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遊記作文800字作文怎么寫

暑假,相信很多家長都帶孩子旅行。旅行的時候很開心,路途也很棒,感覺有很多值得記錄和分享的西。此時我們可以把它寫成一篇遊記,還不知道如何寫嗎?一起來看看吧!

暑假遊記

彈指之間滄桑巨變,風生水轉驚濤震撼。中國,有著許多數不清的名勝古蹟,圓明園、故宮……然而,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就要數樂山大佛了,因為當我站在佛前,突然覺得我好渺小。

樂山大佛是四川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頻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20xx年,完成於貞元年820xx年,歷時約九十年。大佛兩側斷崖和登山道上,有許多石龕造像,多是盛唐作品。

我看著這尊佛像,眼前浮現了當時人們造佛場景。有許多能工巧匠聚在一起雕琢大佛,老百姓也來幫忙。有的燒茶,有的送飯,凌雲岩上人來人往,錘聲如雷,岩片似雨。人們一隻手拿著雕琢的刀,一點一點的雕刻、雕琢著。住在岩下深潭裡的水怪,每天被岩石上的石塊打得膽戰心驚,眼看巢穴快要被填平了,它湧起千丈巨浪,想把工人們從岩上卷到水裡淹死。石工們眼看怪物湧起水來,就紛紛撿起岩上的石塊向它打去。岩石像冰雹一樣,不一會兒,就把水怪埋葬在亂石堆里。從此大佛岩下,風平浪靜,而大佛的樣子也一天天顯露出來。人們每日每夜,時時刻刻都在建佛,有時被太陽曬得汗流浹背,有時累得氣喘吁吁。就這樣一代接著一代,經過了九十年,大佛終於建成了。

傳說唐朝初年凌雲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水深流急,經常吞沒行船危害百姓。凌雲寺中的海通和尚見三江水勢如此猖獗,水中必有水怪,在岩石上刻佛像借菩薩法力,定能降服水怪。於是他請了兩個有名的石匠來商量了刻佛像的事,然後去化緣了。誰知化緣回來,愛財如命的官吏恐嚇老和尚,要是不交錢,就挖去他的雙眼,老和尚自己挖去了雙眼保護修大佛的錢。官吏因嚇住而往後退,結果身後是懸崖,就摔死了。那眼睛又飛回了老和尚的眼眶,從此誰也不敢敲詐老和尚的錢。經過九十年,大佛終於完成了。

我呆呆的站在原地,看著這尊大佛像,心情洶湧激盪,這么大的佛像,古人可以在九十年里完成,這是多么不容易啊。能修出這么大的佛,一定是古人凝聚了聰明和血汗辛勤的。此時此刻,我驕傲我是炎黃子孫。

俱往矣,凌雲險阻亂雲飛渡,擋不住橫空出世的樂山大佛,若雪山上的雄鷹振貉著鋼鐵的羽翼,扞衛者中華“三江匯流”的安寧和祖國神聖的尊嚴。

快樂的暑假

夏天開始放暑假了,幾天前稍有緊張的心情,終於閒放下來啦!這一天的早晨,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我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美麗的崇武西沙灣旅遊風景區,只見暖暖的陽光下,銀白的沙灘上已是人山人海,熱鬧無比,平穩的海面在夏陽暖光的襯照下,淌泛著靜謐與微微的波紋。景區里,亮麗典雅的假日酒店,敦樸玲瓏的水榭閣亭在片片清脆蒼隴的綠樹的掩映中,國家五星級旅遊風景區,享有“東方夏威夷”之美譽的崇武西沙灣旅遊風景區顯得更有魅力,更加的美麗。

