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者聯盟》觀後感1500字作文5篇

《復仇者聯盟》這是一部標準的快餐電影,好萊塢一貫的“災難”與“救世”的模式,唯一不同的就是以往的超級英雄電影中只是單一一位英雄,而在這部電影中卻集中了鋼鐵俠、綠巨人、美國隊長、雷神、鷹眼巴頓、黑寡婦等諸多英雄。只此一點,就可以吸引大批影迷對此關注並為此走進影院,因為每一位英雄都會有自己的一批忠實冬粉。下面是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復仇者聯盟》觀後感

美國隊長上映時,我去刷過兩次,一來因為宣傳期就非常欽佩隊長親的那身腱子肉,二來我對隊長親知之甚少,但還依稀記得神奇四俠時霹靂火的臉蛋兒挺美。(在《你上過幾個》裡面克里斯親也出現了,但是那時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潮爺身上,幾乎沒有印象。)

長久以來,我的低俗審美觀一直推崇的,是有著漂亮臉蛋兒和壯觀胸大肌的男士們。

刷完歸來非常興奮,因為除了隊長的胸肌外,覺得收穫頗豐。

友鄰給這部片子的打分基本都不高這點,並沒能阻止我的盲目熱血,於是我認為再去電影院重溫隊長的生平事跡很有必要。

最後算來我大概看過五遍左右,而且一直覺得很好看,且並不是因為紅骷髏雨果蜀黍軍裝好帥(其實我可喜歡紅骷髏的衣服呢)。

前幾天看婦聯歸來,翻了翻影評,不少說隊長能力最弱的,且毫無看點,無須多費口舌。回想起來,婦聯里他的超能力一次特寫…好像是抓著盾牌彈飛了基基。當然,如果只是看單純的能力強大,記得某超好賣系列裡的Beyonder(是這個名字吧)仿佛最強,超出漫威其他人物無數倍,或者DC的超人,他至少徒手擋住飛彈,還可以飛。

隊長似乎只是個被拿來生物改造過的超級戰士,在20xx年的現在,還是個談話搞不清笑點的出土古董,妮妮和綠胖教授在高端洋氣地操作程式時,他只能非常迷茫地圍觀,所以,有人替他憂傷,覺得其存在價值已經要打個折扣了,太傷感。

我依稀記得,去年美隊的電影裡有這樣一幕。

挑選戰士去做改造實驗時,先是朝那堆正在訓練的士兵里扔了個手榴彈,然後其他人都非常驚惶,只有羅傑斯毫不遲疑地衝上去,一把抱住那手榴彈,蜷成一團。

那時候他當然還不是隊長,甚至比普通士兵更為瘦弱。按照漫畫設定,遇到核輻射的正義英雄也許會被改造,被蜘蛛咬一口的正義英雄就會飛檐走壁,但是,我是說如果,那枚手榴彈是真的,它會爆炸,而士兵羅傑斯也不會成為什麼手榴彈俠,他會被炸成很多塊兒——我不知道這能不能給他贏個獎章,畢竟他甚至還沒正式上過戰場。

用自己的身子包住手榴彈的史蒂夫.羅傑斯只是個普通人。

在後巷裡被人一頓胖揍,被當做笑料的傢伙。

諸君,截止目前我們說的都是身為普通人的羅傑斯,他沒有那身漂亮的腱子肉,也沒有作為標誌的盾牌。他是個瘦弱不堪,臉蛋姑且算過的去,但是安在那樣的身體上還是覺得多少有點娘炮且卑瑣可憐的傢伙。

從某種常見情況來說,很多硬體不足先天失衡還要被人欺凌的,要么對這個世界充滿仇恨想要報復,要么打算冷眼旁觀這醜惡世間。

蹦著還想參軍去打敗納粹的,可不多見。

毫不遲疑地能夠犧牲自己保護其他人的,更不多見。

所以你知道,他為什麼能成為傳說中的第一個正義英雄——不是運氣,而是因為他有這樣的資格。並不是說,隨便從軍隊里抓一個傢伙丟進實驗容器,出來的那位馬上就能光著腳追著納粹特工狂奔好幾條街。

