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2021觀後感15篇_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開學第一課》預示著新的開始、新的希望,在這一重要節點進行教育十分重要。今年,節目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打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歷史長卷,通過講述那些與五星紅旗緊緊相連的高光時刻與動人故事,帶來一堂恰逢其時的“開學第一課”。祖國是我們生活成長的地方,今年是建國70周年,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該為祖國的復興而努力,一同建設美好的新中國。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20xx開學第一課的優秀觀後感,方便大家學習。

20xx開學第一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觀後感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兩句詩講的是唐代將領為了收復失地而做出的努力,在如今,這兩句詩可以借改為:黃沙百戰穿金甲,不成中國終不還,這是說我們的革命先烈的。毫無疑問,我們的革命先烈是最偉大的人。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換來了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

20xx《開學第一課》給我們講述的,就是革命先烈替我們走過了那段艱苦歲月,換來我們今日的歲月靜好與國之強盛。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他們為我們打下的江山,並且傳承他們艱苦奮鬥的精神,把我們國家建設成一個他們心目中的盛世。

作為中國人,生於今時今日,生於中國最強盛的時候,我們很幸運吧!所以我們不能也無法忘記先烈們付出的犧牲,只有銘記歷史,才能走向未來。就讓我們帶著無限的崇敬,來看看20xx年《開學第一課》,聆聽革命前輩們為我們所做過的事。

20xx開學第一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觀看心得

我們國家的標誌是什麼?大家的答案有很多,熊貓、美食、故宮,這些都是,但是有一個標誌是讓我們所有人都無限崇敬的,那就是國旗。國旗之所以讓我們崇敬,是因為上面那抹鮮紅是用我們革命先烈的鮮血換來的,關於鮮血,我們無法忘卻。

20xx年《開學第一課》當中,節目組請來了許多的嘉賓,他們有爬上珠穆朗瑪峰的一個老爺爺,有一個當海軍的爸爸,有給我們製造了“嫦娥四號”的科學家等等,他們給我們講述了他們的工作,最重要的是五星紅旗是怎么在他們的工作當中冉冉升起的。

通過這次的觀看節目,我的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洗禮,好像是經歷了一次靈魂的教育。這讓我明白了五星紅旗對於我們中國人的意義,也讓我感受到了先輩們為了守護五星紅旗所付出的勞動和犧牲,所以我一定要把這種精神傳承過來,以後當一個合格的愛國者,當一個為國家付出的中國人!

20xx開學第一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觀看學習

時光流轉,白馬過隙,今年是澳門回歸的20周年,所以,當我看到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關於澳門回歸也就不足為奇了。當我在《開學第一課中》看到了現在的澳門發展得如此繁榮的時候,我真的很開心。在一國兩制的指導下,相比於20xx年前的澳門,今天的澳門變化可謂是巨大的,單是GDP總值相比以前已經是漲了幾十倍了,人民臉上洋溢著的都是幸福笑容。

澳門從古至今一直都是我們中國的領土,但卻在16世紀中葉被狡猾奸詐的葡萄牙強盜將它從祖國的身邊的搶走,自此以後,便是長達四百多年的骨肉分離,這四百年的等待終於在1999年12月20日結束了。在1999年12月20日,我們的遊子澳門回歸到了祖國母親懷抱里,而這一次,我們將不會再分離。

在今天,澳門回歸的20周年,我想祝福你,親愛的澳門,祝福明日的你比今日更加富強;祝福你一如蓮花那樣,在祖國母親的懷抱中永遠綻放著耀眼的美麗;祝福你可以在祖國的母愛中,更加自由自在地飛翔。

20xx年“開學第一課”的提示,節目於9月1日(星期日)20:00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20xx年“開學第一課”專題電視節目主題為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20xx年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是五星紅旗飄揚的季節。節目一開播就收到了學生和家長的關注,也收到了很多網友的來稿,以下就按照200字/300字400字/500字/600字等分類為大家整理,方便大家查閱。

