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發言稿2500字

教育孩子是我們每一位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望子成龍”是我們做父母對孩子的殷切希望,然而要想使孩子成為有用之材,成為國家的棟樑,親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是家長會發言稿的內容,歡迎閱讀!

篇一:

各位家長:晚上好!

首先,我代表小小四班的三位老師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感謝你們能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這個家長會,仔細想來,這是大部分孩子平生第一次家長會!你們的到來,也說明了你們對孩子的重視和關心,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正是有了你們的信任、理解、支持,我們的工作才能順利開展。在此,我真誠地對你們說一聲:謝謝,真誠地謝謝你們的熱情支持。同時,更希望你們能一如既往地關心與支持我們的工作。

簡單的介紹三位老師的情況。

家園共育是幼兒素質教育的可靠保證,要實現家園共育,首要的是家園經常進行溝通,雙方在教育思想觀念和對孩子教育問題認識上相互交流看法,以求達到共識;在孩子發展與教育方面,經常互通信息,共商教育對策。溝通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面向全體家長召開家長座談會進行溝通也是其中的方式之一。今天有這樣的平台,讓我們和家長門一起商議和探討每個幼兒能在各方面有最大限度發展。

今天主要談一談教育教學和孩子自理能力培養等方面的幾個問題.

1、教育教學.

我們教學分為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相互獨立的,它們既是獨立也是相互聯繫、互相滲透的。我們每一周都有一個主題活動,圍繞主題設計了各個活動.大家萬別說兩、三歲的孩子不懂事還學什麼知識啊!是,他們現在不懂,可孩子時刻都在學,我們的一舉一動孩子都記在心裡,跟著學。這個年齡正是培養興趣的關鍵階段,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多交流把孩子在家在幼稚園的真實情況,及時反饋給對方,使每個孩子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

2、自理能力的培養

(1)比如如何穿衣、脫衣,怎樣疊衣,小毛巾怎樣使用?吃飯時要注意哪些事,洗手要怎樣洗等,涉及的內容很多.例如,我們要求孩子會獨立用餐,不挑食,不把飯粒撒在桌上地上,能幹淨地、安靜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夠可以來添。要記得用白毛巾擦嘴。這些要求現在看起來似乎能做到的人不多,但如果您能把這些要求帶回家,堅持教育孩子,提醒孩子,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不久的將來,每位孩子都能做到,孩子們也會因這樣的良好用餐習慣而受益,會變得健健康康,結結實實。

(2)關於上下樓梯。入園後的一段路讓孩子自己走。我們的樓梯是根據孩子的年齡設計的,每天我們三位老師都要帶孩子到操場上做操、做遊戲,因此,我們三位老師每天都要照顧35位孩子上下樓梯,請您配合在來離園時一對一地訓練孩子自己走樓梯。

(3)入廁。女孩子入廁一般會很好,但男孩子褲子最好選擇有鬆緊帶的,能易拉易脫得褲子最好,在家時,家長儘量讓孩子學著自己把褲子往上拎,在園老師會幫助小朋友將衣服塞好.小建議是希望每個家長為自己孩子準備一個寫著孩子名字的小包包,裡面多裝幾條褲子。

(4)穿衣。以後天氣漸涼,衣服增多,我們三位老師在午睡時會幫著孩子們一個個穿脫、整理。小小班上學期我們要求孩子能分清褲子的前後,會自己套上,然後老師來把衣服束進褲子整理。要求孩子能分清鞋子的左右,自己穿脫,懂得脫下來後要把一雙鞋子靠攏,放在床邊,不要東一隻,西一隻,起床後滿地找。

在此我要請家長們在家裡也能督促一下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孩子有能力來完成自己的事,做家長的千萬不要小看自己的孩子,只要你放手讓他做,也許剛開始衣服穿反了,扣子扣錯了,只要你能讓他堅持下去,他的小手一定會非常靈巧的,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孩子小,就一味地包辦代替,你應該知道,這一集體中,每個孩子都是差不多大的,也許正因為你的包辦代替,才讓你的孩子在各方面的生長發育不如別的小朋友的,所以在此我要請家長們放手,再放手,讓我們的孩子自己去嘗試,錯了可以改正,對了讓他嘗到勝利的果實。

3、行為習慣方面

(1)要做有禮貌的孩子。懂得使用禮貌有語,如同伴間要使用:請、謝謝、對不起、沒關係。早上入園要記得向老師問早,晚上離園要記得向老師道別。這些看似小事,一次兩次不說沒關係,其實,良好的習慣從小培養,而且有禮節的孩子走到哪裡都會受長輩、同伴的喜愛。

