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岩遊記遊記作文

到了方岩,眼前是一座高大雄偉的石碑門,它像巨人一樣矗立在方岩腳下。石碑門是用石頭石切成的,上面雕刻著許多精美的圖案。頂端盤繞著兩條飛龍,飛舞著爪子,遠遠望去威風凜凜,栩栩如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方岩遊記

十一長假,我回到了老家永康,和家人們一起再次遊覽了方岩。

通過檢票口,我們興沖沖地往上跑。山路蜿蜒曲折,像一條龍匍匐山間。路邊小草翠綠,苔蘚滋潤。不知不覺我們走到了山腰,一座閣樓呈現在眼前。相傳方岩開山祖師“正德禪師”最初在此修行,人們把這兒稱作“羅漢洞”。羅漢洞旁有蛟龍泉水,泉水清澈,不遠處還建有一個精緻的步雲亭。 自亭向上,一座長數百米,盤鏇而上的飛橋迅速地映入眼帘。飛橋猶如仙女的飄帶,隨風飄浮,又如飛流而下的瀑布,瀑泉聲情並茂的吟唱,時而高亢,時而悠長。望著這如畫的景色,我感覺自己仿佛正慢慢地融入了這奇險的飛橋之中,徹底地融化在了這畫卷之中。 我們繼續向南走。走進了南岩景區,我們首先登了圓夢塔,矗立塔頂,俯瞰南岩景區,金鋼經照壁、民俗廣場、胡公詩廊、胡公石塑頭像,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真是“南岩日色冷青松,長與白雲共一峰。半醉流霞紅映臉,先鞭肅肅鎮蛟龍。”走出圓夢塔,漫步叢林,見廣場周圍群花競放,綠草如茵,生機勃勃,心中舒暢無比。

回程的路上,我細數著方岩的迷人之處:湛藍的天空、雪白的雲朵、陡峭的山崖、挺拔的翠竹、筆挺的蒼松;原始的寧靜、神奇的傳說……我宛如又一次進入了人間仙境

遊方岩

正月十二,我們一家人"故地重遊"這裡山水如畫,風景優美.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

到了方岩,眼前是一座高大雄偉的石碑門,它像巨人一樣矗立在方岩腳下。石碑門是用石頭石切成的,上面雕刻著許多精美的圖案。頂端盤繞著兩條飛龍,飛舞著爪子,遠遠望去威風凜凜,栩栩如生。

看著陡峭的石階和鵝卵石鋪成的小路我們一步一步往上爬。登上天門,回頭望這彎彎曲曲的小路,好像一條盤繞在山間的蛇。這是美不勝美啊!

有說有笑我們來到了寺廟。進入寺門只見胡公坐正中,他滿面紅光,一臉慈祥。聽爸爸說:“胡公是古代的一任清官,他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後人感謝他把他奉為神仙來祭拜他”。我也燒燒香給他拜拜,還求了一張學習的簽,助我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進步跟同學團結友愛,好好做老師的小助手。

我們離開了這神奇、秀麗的方岩,留下這美好的回憶。

方岩遊記

這天凌晨三點鐘,睡眼惺忪的我迷迷糊糊地上了車。不知過了多久,被喚醒的我沖四周一看,灰黑一片,這是哪嘛!但是慌亂之中,只好緊跟著爸爸媽媽上路。越往上走,天越發亮起來了,看著從山上下來的人個個精神抖擻,我的步伐也越來越輕快了。

進入大門,連線地面和山頂的是陡峭的台階,他是由水泥砌成的。中間夾帶著鵝卵石,比普通的水泥路更有一番風趣。石階兩邊,種滿了“歲寒三友”之一—竹。他們穿著碧綠的衣裳,有著極強的生命力,為美麗的方岩又增添了許多生機。

我們好不容易爬過了“天門”,來到了“天街”。天街的路,相對來說有點平坦的感覺,雖然現在天才蒙蒙亮,但是旁邊的商店卻燈火通明。有時輕聲的吆喝著,似乎怕打破了方岩的寂靜與祥和。

方岩,最著名的要數胡公廟了。胡公,是北宋時期的一位官吏,他清正廉明,頗有政績。尤其與明道元年,直言極諫,要求皇上免去婺和衢兩州的“身丁錢”,百姓感恩,就在方岩頂上立廟紀念他。四周大多是前來虔誠上香的人,煙火縈繞,有著很濃的味道

正當我戰戰兢兢地走過天橋時,往兩側望,哇!到處是雲霧迷濛:有的像一條絲帶;有的像面紗一樣蓋“在”山的臉上。

下山的路上。看見遊人如織,陽光火辣,但絲毫不影響大家的興奮之情。我嗅著古木散發著的幽香,享受著微風,哼著歌,往山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