點擊進入>>>>20xx《開學第一課》節目梗概:讓孩子們為五星紅旗自豪與驕傲 20xx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精選: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20xx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00字:我與我的祖國20xx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00字【原創】20xx開學第一課觀後感300字20xx開學第一課觀後感400字 20xx開學第一課觀後感500字20xx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00字20xx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00字今年《開學第一課》讓孩子們為五星紅旗自豪與驕傲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五星紅旗的陪伴下,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與祖國共同成長。

在20xx《開學第一課》的錄製現場,來自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師生代表,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護旗手們帥氣登台,莊重地將一面去年9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過的五星紅旗,遞到了他們手中。孩子們滿臉都是自豪,他們接過的是五星紅旗,銘記的是愛國熱情。

70年前的1949年10月1日,時任澳門濠江中學校長的杜嵐女士衝破阻力,帶領全體師生在校園裡毅然升起了澳門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從此,每年的十一國慶節,濠江中學都會舉行升旗儀式。這神聖的一課,一上就是70年。

連日來,“五星紅旗有14億護旗手”的轉發刷屏,網友們滾燙的表白,澎湃著動人的愛國情懷。為什麼五星紅旗讓所有中國人為之熱淚盈眶、奮發圖強,甚至不惜用生命來捍衛她的尊嚴?

20xx年9月1日(周日)晚8點,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主辦推出的特別節目《開學第一課》,將在CCTV-1和全國的孩子們見面。今年,節目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打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歷史長卷,通過講述那些與五星紅旗緊緊相連的高光時刻與動人故事,帶來一堂恰逢其時的“開學第一課”。

董卿、撒貝寧攜手主持

帶領孩子們聆聽五個動人的國旗故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登上天安門城樓,在《義勇軍進行曲》莊嚴雄偉的鏇律中,他親自按下電鈕,升起了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

每箇中國孩子都知道,“五星紅旗是用烈士的獻血染紅的”,沒有革命先輩的流血犧牲,就沒有新中國的成立,也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創造、奮鬥、團結、夢想。70年來,我們憑藉這四種偉大的民族精神,讓五星紅旗在各地招展飄揚,告訴全世界“中國夢”可以登上多高、走向多遠……

20xx《開學第一課》由董卿、撒貝寧攜手主持,節目以“國旗下的講述”為內容主線,邀請95歲高齡的白公館脫險志士郭德賢、我國第一代登山運動員貢布、海口艦原副政委嚴冬、“嫦娥四號”總設計師孫澤洲和澳門濠江中學校長尤端陽等,各自講述他們與國旗的動人故事。

1、走近《紅岩》獄中繡紅旗的原型故事,感受五星紅旗的信仰與榮耀

《紅岩》中,江姐含熱淚繡紅旗的畫面成為經典。這個故事,來自原著小說作者羅廣斌的一段親身經歷。

“製作一面五星紅旗吧,等解放的時候,高舉著這面紅旗衝出牢房!”1949年10月7日,有些地區還未解放,仍被關押在重慶白公館監獄中的羅廣斌和一些革命志士們,得知了新中國成立的訊息。他們懷著美好的暢想,拆下紅色被面,縫上黃紙星星,在獄中秘密製作了一面“五星紅旗”,將其藏在了牢房一塊地板下。

因為從未見過五星紅旗的模樣,對於五顆星的布局無從知曉,他們只好按照想像,令一顆大星居中,四顆小星對稱分布四方。他們製作的是“不夠標準”的國旗,但這面用信仰織就的旗幟,卻是革命先輩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拋頭顱、灑熱血的最佳見證之一。

當年從白公館虎口脫險倖存的志士,有一位健在。她就是現年95歲的郭德賢奶奶。回憶起當時的經歷,郭奶奶在激動之餘,忍不住為不幸遇害的戰友抹淚。翻開老相冊,撫摩著復刻版的“獄中紅旗”,見證了新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老人哽咽了:“想起我們多少同志流血犧牲,就是為了新中國的成立,為了紅旗能夠永遠飄揚……”