很多傢伙們,就算擁有同樣能力,丟塊隊長的盾牌給他,他做的並不比當年羅傑斯在後巷抓著垃圾桶蓋好多少。

美隊片子的最後,羅傑斯駕著戰機墜落在茫茫冰原。

一個約會,遲了七十多年。最終是沒有等到。

婦聯里只給了羅傑斯上尉一些回閃,從片段里我們看見屬於他的那個時代,以及屬於他的那名女士,我們其實無從得知他內心深處的情緒。

但當他穿上盔甲,手持盾牌,帶著黑寡婦和鷹眼出現在被狂轟亂炸的街頭,沉穩有力地指揮警察作戰,從建築里救出被困的市民,給婦聯的其他英雄做地面指揮台,有條不紊地安排戰鬥節奏時,我的腦內自動同步回閃,當年羅傑斯上尉第一次執行救援任務的畫面,以及騎著拉風機車的羅傑斯在槍林彈雨中毫不猶豫地沖向納粹陣地的畫面。

然後我就腦殘了。我熱淚盈眶。

這是我在婦聯英雄齊聚的煽情畫面之外,單獨又給隊長灑了一次熱淚。

作為團隊領袖與精神核心的隊長不可或缺,毋庸置疑。

戰場經驗豐富的上尉懂得如何指揮戰鬥,讓其他英雄各司其職,以達到能力最大化,他是團隊的核心。在英雄齊聚的畫面中,他是優秀的領導者,堅毅沉著,思慮周密。

時代也許進步,價值觀也許刷新,婦聯眾人身上閃爍的那種,人類若干年來對勇氣夢想信念的執著精神卻沒有變化。

對超級英雄電影總是嗤之以鼻的人,當然永遠不能明白夢想和信念對於另外一部分人的意義。故作灑脫地申明“這個社會是現實的,所以我也要變得現實”的人,是為自己的軟弱與妥協尋找到了不錯的,漂亮的藉口。

羅傑斯上尉正面能量MAX,非常純粹,幾乎可以拿來做樣本教材,偉光正到多少有點無趣的地步。看到他鎮定指揮戰鬥的姿態,你會忘記這個人也和其他的超級英雄一樣,有著屬於自己的艱難過往。

仿佛他並沒有過那些想入伍卻屢屢被拒,在後巷裡挨人胖揍,戰鬥中失去基友,拯救人類而與唯一深愛的女性失之交臂,在漫長歷史中逐漸被人遺忘,諸如此類的經歷。

羅傑斯上尉從未向現實妥協(可以料想,將來也不會妥協)。

他的夢想是成為英雄——當然,也許並不是所有的英雄都想要成為英雄。你多半也不一定想成為英雄——然而,堅強的,絕不妥協的心,是實現任何夢想的前提條件——所以史蒂夫.羅傑斯才能夠有資格成為史上的第一個超級英雄。

《復仇者聯盟》觀後感

《復仇者聯盟》完全沒有令人失望,甚至超出大多數人的期望!如果單從商業娛樂性上考量,本片堪稱有史以來最精彩、最刺激、最完美的漫畫英雄電影!就算把近幾年作為本片前傳鋪墊的《鋼鐵俠》、《綠巨人》、《雷神》、《美國隊長》放一起,精彩程度也無法與之相比!《復仇者聯盟》不僅有超級震撼的大場面,還有緊湊不羅嗦的劇情和對白,角色眾多而個性鮮明的英雄群像塑造!

此外,IMAX和3D也有非凡的觀影體驗,結尾把紐約打成一片稀爛的終極之戰,讓人感覺非IMAX銀幕無以體現其宏大!大量衝出銀幕、立體感很強的3D效果也令人大呼過癮!雖然《復仇者聯盟》才剛剛公映,但全世界無差別票房大賣和爆棚口碑,已經讓本片成為繼《飢餓遊戲》之後,20xx年第二部“現象級”好萊塢影片!原因就在於影片充分發揮了漫畫英雄大片的所有優點,又巧妙避免了諸多缺點,達到了文戲趣味足、打戲爽翻天的好萊塢大製作影片不易達到的上佳水準。雖然鋼鐵俠、雷神、綠巨人等超級英雄炫爆銀幕,但作為幕後英雄的編劇兼導演喬斯•韋登對本片的貢獻當居首功!此君跟J•J•艾布拉姆斯比較相似,都是有著“鬼才”稱號的人物,在美劇界已然名聲響亮,但在影壇還只能算是新兵一個。其實從“鬼才”二字就可以解讀這個人物,“鬼”說明他不走尋常路、創意無極限,曾經打造的《吸血鬼獵人巴菲》、《螢火蟲》兩部美劇創意出色、風格獨具,已經成為美劇史上的標誌性作品,甚至以玩票心態製作的網路短劇《恐怖博士的歡唱部落格》也能火遍全美!但“鬼”字同樣也暗示導演為了求新求變也很容讓自己的發揮像段譽的“六脈神劍”那樣時靈時不靈,《吸血鬼獵人巴菲》大獲成功,而《螢火蟲》和《玩偶特工》都屬於短命美劇。

