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遊記作文1200字精選3篇

泰山百年來吸引著赫赫帝王盛典登封,歷代名人競相留跡,四海遊客朝拜如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泰山遊記作文,給大家作為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泰山遊記

素有“五嶽獨尊,雄鎮天下”之美譽的泰山,乃華夏文化的一個縮影,又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千百年來吸引著赫赫帝王盛典登封,歷代名人競相留跡,四海遊客朝拜如雲。而此次的泰山之旅,也是蝶舞學校組織的山東半島之行的第二站。

心懷期盼,蝶舞一行抵達泰山腳下的天外村,在此登上旅遊巴士前往中天門。放眼眺望那籠罩在晨霧裡的泰山,宛如是一位欲說還休的仙子,顯得那么朦朧、羞澀,靜靜地等待著我們去頂禮膜拜。車在山裡繞來飄去,車窗外,溝壑懸垂,轉眼間就抵達了中天門。

中天門位處泰山半山腰,常年籠罩在濃綠之中。雖是盛夏,可山上涼風習習,空氣清新。蝶舞一行將在此兵分二路,一路步行上山,另一路乘坐纜車上山;考慮到後面的行程還要登嶗山,決定乘纜車前行。登上纜車,開始了8分鐘的“天游”,俯視那巍巍壯觀的起伏群山,跨越那蔥鬱的林海及疊嶂的樓閣廟宇,再往上則是山石疏朗,便見南天門赫然在目了。

行至南天門,便由“人間”踏入到了“天庭仙界”了。回首俯視,“十八盤”天梯高懸,亂雲飛渡,那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呼之欲出。穿過南天門,在天街上漫步,山風浮動,衣袂飄飛;行進間,那山中驟然升起一層煙波,一陣雲霧,置身其中,宛如仙境,心懷驀地打開,層雲盪胸,凡塵俗事盡拋腦後,遐意之極。隨後遊覽了金碧輝煌的碧霞祠,便繼續朝著玉皇頂進發。

行至到歷代摩崖石刻前,那濃郁的墨香猶在,飄逸的墨韻尚存。靜靜觀覽著歷代文人雅士吟詠題刻和碑記,撫摸那些字型,似仿佛觸摸到到歷代先賢們跳動的脈搏,一股懷古之情油然而生。繼續前行,遊覽了日觀峰,登上了最高峰玉皇頂,舉目四望,群山起伏,令人感受到“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氣勢,那千岩萬壑都融於縹緲的雲海之中,仿佛也承載著千年的厚重。

夏日的泰山佳境天成,氣候瞬息萬變,剛返回南天門時,天空便飄起了毛毛細雨,轉瞬間又逐漸變成傾盆大雨,那風卷著雨聲、溪聲、瀑聲,渾然一體,其勢如萬馬在山間奔騰。蝶舞決定領悟風雨下泰山的感覺,和女兒撐著雨傘,緩緩拾階而下,慢慢體味著“泰山新雨後,天氣涼如秋”的意境。信步“十八盤”,下到一半,回首仰望,越發感覺到泰山的巍峨、沉渾、峻秀、雄奇。

移步之間,過了“十八盤”,峰迴路轉,萬壑爭流,可謂是一步一景。隨著山石的降低,那雨也漸漸變小,雨絲涼涼柔柔,隨著山風飛舞飄落,浸潤著山石樹木、小草泥土、遊人訪客。山中到處是雨的印記,宛如一幅絕妙的寫意畫卷。徜徉在這靈動的畫卷中,享受著這清醒和空靈,真乃妙不可言。在小腿肚子的顫抖中,艱難地回到了中天門,大夥會齊,便登上返回的中巴,難忘的泰山之旅也即將結束。

“仁者樂山”。此次泰山之行,仿佛就像在閱讀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書,耐人尋味。那泰山的一花一草,一樹一石,一蟲一水,一碑一字,一石階一擔夫,一佛音一香火,都是那么的令人難以忘懷,回味無窮……