彼時的他們正當青春,為了信仰出生入死,前赴後繼。今天的我們,要像愛護生命一樣,愛護五星紅旗,因為它神聖而不可侵犯。“繡紅旗”的故事激勵孩子們,要接過先輩的旗幟,樹立遠大理想,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2、第一代“攀登者”以血肉之軀搭建“中國梯”,將國旗插上珠峰之巔

1975年,中國登山隊在珠峰“第二台階”的地方,架設了一個金屬的梯子。到20xx年,一共有1300多箇中外登山者通過這個梯子圓了自己的“珠峰夢”,它被許多國外的登山家稱為是“中國梯”。

和共和國同齡的“無腿勇士”夏伯渝老人,曾參與了1975年那次攀登珠峰、架設“中國梯”的過程。但“中國梯”的緣起,其實是受了第一代中國登山運動員的指引。節目中,夏伯渝動情講述了背後令人肅然起敬的故事。

“第二台階”位於珠峰北坡約8600米的地方,那是一個30多米高的幾乎垂直的峭壁。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它是從未被人逾越的北坡登頂必經之路。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第一次攀登珠峰,四位突擊頂峰的隊員王富洲、屈銀華、劉連滿、貢布到達“第二台階”之後,憑藉著驚人的勇氣、智慧和毅力,以搭人梯的方法創造了奇蹟。

“中國梯”的雛形無疑是悲壯的。因為登山者的高山靴下綁著尖利冰爪,要搭建人梯,得脫下靴子,他們沒有猶豫,為了可以更穩地站在冰錐上,後來索性連毛襪都脫了。短短的一段里程,他們用了一個多小時。甘當“人梯”的劉連滿,體力耗費過度,無法前進,其他三人把唯一的氧氣瓶留給了他,然後繼續沖頂。

就這樣,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在沒有食品、沒有氧氣、極其寒冷的嚴酷條件下,忍受著凍傷的巨大困難,成功從北坡登頂,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了珠峰之巔,也成為全世界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人。86歲的貢布老人回憶,“登上頂峰,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國旗飄了!”

喜訊傳開,就在民眾歡呼雀躍的時候,王富洲、屈銀華靜靜躺在了醫院,王富洲登山前160斤,下山時體重101斤,雙手因為被凍傷做了截肢手術;屈銀華的十個腳趾,兩個腳後跟,全部做了截肢手術。

第一代中國登山運動員是勇敢的攀登者,更是精神的引領者,在他們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的登山者,讓五星紅旗在世界之巔迎風飄揚。貢布老人專門寫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八個大字,送給代表著新一代中國登山力量的北京大學珠峰登山隊。

對攀登者們而言,五星紅旗是團結拼搏的化身,映照著中國人永不言敗、砥礪前行的精神。這種精神永遠將隨著中國人的腳步,屹立在五星紅旗飄揚的雪山之上。

3、“中華神盾”打海盜,“身披”五星紅旗護航深藍

“我們喜歡和爸爸聊天,就是得在手機里”“爸爸很喜歡和我們講故事,我們最喜歡聽的就是大海的故事”……4歲的團團和5歲的圓圓,與爸爸相聚的時光屈指可數,她們總說,爸爸的家是在海上。

這位爸爸名叫嚴冬。他在海上的家,是舷號為171的海口艦——它還有一個威風凜凜的綽號,叫做“中華神盾”。入列20xx年來,海口艦“身披”五星紅旗走過34萬海里,足跡遍布亞洲、非洲和美洲,多次擊退武裝海盜。20xx年,中宣部授予海口艦“時代楷模”的稱號。

身為一名艦艇官兵,嚴冬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海上度過的,和妻子以及兩個女兒在《開學第一課》的這次同台,是他們五年間的第12次見面。

