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遊記作文

陽朔,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屬桂林市管轄,縣城距桂林市區65公里,獨特秀美的山水風光得到了"陽朔山水甲桂林"的美譽(出自吳邁詩《桂林山水》)。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陽朔的遊記作文,僅供參考。

陽朔遊記作文篇一

陽朔,我久聞其大名,如雷貫耳。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國慶長假,我就在滿懷期待之下踏上了陽朔的行程。

火車很快在桂林停下了,下車後,我們用完早餐,便匆匆踏上了旅途。我們這次的目的地是龍脊。龍脊匯集了許多少數民族,有壯族、侗族、苗族等等。因此,龍脊的風土文化十分濃厚。我們最想要欣賞的是龍脊梯田的景觀。龍脊梯田景區主要分為平安壯寨梯田和金坑紅瑤梯田。平安壯寨梯田有“七星伴月”和“九龍五虎”兩大著名景觀,景色秀美飄逸;金坑紅瑤梯田有“大界千層天梯”、“西山韶樂”和“金佛頂”三大著名景觀,氣勢磅礴,直上雲端。整個龍脊梯田景區山青水秀,瀑布成群,春如層層銀帶,夏滾道道綠波,秋疊座座金塔,冬似群龍戲水,四季各有神韻。這裡的壯、瑤民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青瓦木樓之中,男耕女織,淳樸善良。金竹壯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北壯的楷模;黃洛紅瑤寨獲上海大世界吉尼斯集體長發村之最;龍脊古壯寨至今保留著許多文物古蹟。

隨旅遊大巴來到盤山公路口,漸漸領略了陽朔的獨特山景——山相對比較獨立,山形秀美,形態各異,雖然都是石山,但山上卻覆蓋著一層密密麻麻的、迷人的綠色植物,使石山更增添了一絲多變與神秘。在盤山路上我把臉貼在玻璃上,細細地觀察山谷下的流水。這流水十分奇特,在淺一點的地段較為清澈,但是稍微深一點就變得碧綠無比,水面平滑,假如沒有物體在水上面漂游,水就見不到一絲波痕。還有一些有山石稜角的河床,水流就比較湍急,時時濺起泛白的泡沫,這些泡沫一旦打在岩石上,就迅速地破裂、消失了。在路上,可以欣賞如此美景,哪怕身體有多么疲勞,心靈也得到了滌盪與放鬆。這就是歷代遊覽桂林的文人墨士都被其山水折服的原因吧。

下了旅遊車,經過艱難的跋涉,我們來到了第一個觀景台。我們所要觀賞的景致是“七星伴月”,所謂七星伴月,就是以梯田所在的七座小山峰圍著一座梯田所在的大山峰所組成的。這樣眾星捧月的景觀是難得一見的。梯田的美,尤其美在快要收穫的時候,這時的梯田儘是金黃的稻穗,以及梯田上濃郁的綠草。站在山頂上,向下望去,層層色彩靚麗分明的田地在陽光的照耀下微微發亮。雖然這是富有民族色彩的村寨,隨處可以聞到濃濃的民族氣息。但這大片的梯田卻有中西結合的妙處。站在梯田間,近處的稻子色彩鮮明,層次突出,酷似西方油畫濃厚的色彩質感以及優美的筆法所留下的筆觸。而遠山卻蒙上了一層白色的濃霧,神秘莫測,又宛如中國水墨畫的神韻和瀟灑。好一幅美不勝收、妙不可言的風景畫。龍脊的山水,還有龍脊的民族氣息,令我難忘,值得回味。

第二天,我們從龍脊出發,前去令人嚮往的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雖然不像我想像的那樣人煙稀少,幽靜雅致,但景致還是很迷人的。世外桃源,顧名思義就是有桃花的地方。而世外桃源的桃花也和其它地方的桃花不同。其它地方的桃花大多數在春季開花,但為了遊客能隨時觀賞到桃花,世外桃源培育出了一種嫁接的桃花,可以在一年四季開花,並且顏色比其它普通的桃花鮮艷許多。步入世外桃源,一片巨大的湖呈現在眼前。這片湖叫燕子湖,乘坐小船遊覽燕子湖無疑是一種享受。當小船在綠絲綢般的湖面上緩緩向前、悠然滑行時,遊人的心會像一隻“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小鳥一般愜意和歡欣。——世外桃源是一個開放式的景區,它沒有圍牆與隔樁。田園山水、路橋村舍天衣無縫地自然融合,盡納天地之大美。

世外桃源,還有陶淵明的故居。在故居中,有許多地方體現了陶淵明一生的習性。第一是酒。陶淵明和許多詩詞之人一樣,對酒情有獨鍾。比如說李白的一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杜甫的“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亭濁酒杯”;曹操感嘆戰亂帶來的疲憊與苦惱時的一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還有白居易被貶司馬時潯陽江頭花前月下的“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等等都體現了歷代名人對酒的鐘愛。陶淵明愛酒,因此我們一進院門就聞到一股濃郁的酒香。來到院中的酒屋一看,一壇壇香氣四溢的酒正誘人地擺在眼前,而酒罈的數量之多更令人驚嘆。是啊,李白無酒不成詩,杜甫無酒不吟詩,陶淵明也同樣是因為愛酒,才寫出了名流千古的篇章。

