,說到做到,以為公司創造更大效益為己任、以視同事為兄弟姐妹、以視客戶為朋友來對待,塑造一個有尊嚴的六建人。

信義兄弟觀後感

義是每個人都務必擁有的。而在《信義兄弟》這部電影中就很好地詮釋了這個詞。

兄弟倆——孫東林和孫水林都是包工頭。工地里的領頭老黃是個貪財的人,建築公司的經理剛把工人們的工錢發給老黃,不久後,老黃就攜款潛逃了。老黃被警察抓住了,進了牢房。由於工地里孫水林的成績比較出色,便當了領頭。到了年底,該發給工人們工資了。兄弟倆的家離工地比較遠。孫水林一家在趕往工地的路上不幸出了車禍,全部死亡。孫東林的妻子聽到這個訊息後悲哀得淚流滿面。工人們的工資也丟了7萬。孫東林明白後悲痛萬分,心想:哥哥一家就是為發給工人工資而死的,我必須要把工人的工資還上!於是,他帶上剩餘的錢趕往老家(工人們和兄弟倆都是一個村的人,所以孫東林把工人召集到自己家)。孫東林告訴他的妻子和他的朋友,這件事不能告訴他的父母親,因為怕他們受刺激。因為錢不夠7萬,所以他讓朋友去湊一些錢來。

可孫東林萬萬沒有想到,他的父母已經在新聞上明白了點關於這件事的訊息了。而且他們還猜測,出車禍的就是自己的兒子——孫東林。他們抑制住悲痛,還是要裝出一副一無所知和高興的樣貌。

孫東林回到自己家後,他的父母抑制不住了,紛紛流下了淚。工人們明白孫水林為發工資的事而出車禍,都紛紛含著淚上不要這工資了,可孫東林堅決要發給工人們工資,工人們也清楚這事怎樣推也推不掉了,都明白孫東林的心意和堅決,最後還是各自領了工資。每一個工人領完工資後都要和孫東林盡一杯酒。孫東林的朋友急忙送錢來,可還不夠1萬五千,孫東林的母親卻拿出了她的錢給工人們發上工資。所有工人都流下了感動又悲痛的淚。工人們的工資都發完了,孫東林這才安下心來……

這部電影令我很感動。讓我懂得誠信十分重要。一個人要是少了誠信就沒法在這世上立足。擁有誠信的人,必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