孩子們一定好奇:爸爸平日裡的工作是怎樣的?他為什麼不能和我們在一起?當兩個女兒和廣大的孩子們聽完嚴冬和戰友們一起“打海盜”的故事,一定會從心底理解、佩服和尊敬如此能和五星紅旗融為一體的職業,甚至心嚮往之。

20xx年9月30日,海口艦護送五艘遠洋漁船,行駛在亞丁灣上。高度警覺的海口艦,發現疑似海盜小艇在高速靠近,這些海盜膽大妄為,狡猾異常,還裝備有火箭筒、自動步槍,一旦接近漁船,後果不堪構想。面對複雜的形勢,海口艦不斷喊話:“這裡是中國海軍,請你立即遠離!”為制衡海盜的游擊戰,艦上的重機槍手將一連串的子彈掃射在海面上,激起朵朵浪花,艦上直升機凌空而起,爆震彈、信號彈在天空劃出了流星,極大震懾了海盜。在將近兩天的時間裡,海口艦總計驅離了二十多艘疑似海盜小艇的衝擊,保護了商船的安全。

第二天正值國慶節,海口艦終於將五艘遠洋漁船護送過了曼德海峽,進入了紅海。“在分航的時候,他們打出了‘感謝人民海軍’的標語,還送給我們一面錦旗,我們在大海上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升旗儀式”,嚴冬自豪說道,“當我們看著五星紅旗在距離祖國萬里之外的浩瀚大洋上獵獵飄揚的時候,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非常地激動。”

當我們離開祖國,身處海外,看到了五星紅旗,就會油然而生家的安全感和親切感。這份安心來自強大的祖國,來自力量與擔當。我們知道,有一批可愛的人在五星紅旗下的照耀下,始終為和平與美好護航。在國旗下茁壯成長的孩子們,未來也將奔赴社會的各個崗位,勇挑重擔,捍衛祖國的尊嚴和榮光。

4、為了讓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閃耀”,“嫦娥人”進行了上百次試驗

20xx年,我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在1月11日,“嫦娥”和“玉兔”在月球背面完成互拍。照片一出,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反響。它倆胸前的五星紅旗,也是迄今唯一在月球背面“閃耀”的國旗。

是什麼樣的特殊材質,能讓五星紅旗在月背閃閃發光?我們為何要去月球的背面?整個工程的難度到底有多大?“玉兔”還能回家嗎?

圍繞著這些孩子們備感關心和好奇的問題,“嫦娥四號”探測器的總設計師孫澤洲將來到現場,在AR和虛擬技術裝點的宇宙背景中為大家答疑解惑。同時,“呆萌”的AR虛擬形象“玉兔二號”將作為小助教,與現場小朋友親密互動,分享它在月球上的所見所聞。

身處月球的“嫦娥”和“玉兔”,完全暴露在強紫外線和嚴酷環境之中。為了讓它們身上的在國旗不褪色,“嫦娥人”經過上百次的試驗,終於找到了製作國旗的材料和工藝,還進行了上百次的調色和比對,完美展示了“中國紅”和“中國黃”。而這,只是整個龐大研製工作的一個縮影。別看“嫦娥”和“玉兔”個頭不大,但它們身上有300多套設備,幾萬個元器件,每個產品都必須做到萬無一失。即便難度巨大,“嫦娥人”還是一往無前,並且成功了。

這支平均年齡只有33歲的團隊代表們,也將亮相於20xx《開學第一課》的舞台,將殷切的希望傳遞給孩子們。

總設計師孫澤洲寄語道:“我相信,未來我們中國的航天員,也會登入月球、登入火星,我也希望登入火星的第一個太空人,很可能就在在座的你們之中。未來是屬於你們的,同學們,加油!”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閃耀”在月背的五星紅旗,凝練著著九天攬月的千古情懷,代表著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它將激發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於創新的熱情,讓“航天夢”徜徉於宇宙更遠的地方。

5、老校長升起澳門第一面五星紅旗,“愛國課”一上就是70年

今年六一前夕,習近平主席在給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小朋友們的回信中寫道:“希望同學們不辜負杜嵐老校長的期望,傳承好愛國愛澳優良傳統,珍惜時光,刻苦學習,健康成長。”