到了陽朔又怎能錯過遇龍河呢,在我的腦海里那是和灕江一樣的美麗的水。離開世外桃源我們終於來到了遇龍河。兩岸的山峰清秀迤邐,連綿起伏,形態萬千,江岸綠草如茵,翠竹蔥鬱,樹木繁蔭。遇龍河的水如同綠色的翡翠,清澈透亮,魚兒閒遊,竹筏飄搖,一一可見。難怪遇龍河素有“小灕江”之稱。

桂林陽朔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聞名天下,山青、水秀還有洞奇我們已領略,自然我們就要再一睹陽朔的“石美”。為了尋找岩石美麗的蹤跡,我們來到了桂林陽朔著名的“冠岩”。冠岩,是一個具有千年人文歷史的地下溶洞,前因洞內泉水甘洌而名“甘岩”,後因其山外形如朝冠而更名“冠岩”。洞內岩石,塊塊奇形怪狀,稜角分明,經過彩色燈光的照耀,顯得絢麗無比。

幾天的陽朔之行讓我嘆服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陽朔遊記作文篇二

這個暑假,我和媽媽跟著旅遊團,去素有“山水甲天下”名稱的廣西桂林旅遊。

廣西是壯族自治區,桂林當然也有很多壯族風情。他們喊人從不喊“先生,小姐”,而是喊“阿哥,阿妹,阿姐”年紀大一些的女孩就叫“阿嫂”。他們喊朋友叫“夠友”,是夠朋友的意思。雖然發音有點像“狗肉”,但這是朋友之間親切的稱呼。

既然“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那就少不了有山有水。

桂林主城的水是灕江上游,水不混濁,但也不怎么清。在桂林主城,最好看的是山。那些山是一座一座的孤峰,不連綿起伏,每一座山圍起來就是一個公園。我們遊覽了很多公園,如“七星公園,南溪公園,伏波山公園”等等。

桂林主城遊覽完畢,我們又去了號稱“山水甲桂林”的陽朔遊玩。

陽朔有兩條大河,一是灕江精華一段,二是遇龍河。我們乘著竹排,在靜靜的灕江上流動,一陣微風吹來,使我們心曠神怡,灕江的水比較淺,只有我身高的一半。灕江的水也很清,完全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正如《桂林山水》那一課所說,“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段話說得是一點不假。學這篇課文時,覺得寫的不是很真,真正來了桂林陽朔灕江,才知道課文一點都沒有虛構。

我們還遊覽了劉三姐大觀園,大榕樹景區,月亮山,古東瀑布等等。桂林,這座美麗的小城,使我流連往返。

陽朔遊記作文篇三

俗話說的好:“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們來到了美麗的山水之國——桂林,欣賞美麗的桂林風光。

我們來到了陽朔的灕江旁,看見了許許多多的竹筏蕩漾在灕江上。我們坐著竹筏順江而行。桂林的水真清啊!清得能看見水中的自己;桂林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是一塊無暇的翡翠;桂林的水真涼啊!用腳輕輕地觸摸著水,一股沁人心脾的涼意涌遍全身。師傅一邊給我們划船,一邊為我們介紹美麗的灕江的風景。你瞧,那就是九馬畫山,顧名思義就是九匹馬構成了一座山的風景。還有形態各異的山,如豬八戒背老婆、青蛙看江、烏龜爬山……最有名氣的一道風景是二十元人民幣反面的風景。看完後,讓我不盡想起一句“陽朔山水甲桂林。”

“快點、快點!”原來,我們來到了龍脊梯田。欣賞梯田風景秀麗,景色宜人,一排排、一列列的像樓梯一樣,真有趣!一開始,天氣霧蒙蒙的,只能看見隱隱約約的一點紅瑤族的村莊,還能看見隱隱約約的梯田輪廓。中午,當陽光穿過雲霧,金燦燦的梯田出現在我眼前。我情不自禁的讚嘆起來,“紅瑤族人智慧的結晶!能開墾出如此秀麗的梯田,真讓我流連忘返。

象鼻山屹立在灕江和桃花江之間。我們先從象尾拾級而上,來到了象頭,站在觀景台上,能看見桂林的全景。遠看象鼻山像一頭無比巨大的象拖著它那長長的鼻子垂到了水中,正在水中嬉戲。在象鼻山前,我還做了一回漁民,坐在竹筏上,掌控著魚鷹。

隨著的課本的腳步,我們遊覽了桂林象鼻山,參觀了劉三姐故居,蕩漾在陽朔的山水之中,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感覺。

陽朔遊記作文篇四

國慶節到了,我和爸爸去桂林旅遊,我被桂林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

桂林的山千奇百怪.象鼻山像一頭伸著鼻子飲灕江水的巨象,駱駝山像一頭駱駝正在過江,螺螄山太像螺螄了。九馬畫山很奇怪,從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神態各異的神馬,我只能看出山上有三匹神馬,可爸爸卻能看出有十一匹神馬,聽導遊說當年周和陳毅元帥都親自來數過神馬。我對爸爸說:“桂林的山真是讓人想像無窮啊!”

桂林灕江的水碧綠碧綠.灕江水綠得像一條青羅帶,灕江水清得可以看見河底的鵝卵石,山峰倒映在水中,船好像在青山的頂上行走,在這灕江里坐著竹排,漂一漂、看一看,真是令人心曠神怡啊!

桂林的溶洞形態各異。有的像一把金鑰匙,有的像一尊佛像,有的像一個大大的靈芝,有的像一個大瀑布,還有的像冰淇淋,有一個很有趣,導遊說像一隻老鼠正在準備偷吃蜂蜜.桂林的溶洞真的是太奇妙了!

桂林真是一個“山青、水秀、洞奇”的好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