“才”則意味著此人出眾的水準和底蘊早晚有一天會放射光芒,雖然美劇《螢火蟲》只播了一季被砍,但喬斯•韋登居然能說服電影公司老闆,將這部“失敗作品”於20xx年翻拍成電影上映,奇蹟般地收穫了不錯的票房。此外,1997年的《異形4》也是此君編劇,喜歡《復仇者聯盟》的人可以把這部老片翻出來看看,你會發現導演一以貫之的趣味。好萊塢此番讓喬斯•韋登掌舵堪稱年度巨製的《復仇者聯盟》,正是看中了他身上非凡的天才,將其“鬼才”中“靈”的一面發揮到極致,同時超級大片所配備的頂級製片團隊也會有效糾正其“鬼才”中“不靈”的一面,最終讓本片達到了“文武兼備”、亦莊亦諧的完美境界。

《復仇者聯盟》一出,大部分的漫畫英雄大片幾乎都成了反面教材,通過對比很容易看出本片全方位的優勢!相對於《雷神》和《美國隊長》,《復仇者聯盟》沒有那種老套枯燥的劇情以及單調乏味的角色,影片中每個英雄都有生動精彩的亮相,背景介紹也不動聲色地融入其中,讓不了解這些英雄前史的觀眾也能很快融入劇情。相對於《X戰警》系列僅把鏡頭對準金剛狼等少數幾個主角,大部分角色給人的印象都比較模糊,《復仇者聯盟》中涉及的主要英雄美國隊長、鋼鐵俠、雷神、綠巨人、黑寡婦、鷹眼雖然多達六位,還有“神盾局”一干人馬以及大反派洛基等配角,但戲份並未圍繞著某一兩個角色展開,而是讓每個角色身上都有戲,人人個性鮮明,彼此間還有奇妙的化學反應。雷神的自大傲慢、鋼鐵俠的玩世不恭、黑寡婦的內心隱痛、美國隊長對自我認同的困惑、反派洛基脆弱而又狂妄的內心等等,無疑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雷神和洛基的兄弟情、鋼鐵俠和綠巨人兩個“科技宅男”的一見如故,還有眾英雄彼此之間的矛盾,都是僅用一兩場戲、幾句對白就立刻讓角色關係充滿趣味和張力。

相對於《綠巨人》、《超膽俠》的苦逼氛圍,《復仇者聯盟》有大量堪稱點睛之筆的幽默,通過角色個性讓敘事環節每每爆出歡樂的火花,從頭到尾不會讓人感覺沉悶枯燥。即便在動作戲裡,也會有“綠巨人一拳將雷神打飛”等小細節來瞬間引爆觀眾的笑點。相對於《鋼鐵俠》、《綠燈俠》過於玩鬧的氣質,《復仇者聯盟》里張揚的英雄、責任、犧牲等嚴肅主題,以及對於武力邊界和人類奴性等話題的探討,也為追求影片深度的觀眾提供了思考的空間。

當然,《復仇者聯盟》最贊的還是漸入高潮、頂級火爆的動作大場面。動作戲的安排方面導演明顯是充分用腦了的,不像《變形金剛3》那樣把所有猛料都堆在最後一小時釋放,把觀眾轟至疲憊,而是採用一浪高過一浪的推進方式,斯圖加特之戰——雷神對決鋼鐵俠——天空母艦大戰——紐約終極之戰,讓觀眾能感覺到每場打戲的精彩程度比上一場有明顯提升,從而達到漸入高潮的效果。最後的紐約大戰更是釋放出全部能量和創意,大場面之華麗爆棚不亞於影史任何一部大片。無與倫比的破壞力、風馳電掣的速度感、天馬行空的鏡頭設計、超級震撼的電腦特效以及激戰之中的絕佳幽默,無不將影片的商業娛樂屬性發揮到爆表之程度,爽爆觀眾的每一個細胞!