暑假泰山游

五嶽中的東嶽泰山,又名“岱”;自古一直都被視為“天”的象徵。傳說無懷氏、神農氏、炎帝、黃帝、堯等72位功德卓著的君王都曾來此封禪,之後歷史記載又有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等12位皇帝也到泰山祭祀、封禪。可以說,泰山是一座一直都被視為“天”的神山。春秋時期,孔子多次到泰山遊歷,曾說過“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佳句;後來他的弟子也均與泰山有關聯;唐代,詩聖杜甫游泰山,更是寫下了千古絕唱“望岳”;宋代,孫復、石介等人在泰山創辦學院,弘揚儒學。幾千年間,泰山一直用它那博大的胸懷陶冶出不凡的人文精神,它又是一座聖山。

泰山壯觀、雄偉,主峰高1545米,環繞主峰的山峰有112餘座,崖嶺90餘座,溪谷102條,名泉72處,如玉液泉、王母泉、來鶴泉等等,所以泰山的水系十分豐富。泰山山脈由東向西有東、中、西三條大谷;北麓自東而西有天津河、掃帚峪、桃花峪三條大谷。六條大谷溪流各向六個方向輻射,分成六個區域,形成了著名的幽、曠、奧、秀、妙、麗六大景區。

古代文人、帝王登山,都多從泰山中路拾階而上,這又是一條最古老的登山之路,因此路深幽,故稱“幽區”。亦稱為“登天景區”。中路由紅門至玉皇頂約6600級石階,全程共長近20公里,沿途時有山峰、溪流、廟宇、石刻、古樹,景色幽雅秀美,又能磨練人的意志。

現在,就請隨著我在這古老而又漫長的6600級石階上,跨出我們攀登泰山的第一步吧。

早晨,才3點左右,天已亮了起來;雖說沒陽光,但也算晴朗。我們簡單的做了一下準備,便迫不及待的出發了。

出了賓館,就離泰山不太遠,路也越走越有坡度。在柏油馬路的盡頭,忽然一片開朗,面前的路撕成了兩條,而緊緊夾在中間的正是泰山山系中巍峨的山峰。它們似乎高不可及,一切在它的腳下,是如此的渺小。半山腰清晰的飄蕩著雲靄,山上被綠色覆蓋著,顯得是那么生機盎然,令人的心情十分爽朗。

我們順著右邊的馬路一直走,馬路右側時不時會冒出一家酒店、賓館,而左側則一直都是山峰。過了一會,天空的雲中終於露出了太陽的一角,可小路依舊是那么幽深寧靜,只有清脆的鳥叫聲和我們的腳步聲在迴響。

走了一陣子,我們穿過一條小徑,轉個彎便看見了有坡度的街道,仿古的商店,斜上的石階……我們終於到了泰山腳下了。

上了台階,有一個小院子,房屋古香古色,門額上上書“關帝廟”。這時的天色尚早,廟裡卻香菸繚繞,早有不少遊人了。關帝廟的主格局很小,只有一個正殿和兩個副殿。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彈丸之地,卻有不少古木。出了關帝廟往上,我們就來到了著名的紅門石坊群。

石坊群的第一個石坊,名曰“一天門”。泰山自古都被視作“天”的象徵,有三個天門。半山腰的叫“中天門”,山頂的為“南天門”。從“一天門”處進入,就意味著我們已到了天界。過了“一天門”,其後是“孔子登臨處坊”,再高的是第三座石坊“天階坊”。

石坊群之後是一座倒凹形建築,中間是跨道而立的門洞,這就是“紅門”。穿過紅門,眼前一片翠綠。綠樹成蔭,芳草遍地,中間一條石階路一直在無限的延伸,耳邊只有鳥聲婉轉的“啁啾嘰喳”聲和嘩嘩啦啦的溪水聲,陽光柔和的撒在這一切上,給人以安祥、恬靜、幽深之美感,身後紅門外的喧鬧仿佛已無影無蹤。從這裡我才真正的跨開了登山的第一步……

爬泰山

不到長城非好漢,在我看來不到泰山也非好漢。今年暑假的一次泰山之旅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讓我體會了很多很多從未有過的感覺,堅持,幫助,榮耀……

決定此次旅行時是在還沒放假以前了,當時有兩個地方可選,去美麗的青島看大海或是去泰安爬那巍峨的大山。當時毫不猶豫選擇了更有挑戰性的泰山,我想我的選擇是正確的,真的學到了很多。記得那天,天還沒亮時我們一家就到了五嶽之首——泰山的腳下。這五嶽之首還真不是浪得虛名,高聳巍峨,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托,雲煙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