空中鏇翔的海鷗,陣陣的鳴啾,給予我們原來平靜的心情捎來莫名的觸動和陣陣的喜悅,於是我們在一位漂亮端莊、彬彬有禮的導遊員的引領下,我們來到遊艇碼頭,登上了一艘水上摩托快艇。隨著“嗒!嗒!”的機聲,快艇像脫韁的野馬,離開碼頭,駕駛在無垠的海面。那時,海面的波浪也漸漸變大,可見快艇兩邊濺起陣陣雪白的浪花,後面流下了一道長長的白色的水轍。當時我們的心情也跟著海水一樣的在大海里暢遊與淌漾……岸灘離我們越來越遠,右側的小島嶼,還有身邊飄晃的浮標,在我們的眼裡,快速的後退。習習的海風時時的拂撲我的額臉上,我們情不自禁的放開喉嚨,大聲的吶喊與盡情的呼喚,正當我們處於萬分愜意的及激動時,駕駛員突然一個180弧度的轉回,使我的心一提,身體也猛地一歪的依在媽媽的身上,稍後懸吊的心隨著摩托艇的速度的減慢,悄悄的放緩,也漸漸的恢復了平靜。在返回的水面,那是順風順水,時間好像靜止一樣。我閉著雙眼緊偎在媽媽懷裡,靜靜地享受風兒的撫慰,陽光的露淋……

中午,我們全家在沙灘上的那蘑菇狀的帳篷里,共進一席豐盛的海味大餐,那是:油炸金黃的煅蝦、火燜香甜的海螺、清淡滑口的魚卷、入口細膩的帶魚、軟潤的章魚就著沙拉醬,加上乾爽的可樂,真可謂色香味俱全,使我大飽口福,回味無窮。

晚上,當那淡淡的月暉還在空中緩緩地流淌時,景區里燈火璀璨,歌聲飄揚,遊人們海邊戲水,靜聽潮訴,在庭前閒步,酒樓暢飲或樹下私語,花間嗅香,處處洋謐著一片祥和與那樣的安逸,後來我們也趁著月暉未盡時,頭頂暮色,悠閒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暑假賞江南

撐一把傘,在這裡一路穿行,身後留下串串腳印,雨水似亂花,剎那間舞出無數芳華。煙雨朦朧,歡聲笑語,柳幕垂絲,碧水瓊花……這就是江南。

江南的花還紅勝火嗎?江南的水還綠如藍嗎?

小巷

漫步在那裡的小巷,門,大都是虛掩著的。正如《蘇州漫步》中所說“一對母女正伏案繡花”,畫面是這樣的安詳,這樣的寧靜,這樣的典雅而富有韻致。一隻青藤漫出牆外,大有“一枝紅杏出牆來”的意味。石板路兩旁斑駁的青磚,牆上覆蓋著青苔。隨風搖曳的小草,沉重厚實的木門,構成記憶中永不褪色的畫卷。走在乾淨的石板路上,“噠噠”的撞擊聲,清脆而有力,像一首優美的曲子,在空氣中鏇轉、升騰。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喔,那引人無限遐思的小巷啊!

流水

貫穿江南的是美妙而靈動的水。小家碧玉般的清秀,不浮躁,不張狂,舉手投足之間暗波流轉,韻致盡顯。

水畔,總有些女子,正梳妝。

江南的女子因江南的氣候濕潤,“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伊人如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如水的女子,如水的眼眸,靈秀而又溫婉,似凌波仙子般清新脫俗。或許這是古老的傳承吧!都說“江南出美女”,她們梳妝是會不會感嘆江南的地傑人靈,給了自己一個好骨子,給了自己一分獨一無二的氣質。江南不止出美女,也出才女。江南才女,一時數不盡,李清照、柳如是、董小宛、魚玄機、蘇小妹……

江南的水見證了花開花落,雲捲雲舒,歷朝歷代的興衰……

人家

午後,紅日冉冉,炊煙裊裊,陽光或嬌羞,或嫵媚,或慵懶。

午後小憩,偶爾會傳出幾聲小孩的嚶嚀,母親便會用芊芊素指或者平凡帶著老繭的手指輕輕的拍打著小孩兒,眼眸里能溢出溫柔,她吟誦道“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小孩便止住了啼哭。

晚上江南夜景不乏“江楓漁火”,不乏“天階月色”,更不乏米酒飄香。多數人家食的是溫馨,飲得是歡笑。而這裡的小飯館更別具一格。用一個字來形容:美。食美,人美。飯菜好美,色香味俱全;老闆娘更美,不施粉黛,不加修飾,羞澀而熱情。三千青絲用一根布帶束起。美乎?美哉!

漫漫歲月中流淌著江南水鄉的清秀,江南古巷的恬靜,江南人家的溫馨,江南文杰的靈韻。瞧,眼前又浮現了那個採蓮的江南女子,在淡淡的荷香中淺笑,在江南水墨中輕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