(2)取放玩具。我們平時要求孩子輕拿輕放玩具,從哪裡拿來,結束時放回哪裡。有時在離園活動中,我們會組織幼兒搭積木,請您配合我們在接孩子時要求孩子把自己的一份積木放回積木筐。

(3)團結友愛。在家裡我們的孩子都是唯一的,好東西讓孩子一個人吃,好玩具讓孩子一個人玩。我們理解你們的心理,也關心愛護每一位孩子。現在這么多的孩子走到一起來,家裡的優越感是沒有了,我們要教育孩子玩具大家一起玩,不能獨占,要分享。讓孩子學會用語言來與他人交流交往,如“請你借給我玩玩好嗎?”“我和你一起玩好嗎?”而不是簡單地實施行動,搶過來就行。如果我們家園一致這樣教育孩子,那么我們小小3班一定會變成一個溫馨友愛的班集體。

接下來談一些細小的零碎的問題:

1、請關注我們的通知或啟示。因為小小班幼兒還不能清楚地轉告老師的話語,因此我們會及時把一些通知寫在紙上貼在門口的家園聯繫上面。

2、還有請配合我們的教學活動收集一些材料,帶一些東西還有,我們有一些事需要愛長配合的,我們本學期要開展一些主題活動,需要家長協助幫助孩子準備一些材料,到時間請家長及時準備。比如:由於教學活動的需要,我們會要求小朋友帶自己最愛的玩具,自己最喜歡的好吃的東西入園,與同伴分享。你不要小看一節課或一件小事的作用,因為任何知識都是一點點的積累,任何大事都是一樁樁小事累積而成的。

3、 新生幼兒會出現的普遍現象。

對於多數幼兒來說,這是第一次離開父母進入集體生活,在這一時期,許多幼兒會因為突然進入一個新的環境而產生了緊張不安的情緒,這是對新生活暫時的不適應,適度的分離焦慮表現是正常的。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孩子會表現出打人,甚至咬人的現象會頻頻出現。當這樣的情況

出現時,希望家長能做好心理準備並配合老師做好孩子的安撫和教育工作。

4、剛入園一段時間,請家長隨時了解孩子的在園情況並及時向老師反饋孩子的在家情況,適當的給與鼓勵和表揚儘量不要說一些負面的語言,如:你要再調皮我就把你送幼稚園去。。。

5、請準時按照幼稚園給的作息時間表來接送孩子。

6、成立家長委員會(最好毛遂自薦)。班費。

一點小小的建議:

你可以每天抽半小時與孩子談談心、做做親子遊戲、講講故事,推薦讀物:《嬰兒畫報》、《東方娃娃》、《父母必讀》、《早期教育》等。日積月累,你會發現孩子與你的感情增加,孩子的表達能力會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會加強,總之,如果您堅持了,好處說不完。

最後,還是很感謝家長們來參加這次會議,您有什麼意見或建議,很歡迎您在會上或會後提出來。希望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孩子們都更好的成長。

篇二:

教育孩子是我們每一位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望子成龍”是我們做父母對孩子的殷切希望,然而要想使孩子成為有用之材,成為國家的棟樑,親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及其深遠的,下面我就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親職教育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樹立自信心 我們做家長的大都有“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願望。這一願望符合人類的發展規律,符合時代前進的節奏,這一願望如何才能實踐?我認為要讓孩子相信自己是最聰明的孩子,相信學校,相信老師,相信社會一天比一天更美好。因為在我的朋友中,有一部分總是因孩子成績不如別的孩子得了x x獎而自己的孩子沒有得到而責備孩子。有一些諸如“你怎么這么笨呢?你看人家x x多棒,你怎么就這么差勁呢?”一類的話,這就在孩子的心中造成了一種:我就是比不上別人,別人是永遠比我好的錯誤觀點。使孩子總處於自卑當中,以致學習沒有上進心,不思進取。要鼓勵孩子勝不驕敗不餒。所有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但又難免會出現缺點與錯誤。因此,家長要把握好尺度,這對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二、確立學習目標 一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目標,每一階段目標的實現就是人生上了一個新台階,近期目標與遠期目標要相結合。有的孩子雖然確立了一個目標,但過於長遠,短期內無法實現。而孩子往往心比較急,對於任何目標希望儘快實現,如果短期內自己看不到成效便會灰心喪氣,這個確立的目標也就失敗了。因此,要在遠期目標的基礎上加入若干個短期內就可實現的目標,這樣既可以儘可能地實現遠期目標,又可在一次次地小成功中獲得自信。這樣才能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三、讓孩子獨立完成各項任務或作業 從小培養自我約束的能力,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努力,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要拖到明天。養成這樣的良好習慣,學習上不欠債,發揮自身的特點,總是對新知識感興趣,使愛學習的勁頭十足。這對於孩子以後踏上社會與工作崗位很重要。

