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勇老師寫過論文《讓習作教學的“教”真正發生》,讓人反思,原來很多課堂沒有真正有效的“教”;那么“學”呢,很多課堂是否假裝在學,學得粗淺,學不得法呢?肯定是有的。
竇桂梅老師《阿長與<山海經>》一課,讓“學”真正發生了,這樣充滿思考、智慧、靈性的學習是怎樣達成的呢?
01
把話筒給學生,把話語給學生。
課堂給學生的舞台,可以比我們想像的更大。前面,竇老師讓一個學生足足匯報了好幾分鐘,讓她不停地說,甚至無話可說時充當主持人去問其他學生。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從這個開頭,讓整堂課的學生感受到了“我要說話”、“輪到我說時,我要多說一點”、“這課就是要多說”。這簡直猶如魔法,接下來,我們看到了話筒始終在學生手裡,問題是學生自己提出的,解釋是學生提出的,文本是學生解讀匯報的。妙語連珠、思維碰撞、你來我往、沉浸投入,這不是被迫式發言,這是學生想要滔滔不覺地說,想要展示說,這就是真正的“學”。
02
極豐富文化元素點燃學習。
板書採用坐標軸形式,跟阿長有關的事件,讓分正負兩極,這一下引燃了學生的思考,提出了很多疑問。這豐富的板書,隨著課堂不斷變化,都是學生思考的點滴。竇老師《葡萄溝》一課,也是板書結合簡筆畫、文本,形成了一幅畫。魯迅的背景文化巧妙溶於其間,再加上音樂、故事演繹,課堂是極其豐富的。正是這些點燃了六年級學生思維的火花,課堂不怕豐富,就怕淺顯。
03
“教”好,自然“學”好。
緊扣“回憶性散文”體裁,師生歸納總結“刪繁就簡”、“欲揚先抑”等手法;豐富的“預學”、“共學”、“延學”設計;緊扣年段目標的概括能力、語言動作描寫分析能力;瀏覽、精讀、朗讀、演讀多重方法,就像一根魔術棒,用著無與倫比的道具、體系來講述感染所有人的傳奇故事,學生怎么可能不“學”好。就連觀眾也一起重溫了魯迅,燃起了重讀魯迅的欲望。這樣的課,已然是經典,聽眾都成了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