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潭遊記作文700字的怎么寫

大龍潭,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靖西縣城東北1公里許環河村漁翁撒網東側石山腳下,想知道大龍潭遊記是怎么寫的嗎?一起跟小編來看看吧!

參觀大龍潭

大龍潭,位於柳州市區的南部。從雷山上望去,它真像一條彎彎曲曲的巨龍。雷山絕壁下湧出一泓清泉在雷、龍二山間匯成“龍潭”古稱“雷塘”,咫尺相隔的“雷潭”經地下河與之相潛通。清澈的潭水經“八龍噴雪壩”瀉入鏡湖後蜿蜒如游龍穿園而過,注入園外蓬花山下的溶洞裡,消失得無影無蹤。

來到雷龍二潭前,導遊說:“雷龍二潭水溫如恆(18℃—22℃),每逢隆冬,水汽蒸騰,煙霧繚繞,故稱雙潭煙雨。雷、龍二山夾水相峙,相傳雷、龍二神在此司掌雷雨,世稱‘雷龍勝境’”。在向前行走,來到了“龍潭風雨橋”。靜臥鏡湖之上的“龍潭風雨橋”系仿木鋼筋混凝土廊橋式建築,以三江程陽風雨橋為藍本設計、建造而成。整座橋亭飛檐,極具特色。傍水而建的九層為鼓樓正四邊形塔樓結構,飛檐重閣、琉璃裝飾、葫蘆頂、端莊肅穆;內設景廊,盤鏇而上,上懸“款鼓”。還有那千欄式建築——壯民居緣水修築,極富水鄉生活情趣。傣村已建有民族餐廳,傣亭等,建築多以徒坡屋面見長。村內竹籬環繞,綠草如茵、魚尾葵、假檳榔、伊拉克蜜棗等亞熱帶植物和別致的傣式建築相映成輝,有著純淨而又美麗的水,而且還是天藍色的,形成了一派南國的風光。

到龍潭公園遊覽不僅可以飽覽亞熱帶岩溶地區的奇山秀水,風格各異的少數民族建築;還可以欣賞民族村寨內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歌舞表演,品嘗別具一格的少數民族菜餚。

作為龍城人,我為此感到自豪!

大龍潭遊記

今天,媽媽告訴我一個好訊息,爸爸要帶我們去大龍潭玩啦!大龍潭在縉雲與磐安交界的地方,壺鎮過去還很遠呢。我們開車走了很久,在山上繞來繞去都把我繞暈了,才終於來到一個小山村。

車停在路邊,我們開始走山路了。彎彎曲曲的山路上,鋪著一塊塊奇形怪狀的石頭,道路兩旁,綠樹成蔭,野花怒放。再向前幾步,就看見一條小溪從青山叢林中流出來,清澈見底。啊,真想到小溪里玩水啊!於是,我脫了鞋,光著腳丫子在溪中戲水。溪水有深有淺,冰冰涼涼真舒服。

走過一座鐵索吊橋,就可以看到瀑布了。這可不是普通的瀑布喔,是三個連在一起的三折瀑。第一個瀑布氣勢高昂地飛流直下,跟它相連的是百杖潭,百杖潭深不見底。和第二個瀑布相連的是臥龍潭,臥龍潭從上往下看像個葫蘆,前面小後面大。第三個瀑布最高、最長了,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啊!與它連線的是祈雨潭,祈求的祈,下雨的雨。

到了滑草時間,也是最快樂的時光。我一看,這分明就是很長的滑梯嘛!那裡號稱有680米長,哼!我卻感覺只有680分米。唉!時間過的可真快,轉眼滑草就滑了兩次了,我還不過癮呢!講講紅軍洞吧,就在滑草下來的山底,那裡非常的涼快,仿佛開著空調,那石頭像冰塊一樣。

一眨眼就到了回家的時間,我依依不捨地對大龍潭大叫:“再見!大龍潭,我還會再來的!”

龍潭公園遊記

遊人經柳州市魚峰山麓往南行不足三公里,就可到達城郊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區級風景名勝區――龍潭公園。這是一個融合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觀,南方少數民族風情文化,亞熱帶岩溶植物景觀為一體的大型風景遊覽區,占地面積達544公頃,比北京的頤和園大一倍。

潭邊有七座山峰環列,人稱七女峰。正東有一峰,半山腰有個通透的圓洞,可見藍天,如一面鏡子,因而叫鏡山。它的對面,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小巧玲瓏的孤峰,好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故名為美女峰。兩峰相對,構成了著名的“美女照鏡”清晨,山腰煙霧環繞,少女突然害羞起來,拉來煙霧為她遮羞,將含蓄之美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它的旁邊是一片幽靜的相思林,綠油油的草坪上種了成片的桃花樹。清晨煙霧繚繞,露珠點綴在桃花瓣上清新誘人,一棵棵桃花樹宛若一位位頂著花環的妙齡少女。微風吹過,少女搖曳著優美的腰肢,翩翩起舞,似乎正在舉行盛大的舞會。

相思林旁便是龍潭公園的一大名景——大龍潭。大龍潭分內潭和外潭,潭水四季澄清如鏡,清新涼爽。潭上架著一座古色古香的九里長亭——風雨亭。筆直的風雨亭是觀賞大龍潭的一大好處。從亭上遠眺,岸邊楊柳依依,潭上泛起一道道漣漪,波光粼粼,像一條絲綢之路,柔軟光滑。9點多鐘,一陣煙霧忽然湧來,原本潺潺流動的潭面忽然靜止了,鋪上了一層平坦的絨巾。潭面冒起了青煙,似溫泉,又似天上的瑤池,這似乎一下變成了人間仙境,令人飄飄欲仙。這樣的現象持續到了中午,煙霧才依依不捨到退卻下去,潭面恢復明淨,七女峰、美女峰、相思林、風雨亭,紛紛倒映在這如明鏡般的潭中,一清二楚,粉的粉紅,綠的碧綠、青的靛青,不盡的詩情畫意令人如痴如醉,流連忘返,仿佛置身於遙遠的古代。

龍潭公園是我們柳州的驕傲,它用七女峰、美女峰、大龍潭……這些名勝風景詮釋著美的含義,令所有人都為它的美所折服,為柳州人民的智慧所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