四、以身作則,家長要起表率作用 做父母的本身既要努力工作,又要經常學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孩子。從小到大,孩子和家長在一起的時間是最長的,一天兩天不算什麼,但家長几年、十幾年的習慣行為便會成為對孩子的一種心理暗示。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便會模仿家長的言行舉止。如果家長有不良的習慣,便會在這一天天中給孩子以影響。有些家長明知自己的某些習慣不對,但又管不住,總對孩子說“別學我”,但這已經給孩子的心中種下了一顆惡果,並不是自己幾句“不許學”就可以抹殺掉的。所以家長的言行對孩子來說起著非常的作用。

五、還孩子自尊心 平時家長與孩子要相互尊敬,遇到困難時,要多一些鼓勵,多一些引導。培養孩子的自尊心。我一直覺得家長和孩子應該是平等的,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把她當成一個平等的主體對待,家長不能用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

六、培養孩子競爭意識與興趣 充滿競爭和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要求人們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適應本領,因而應從小培養孩子的“強者氣質”。珍惜並鼓勵每一個小小的進步,讓孩子善於發揮自身優勢,充分肯定與信心刺激相結合,進行“自我感覺良好”訓練。 “一步一個腳印”制定切實可行的計畫。一位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認為當今孩子最需要培養的性格是:(1)自信心(2)熱情(3)富有同情心(4)靈活性(5)希望: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敢於迎接挑戰。除了要求孩子認真完成課本作業外,還應該著重培養興趣愛好的知識面,如上興趣班等,對其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

七、家庭成員要有分工 做父親的要多承擔一些思想*工作,母親在生活上要多關心一些,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要讓孩子知道只有學習才有快樂可言,不要讓孩子把學習看成是負擔。家庭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常常感覺到家庭的溫暖、常常能從內心深處樹立起良好的學習氛圍。

八、良好的人際關係 要教育孩子尊重老師和同學,老師是全社會都尊敬的人,同學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學習,可以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共同提高。外國有一句諺語“能力在孤獨中培養,品格在社會中形成。”在培養孩子獨立學習思考能力的同時還要教育孩子融入集體,團結友愛,熱愛集體,處處有愛心,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這將使孩子終生收益。

九、交流溝通 溝通是建立在一個平等的基礎之上的,經常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做父母的要經常與孩子交流溝通,經常問孩子想一些什麼問題,遇到困難和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多給孩子一些激勵話語,這樣就不氣餒。每次考試後要讓孩子多總結一些經驗,找出問題所在,爭取下次取得好成績。和孩子溝通有時是道難題,任何時候都不能走向偏頗。要常常引導她把學校、班級的事告訴我們,高興的事和煩惱的事,我們大家一起分享,做孩子的好參謀。作為父母,一方面要把自己的一些經驗經過整理有條理地傳遞給孩子;另外還要考慮到孩子的天性、能力和選擇。只有把這兩者結合起來,才能達到完美的一個度。這可能是一種教育藝術,也是我們永遠追求的一個境界。

十、要做到正確配合 家長還要和老師密切聯繫,和老師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虛心聽取老師對家庭配合教育問題的意見和要求,並在家庭中配合落實。平時,孩子在家裡發生的問題,也要及時和老師取得聯繫,交換意見,以便學校、家庭配合教育。另外,家長配合教育要有信心和耐心。家長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學習和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理論和方法。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父母的希望。古人講“養不教,父之過”。要培養孩子成才,學校和家庭都負有重大責任,只有家長重視和做好與學校配合教育孩子的工作,才能將孩子培養成對祖國有用的人才。

以上是我教育孩子的點滴體會和做法,教育和培養孩子需要一個很長的階段,然後通過這個階段不斷地總結出經驗教訓,採取措施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只有通過不懈的努力,不斷的付出心血與代價,正確對待每一件事情,才會產生好的結果。總而言之,孩子接受教育的方法還有很多,而我們教育培養孩子的原則是:讓她學會自尊、自愛、自強、自立。我們希望她通過老師的辛勤耕耘,通過方方面面的努力,不斷努力學習,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掌握知識與本領,最終能走出一條成功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