在往上爬的過程當中,我不禁愛上了這裡,鬱鬱蔥蔥的樹木高高的遮住了大片的陽光,只有極少數光線刺透了綠葉的縫隙投射下來,樹叢中夾雜著斷斷續續的蟬叫聲,婉轉的鳥鳴聲不絕於耳,石縫間不時會有清泉流出,清澈見底。或許是水太淺了,我找尋了許久,都不見魚兒的蹤跡。媽媽說這是山泉水,可以喝,於是我便拿起了水瓶去接,水瓶還沒接滿我便迫不及待的品嘗起來,水像是被冰過一樣,清涼可口,刺激著舌頭的每一個味蕾,那清涼的感覺會順著喉嚨流下去流淌至身體的每一個角落,喝完之後還剩下一點點甜味留在嘴中,回味無窮。於是我把水瓶接滿好在路上喝,有這樣一瓶水,即使在炎熱的夏天,喝上一口也會困意全無,整個人瞬間亢奮起來,讓人精神抖擻,有力氣走下去。一路上還有許許多多的寺廟,香火鼎盛,雖然莊重嚴肅,卻也是不可不看,難得一見的風景。

不過途中我們卻有一絲絲小後悔,開始後悔時是在爬到中天門以後,我們累的上氣不接下氣,雖然有索道,但是我們卻沒有坐,因為想著可以鍛鍊身體,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儘管中途我們有過想要放棄的念頭,可是想下山卻已經走了一半,沒辦法只能拄著登山棍硬著頭皮向上爬,這時我才發現原來我給自己挖了這么大一個坑,早知道就去青島了,有那蔚藍的大海,可以去海里游泳,衝浪,呼吸空氣中夾雜著海水鹹鹹的味道,躺在躺椅上曬太陽,最重要的是不會身心俱疲。可當我看到比我小許多的小朋友,還有那些年邁的老人還在堅持爬時,我便又打起了精神心裡嘀咕著:“比我小這么多的孩子都沒放棄我怎么能放棄呢?唉!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下去,我們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於是我堅定不移地繼續往上爬。

過了中天門又過了幾個門後,便到了最陡峭的十八盤,在起初決定來泰山攀爬時,我便早已做好了調查:泰山十八盤是泰山登山盤路中最險要的一段,共有石階1827級,是泰山的主要標誌之一,兩山崖壁如削去了一塊,陡峭的盤路鑲嵌其中,遠遠望去,恰似天門雲梯……到了才知道這十八盤果然是名不虛傳,高聳入雲站在這裡可以看見腳下的雲彩,卻看不清身後的人,好像身處在仙境一樣,台階也非常陡峭,如果不扶著把手好像就會掉下去,一般這段路算是次旅程中最驚險的,在這一路上我們便唱起了有關十八盤的人兒歌:“緊十八,慢十八,不急不慢又十八……”

大概一個多小時後我們才穿過了十八盤,爬到了最後一站——南天門。本來累的不再想走路的我們在登上南天門的那一刻,不知怎么的一下累的感覺便煙消雲散了,山上非常涼快,使我感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清爽,看著身下那被雲霧纏繞的青山,便體會到了那一覽眾山小的情懷,一種莫名的心情占據了我們的心靈。按照爸爸的話說是征服感,征服泰山這“巨大怪物”的榮耀感,在爬上山頂的那一刻起我便感覺一切都值了!一切辛苦都沒有白費。上山花費了我們7個小時,我卻體會到了這一輩子都不一定會體會得到的美妙情感……

山頂上有賣各種紀念品的,我們買了幾塊靈石,小小的卻格外的漂亮,聽說泰山的石頭是有靈性的,可以保平安。在這條天街的中央便是天山奶奶的廟了裡面供奉著各種神仙,天山奶奶便在正中央‘端坐’著,無比祥和,再玩了一會後我們便開始了下山之旅。

下山之旅還算順利,可惜的就是途中母親不小心扭到了腳,我一路扶她下來的,這讓我們的關係更加親密了,下山用時5個小時。

這一天十二個小時的旅程給我留下了無比深刻的印象,不僅看到了美景,領略了泰山的雄偉壯觀,也體會了很多,收穫頗豐,不到泰山非好漢,你敢來挑戰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