《復仇者聯盟》觀後感

英雄集中出現,是這部電影的賣點,但同時也是這部電影的弱點。將以往在片子裡焦點中心的英雄綜合在一起,固然可以耀射出奪目的光芒,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卻也會因此削弱每一個人物的性格。、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這部電影的創作者也一定注意到了這一點,因為從現在的成品來看,每一個人物拿出來都有著一定的閃光點,不至於成為面目模煳的龍套。鋼鐵俠的遊戲不羈、美國隊長的沉穩縝密、黑寡婦的果敢敏動、班瑞(綠巨人)不變身時帶些憨的溫厚,就連一直有些“苦大仇深”的雷神也眉目清晰。

除卻這些超級英雄,在戲中還有叄位“英雄”,與這些具有超能力甚至神力的英雄不同,特工之首弗瑞、女特工希爾和特工科爾森都各有性格特點。不管是弗瑞的堅持與冷靜,還是希爾的冷艷勇勐,都不會讓他們的角色成為過眼流星。但我最喜歡的卻是科爾森,唯一一位犧牲掉的角色。與其他的角色相比,他不高大,外在看來甚至有些文弱,崇拜美國隊長,略微的有點小囉嗦,卻因為有著“堅信英雄存在”的信念而成為這個各自為戰,險些分奔離析的團隊最終齊心協力戰勝對手的動力。

至於片中最大的反派洛基,從外形到神情,都有些偏於臉譜化的感覺。不過這種臉譜化又不同於國產電影中的那種類型。只是對於我來說,這樣偏於走外在的感覺不太容易打動我而已。

從劇情來講,這部電影的情節略顯平鋪直敘,高潮不夠凸顯,雖然主創在人物的個性塑造上用了心,卻因為整部電影的類型和情節所限,能夠展現的地方並不多……或者該說是體現的不夠細膩立體鮮明。不過,黑寡婦和巴頓之間的那份若隱若現的情愫倒很精彩,雖不言,卻億萬千。很喜歡本片中黑寡婦這個人物。從情節設定到演員的表演,都算得是這部電影的一個亮點。

歐美電影中的神,是最不像神的神。我一直都無法忘記《特洛伊》中布拉德.皮特飾演的戰神阿克琉斯說過的那句話:“神是嫉妒人的,因為人會死,而神不會。”

歐美影視作品中的神,沒有東方神話中神的飄渺幻妙、出塵超凡和不沾塵世煙火之氣的令人禁不住頂禮膜拜、不可侵犯的高高在上。他們的神,更多時候跟他們的超級英雄難以區分,更像是擁有著超能力的人。仇恨、嫉妒、慾望,在他們的身上應有盡有。《復仇者聯盟》中的雷神和洛基,就是這樣兩個有著人的性格的神。

從場面來說,雖然有著結尾處的高潮,但是依然算不得大場面。那些外星人和他們的飛船從造型上來說也並無新意,看到的第一時間直接想到的便是《變形金剛3》中威震天的軍隊。尤其是飛船,威震天的像是我們這邊俗稱“坦克”的一種濕蟲,這些外星人的則像一條條灰黑醜陋的蟲魚。即使是那個通過“宇宙魔方”生成的“傳送門”,也跟御天敵和威震天搞出的那一套極其相似。

若想從這樣的一部電影中看到深觸心靈的感動、震動不太容易,想要體會到《阿凡達》那樣的視覺衝擊也有些難,不過,作為一部純粹的商業片,《復仇者聯盟》水平屬於中游,有可圈可點的精彩之處,也有你一笑而過完全可以不計較的缺陷。

《復仇者聯盟》觀後感

團結,是什麼?是幾股強大力量組成的毀滅性的力量,還是群體的弱小力量,組成的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呢?

一股突如其來的強大邪惡勢力對地球造成致命威脅,沒有任何一個超級英雄能夠單獨抵擋。長期致力於保護全球安危的神盾局感到措手不及,其指揮官“獨眼俠”尼克·弗瑞(塞繆爾·傑克遜飾)意識到他必須創建一個“史上最強”的聯盟組織,雲集各方超級英雄一起發威,才能拯救世界於水深火熱,抵禦黑暗勢力的侵襲。

於是由六大超級英雄——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飾)、美國隊長(克里斯·埃文斯飾)、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飾)、綠巨人(馬克·魯弗洛飾)、黑寡婦(斯嘉麗·詹森飾)和鷹眼俠(傑瑞米·雷納飾)組成的“復仇者聯盟”應運而生。他們各顯神通,團結一心,終於戰勝了邪惡勢力,保證了地球的安全。

集體就像是一根又粗又長的繩子,即使你用剪刀剪,那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而你一個人就好比那又細又短的繩子,一剪就斷了。所以,團結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僅能增加同學們之間的友誼,更知道了與別人合作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如果讓他們不團結,而是一個一個上,他們很有可能會全軍覆沒的。

