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遊記作文精選:成都之行

摘要:武侯祠門口門庭若市,熙熙攘攘,人們不是來緬懷的,是來趕集的。

成都之行

前兩天下午從鹹陽火車站轉火車去成都,果然火車定律——都會碰到一個什麼都懂的大叔,聽著那大叔和對面的小女孩胡吹,昏昏欲睡。小女孩下車後,大叔本性就暴露無遺了,霸了兩個位,準備晚上睡大覺,渾不顧旁邊站票小伙子一臉怨氣。人性,在利益、誘惑面前,是很容易就顯露的。大叔如此,對面的青年夫妻,亦如是——獨占三個座位,裝睡。一夜未眠,見此一幅浮世繪,也足矣。

第二日凌晨到成都,出了站,迎著夜風,靜靜看著成都站三個字,想想此時書中所述,應景的必是如痴了一般。可惜站著半天不痴,於是算了。去了住處小睡了一下,下午便去武侯祠。武侯祠門口門庭若市,熙熙攘攘,人們不是來緬懷的,是來趕集的。若非對三國自有一份溫厚,必然遊興盡喪。因為帶了個歷史小白拖油瓶,無論是文武將廊,還是三國文物展,抑或是惠陵,均只能匆匆瀏覽,誠以不能搖頭晃腦一番為憾!寶貴如延熙十六年磚、鳳凰元年磚、虎威將軍朱然墓文物,在我等三國迷來說,不異重寶,對其來說,不如一景一人。遊人之多,遠超想像,敗遊興亦速。至如武侯祠內,自少時所閱““三顧頻煩天下計,一番晤對古今情”諸聯,亦無心細察。逃出武侯祠後,時間尚早。於是跟著拖油瓶在錦里東晃晃,西瞧瞧,迷路三次!路過許願牛神鑼邊,也有興趣敲一敲,消磨一晌。 、

15日早上去杜甫草堂,這是成都兩個要去的地方之一。猶記第一次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的震憾,歷歷在目,當世亂、家貧、身弱、童欺、寒夜、陰雨、屋漏、被裂接踵而至,能不泣不怨,喊出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其思想之純,境界之高,越千年鮮有匹矣。原以為僅草堂幾間,不想景區廣闊,到處有建築,於是慢慢觀賞。經過諸多或是外遷至此硬稱是配套的文物、或是名址均新的所謂古蹟景點,到達草堂外圍工部祠,見人流漸多,匆匆瀏覽下便急於去草堂故址,下台階時忽然見所貼對聯,題名居然是王闓運!帝王師!!逼得曾國藩寫倚天照海花無數的呀!禁不住就嗟嘆了一番。在草堂邊,聽著一家人對著碑文努力辨認,高聲念“自經喪妻少睡眠”,默默無語照了相走人,叔叔呀,這個亂與妻的繁體,有這么像么?在草堂大門外,看著裡面密集噪雜的人流,修葺一新的屋頂,外面林木幽深,曲觴流水,錦鯉悠遊,這是破草廬?鄉下別墅吧!不可抑制地想起,有些地方,果然是只能停留在書里,有些精神,不是所有人都能領略傳承到的。於是門都不必入,轉身走了。

青羊宮與杜甫草堂相距不遠,也是個有名的地方。下午便打算在此消磨時間。因是消磨時間,見到有碑文,不免就胡亂瞧一瞧,卻發現,原來也是個這么有名的地方,尹喜得老子書後便遵老子語至此宮。晃著晃著,最後便到玉皇樓,供著龍皇三公主的三個兒子,坐在那看牛鼻子老道給別人解簽,還居然有人信,還請他晚飯時間出去指點指點,看著那老道忙不迭答應,口水都差不多流下來的樣子,就這副鳥樣還指點別人?回頭瞧瞧那問迷津的,肥頭大耳,所談也無非如何官商勾結,一丘之貉。這道教,怪不得要批,無論何人,有求必應,還寫這么大個!

看著石壁下的朝陽洞,由不得你不深信人力之偉大!在最頂層的老君閣門外,坐倚桌子,看著人來人往,居然還給我發現瓦屋頂有植物!再憧憬嚮往的地方,也是有人去過,有人居住的呵。休息夠了,卻不想進老君閣了,且留遺憾待餘生吧。一路急行下山,只花了一小時不到,戰線斐然!只是中間踩空幾次,還好青城只幽不險,穩得住。只是不知為何,覺得沒能滾下去,也是種遺憾,有空倒是要深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