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遊記作文800字精選範文

旅遊回來後原先覺得自己的感受溢於胸懷,滿可以洋洋灑灑地寫上幾千字的,可現在卻又覺得空空如也。你想知道山水遊記作文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山水遊記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山水遊記作文:山水

山,沉穩敦厚;水,靈動,聰慧……

仁者愛山,智者樂水。

山篇

山,綿延綿亘;山,險峻挺拔;山,有巍巍崑崙;山,有喜馬拉雅……

山,巍峨磅礴,讓人想起五嶽;山,新奇秀麗,令人憶起娥眉……

山,猶如令萬人敬仰的聖哲,沉穩是他的天性,靜立,詮釋著生命的偉岸,生命的博大,生命的肅穆,生命的莊嚴……

山,好似讓眾人擁戴的偉人,仁厚是他的本色,靜立,獻出了唐古拉山的皚皚白雪,獻出了黃山的溫泉、雲海、迎客松……

山,相信沉默是金,他無語、無怨、無悔、無去、無從。然而冥冥之中,卻永不停息地為世人演繹著動人的神話,最美的風景。

仁者愛山。

水篇

老子有云:“上善若水。”

孔子有云:“逝者如斯。”

李白有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李煜有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水為智者所道,所贊、所感……

水靈動,賈寶玉說過:“女兒似水。”

水尚智,九曲十八彎同樣匯入了奔騰的大海,得到了美好的歸宿。百彎而不折,這並非懦弱,而是審時度勢之舉,水明智地選擇了另一條湧向成功的人生之路。見識了兩漢之雄鍾巨鼎,見識了北宋之遊船畫舫,見識了晚清之斷壁殘亘……

水守著自己的氣節,因為她靈動,靈動是她生機之泉源。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汨羅的水包含了屈子的嗟嘆與絕望;“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洞庭的水包含了“左拾遺”憂國憂民的淚滴。

水守著自己的大度,因為她靈動,靈動是她蘊藉之根本。

智者樂水。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溪。”“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山,沉穩、敦厚;水,靈動、聰慧。

山與水性格的互補造就了世間生命的美麗。

山水遊記作文:情系山水間

山的呼喚,喊開我寂寥的心窗;水的撥弄,擾亂我平靜的心灣。蝶兒在花中起舞,鳥兒在林間歌唱;樹木搖擺著伴奏,昆蟲拉開了響亮的合唱。靜靜地傾聽,家鄉的山水共鳴;入眼之景,無不是渾然天成的詩章。

泗溪的水是母親柔軟的發,輕輕一撩,髮絲便順滑地從手中掙脫。泱泱地恣肆著熱情,綿綿地矜持著雍容。斗折蛇行,雖比不上黃河九曲連環的壯闊,卻也有絲帶一樣清逸、樹藤一樣多情的身影,安靜地蜷縮在自然屏障的庇護下生長。靈巧的小魚兒機敏地穿躍在著溫柔的髮絲中,一擺尾,漾起一個個圓潤的暈,盪開在波光粼粼的溪面上,湮滅在潺潺流水的沖刷下。那水呵,又如江南的綢般順意,聯想至那傳說中的忘川,儘管是朝露曇花咫尺天涯,但也同樣能夠用水,讓人忘懷一切,沉浸在這份柔情中,抒出自己心中的夢想。面對這柔情,忍不住褪下鞋襪來踏入溪水裡,攬一片蒼碧,掬一捧清冽,拾一枚潤石,讓那水底光滑的凹凸摩擦著自己的腳心,魚蝦也來輕啄著小腿。慢慢走動,劃開一層層的水波,化在水面破碎的陽光下。

覓水尋蹤,那與水相映生輝的,便是做為屏障的群山吧。清朝詩人袁枚的“江到興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不正說明了這一美景么?

家鄉的山猶如一個龐大的酒罈,將一切的景色釀入,又用歲月將壇蓋封存。當人們偶然掀開壇蓋時,萬物生靈頃刻便醉了醉在安詳里,醉在沉寂中,醉在連綿不斷的畫廊里。仰首眺望,山的這一邊是濃密的大樹叢林,偶爾可以看見露出的星點屋檐;山的那一邊是風情獨特的開墾出來的梯田,立上幾棵小孤樹,樹上幾個稻草人。春秋的曼季,漫山遍野都是明晃晃的繽紛的花兒,采些來曬曬,可以泡一杯香濃的花茶。蜜蜂也是不閒地四處奔波,用它那熱情,親吻著每一片段預告朵。風和山總是最親密的,一個風的鏇,山上的草樹便如海浪似的,一波一波地向上涌,許久不曾停下,驚開了深居在老林中的鳥,排隊直叫著衝上藍天。遠處,那山延綿不絕,連成一片濃郁的青綠色,訴說了大自然獨到的創意,恍如幻境。

這峻山雅水是一幅清秀的天然山水水墨畫兒。幾點淡濃的墨,勾勒出偉壯的山形;清水沾筆,描繪出幾流交錯的清溪;再細點幾個墨痕,那是驚山的鳥。就這么地欣賞,旅人歸去魂已失,匠師歸來滿錦囊。那是大自然躍動的清麗的音符,是萬物生靈哼唱的樂章。

山水遊記作文:煙雨遇龍河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桂林一直是我夢想的地方。在一個假期,我來到了桂林的陽朔,一覽陽朔風光。

在一個煙雨連綿的清晨,我們來到了遇龍河,登上了竹排。竹排是由幾根竹子捆在一起組成的,上面固定兩把椅子,僅此而已。竹排在水中緩緩蕩漾,激起層層的浪花。我們就站在這小小的竹排上,將周圍的景色盡收眼底。遇龍河的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看見魚兒在水中暢遊;清得可以看見水藻在水中跳舞;清得能倒映出藍藍的天空,白白的雲。遇龍河的水真靜呀!靜得能聽見魚兒在竊竊私語。船夫的划水聲,船槳與船舷的摩擦聲,細雨落在傘上的敲擊聲,山里鳥兒的鳴叫聲,這些聲音仿佛是音樂家演奏出的動聽的樂曲。

抬眼望去,翠竹夾道,兩岸長滿了鬱鬱蔥蔥的竹子。竹子給我的印象非常好,它代表著氣節。頓時,我想起了鄭板橋的詩句:“細細的葉,疏疏的節,雪壓不倒,風吹不折。”古代的君子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令我頓感。陽朔的人像竹一樣,是高雅不俗的,是值得尊敬的。

想著,想著,不一會兒天公下起雨來……毛毛細雨打濕了我的臉,真是“潤物細無聲”呀!我仰頭看天,細如牛毛的雨遮住遠處的山巒,如煙似霧。遇龍河的山連綿起伏,形狀各異。有的山像獅子,仿佛張開伶牙俐齒,向遊客顯示它的威風;有的山頂像站立了一隻忠誠的狗,為主人看家護院;有的山連在了一起,仿佛兩位相濡以沫的老人。

雨停了,環繞山巒的霧薄如蟬翼,被風吹動著,與我同行。竹排在水中游,雲霧在天上走。一團棉絮般的雲霧,被風吹散,宛如嫦娥飛天,拖著長長的飄帶,又像舞女的裙,在空中飄動。一時間,我們仿佛身處仙境,不知道哪裡是天,哪裡是水了。

正欣賞著如詩如畫的美景,突然間,我們的竹排垂直下落,濺了我滿身水,驚魂未定,卻發現我們到了終點。

每當我回想起桂林的風景時,腦海里總會浮現出一幅煙雨繚繞的山水畫。那幅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