我們講團結協作精神,有必要研究狼的成功捕獵過程。狼是群動之族,攻擊目標既定,群狼起而攻之。頭狼號令之前,群狼各就其位,各施其職,嚎聲起伏而互為唿應,默契配合,有序而不亂。頭狼昂首一唿,則主攻者奮勇向前,佯攻者避實就虛而後動,後備者厲聲而嚎以壯其威……。獨狼並不強大,但當狼以集體力量出現在攻擊目標之前,卻表現強大的攻擊力。在狼成功捕獵過程的眾多因素中,嚴密有序的集體組織和高效的團隊協作是其中最明顯和最重要的因素。狼的“團結協作精神”能否套用到我們的工作中,請大家討論!我個人認為,我們在同一個單位工作,每個人的工作,都有相對的獨立性,又都與全局相關聯,如果一個人只顧自己,不顧他人,不肯與他人協作,勢必會影響團隊的戰鬥力和整體形象。人們常說:立足本行如下棋,輸贏繫於每個棋子,“一招不慎,滿盤皆輸”,如果整個棋局都輸了,再有力量的棋子也沒有什麼用了。

《復仇者聯盟》觀後感

經典美漫角色往往跨域幾十年,作者繁多,畫風紛雜,再加上偶一為之的世界重啟等,英雄實力像彈簧一樣伸縮是再常見不過的事。即使是同一個作者畫的同一套劇情,某天作者多喝了幾杯,可能就一時興起改了某個小設定,都屬於司空見慣。

大眾熟知的劇情中就有:隊長昨天還能徒手揍掉鐵人的頭盔,今天就被區區一顆子彈擊斃;浩克去了外星進修後暴虐地球,連哨兵也不是他對手;更別提金剛狼這麼多年來潮漲潮落般的攻擊力。連官方都聲明別信他們網站上“英雄實力數據”那一套表格。

官方尚且如此,非官方的歪傳更是隨心所欲,國內網際網路流行過一本短篇《懲罰者殺死Marvel所有英雄》(你沒看錯,包括浩克),故事講得一本正經,給很多經典設定大甩耳光子。

直到今年的英雄集結前,Marvel電影還在正邪激抗的老路上徘徊,你看隊長與紅骷髏,浩克與布朗斯基,索爾與洛基,惡人自有英雄磨,一個蘿蔔一個坑,而且正反派實力在伯仲間,鬥起來旗鼓相當,此消彼長,標準的回合制。但如今換了群戲,要照顧所有英雄出鏡率(你知道得罪某個角色的冬粉會引發多大災難嗎),難免要從漫畫邏輯取經,採用一點模煳化策略,於是就有了如下種種怪現狀:

隊長與洛基初次交手被扔的滿地滾,後來卻能抗住索爾暴怒下的雷霆一擊(不錯,他的盾牌是稀有金屬,可臂力呢),但到了飛船突襲,又因槍法不濟而遲遲搞不定一個雜兵,讓鐵人大吃啞巴虧。

血肉之軀的鷹眼和黑寡婦僅憑冷兵器對付奇塔瑞人,左右開弓大殺四方,似乎也並不比索爾和隊長吃力太多。

浩克自然是最無敵的存在,高潮氣拔山兮的一記足以蔑視群雄,但之前同樣處於暴怒狀態時,索爾竟勉強能與之肉搏,再往前看,黑寡婦這個凡人挨了他一下重擊竟然轉身就力敵鷹眼。

幾乎和所有英雄交過手的洛基實力最是飄忽不定,考慮到權杖在手與否,更是無法給個定位。要是劇情安排他和浩克摔跤幾個回合,轉身跟獨眼龍過上幾招,又被黑寡婦的剪刀腳制服,我也絲毫不會驚訝。

這大概是好萊塢大片首次大規模借用漫畫的邏輯設定,我相信浸淫在漫畫文化幾十年的美國觀眾不會有絲毫不適,但在美漫尚未普及的地區,尤其是受武俠小說影響甚深的我國(金庸、古龍高手排名是網上長盛不衰的熱貼),還是得“悠著點”,否則容易叫人迷煳。筆者在影院外聽到一對情侶爭論電影裡到底誰更“能打”,舉出片中掐架的例子各執一詞,聽起來雙方都有道理,只能苦笑了。華納要拍《正義联盟》,這個問題更是要擺上檯面,動畫裡蝙蝠俠挨過超人一擊連肋骨都沒斷,放在銀幕上可是要出人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