信中提到的杜嵐老校長,是一位“巾幗英雄”。她身在澳門,心繫祖國,把一堂關於五星紅旗的“愛國課”,從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一直上到20xx年她以101歲高齡辭世。而後,女婿尤端陽成了她事業的接班人,把愛國主義教育繼續傳承下去。

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孩子們,一代又一代地傳頌著著杜嵐校長當年的英勇無畏。在新中國成立的那天,她帶領全校師生在濠江中學升起了五星紅旗。當時升旗有很大的阻力,因為澳門還沒有回歸祖國的懷抱,但杜嵐校長理直氣壯地說: “我是中國人,新中國成立,我們的國旗,我們要升起!”就這樣,五星紅旗在澳門的上空高高飄揚了整整三天。

之後每年的十一國慶,學校都堅持升起五星紅旗。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時年87歲的杜嵐女士,那天把拐杖一擱,登上升旗台,親自拉動滑輪升起了國旗,和孩子們一起迎來了澳門特別行政區陽光燦爛的第一天。澳門的“遊子”,終於回“家”了。

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孩子們說,“我們每周一都舉行升旗儀式,當我們面向國旗行注目禮時,心裡想,要是杜嵐老奶奶還在,該多好。”節目現場,他們朗讀了在今年六一兒童節前夕給習主席寫的信,表達了他們從杜嵐校長的身上、從學習《品德與公民》、從駐澳抗擊颱風“天鴿”的行動中,逐漸理解了什麼叫“祖國母親”,“祖國就像媽媽一樣,在我們遇到困難時,她會張開溫暖的懷抱關愛呵護我們,祖國母親就是我們的堅強依靠”“我們一定會聽從您的教導,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長大以後把祖國和澳門建設得更好”……

孩子們總會長大,有一天會離開校園,但是無論他們走到哪裡,這曾經的“第一課”都會讓他們記住: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五星紅旗,我們要努力共同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地更加美好,更加富強!

讓孩子們成為“課堂主角”,新技術“和鳴”愛國情

70年來,升國旗,奏國歌,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兒童的成長,也見證了中華民族一次又一次的騰飛。20xx《開學第一課》不僅講述感人至深的國旗故事,還帶領孩子們“共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在新學年開始之際,迎接一場深入人心的愛國主義教育。

節目特彆強化了孩子們的“主角意識”,通過展示他們的才藝、挑戰,或是分享他們的經歷、感受,達成和“國旗故事”的精神銜接:來自上海高境第三中學的三位國中生薑大禮、黃俊凱、金振宇組成“大黃金”組合,將挑戰30秒最多的互動跳繩紀錄;華南理工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大學生團隊將在沙盤微縮景觀之上,來一場“機器人限時救援比拼”;不同民族、地區、年齡的孩子們紛紛登台,帶領大家同唱《國旗國旗真美麗》《山高路遠》《七子之歌》《歌唱祖國》等曲目,用歌聲訴說深情。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還綜合運用AR虛擬技術、5G、自動機械等多種技術手段和演講、朗誦、情景劇、遊戲互動、第二課堂連線等多樣表現形式,力圖呈現一堂新穎生動、真摯感人的“愛國電視公開課”。

此外,節目播出前後還將推出“我為祖國升國旗”等相關新媒體活動,帶領廣大青少年見證偉大祖國的發展歷程,感受“生長在五星紅旗下”的幸福與自豪,生髮“我與祖國共成長”的美好心愿。

五星紅旗是一種力量,守護著祖國的壯美山河;五星紅旗是一種情懷,凝聚著中華兒女們萬眾一心。相信今年的這堂“開學第一課”,將讓“今天我為祖國驕傲,明天祖國為我自豪”成為無數孩子銘記在心的使命與信念——因為五星紅旗也是一種希望,它鼓舞著民族奔騰不息的腳步,照耀著我們無限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