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頤和園遊記作文600字左右

頤和園原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前身清漪園,為三山五園中興建的一座園林,建於1750年,1764年成,面積290公頃,水面占四分之三。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北京頤和園遊記作文600字左右,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北京頤和園遊記作文600字左右篇1

今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天淨如洗,我在北京參觀了嚮往已久的頤和園。

一來到頤和園大門,只見華麗的屋檐下有一塊牌匾,上面寫三個剛勁的古文字“頤和園”。進入園內閣首先看到的是“仁壽殿”。聽說這是乾隆時名為“勤政殿”,光緒時改為“仁壽殿”,是慈禧和光緒朝會大臣的場所。這裡極為高雅別致。“仁壽殿”前有一條龍和一隻鳳。聽導遊說,這條龍代表當時的皇帝,那隻鳳代表當時慈禧太后。這兩個雕像都是乾隆死後,皇后立位後慈禧太后叫宮中大臣雕刻成的。皇帝死後埋葬埋葬在土裡的,所以這條龍穿著破衣服,像個乞丐。皇帝死後,慈禧地位最高,衣服的料也是最好的,所以那隻鳳穿高雅裝。這真是個離奇的事啊!

離開“仁壽殿”,我們不久便到了長廊。這裡珍藏著許多精美的圖畫,據說有一萬四千多幅,又名“畫廊”。

我站在長廊旁邊,放眼望去,看見了十七孔橋橫跨在南湖島與龍王廟之間。它是頤和園中著名的景點之一。橋長 150米,像天空中七彩的長虹飛架在碧波萬頃的昆明湖上,又像是一條蛟龍浮游在湖面上。這令我讚嘆不已。導遊介紹,昆明湖面積約占頤和園的四分之三,可大了。只見湖面上波光粼粼、碧波蕩漾,在藍天和白雲的襯托下,顯得更加絢麗多姿。接著我們又被帶到了玉帶橋。它真的好美啊!瞧它玲瓏多姿,造型優美,平穩地架在西堤上。

遠看猶如白練鑲嵌在長堤綠水之中。站在橋中央往下矗?

一條條紅艷艷的鯉魚在清澈的水裡游過,使遊人們流連忘返。我們還參觀了頤和園的聽鸝館、排雲殿、敗家石、樂壽堂等等古建築物。

觀看了頤和園,使我大開眼界,也增長了不少知識。

我帶著很大的收穫離開了富麗堂皇的頤和園。

北京頤和園遊記作文600字左右篇2

今天我們去頤和園玩。說起頤和園,大家肯定非常熟悉。它是我國的四大園林之一。先說頤和園的廟會吧。一走進頤和園,就聽到鑼鼓喧天,一看原來是講唐僧師徒還有梁山伯和祝英台去敢廟會呢!他們個個穿著古裝,角色都有一些老人扮演的,原來老人也有那么有才呀。他們老有所樂,演得惟妙惟肖。

看完廟會,我們來到了智慧海。智慧海俗稱“無梁殿”,上面有許多佛像。可惜,許多小佛像都被強盜盜走了。

繞過智慧海,我們來到了佛香閣。佛香閣是頤和園的標誌,也是古代建築樓閣的代表作之一。它高41米,由八根巨柱支撐著。綠色、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朱紅色的宮牆更能體現出佛香閣的古色古香。最神奇的要數翹角飛檐上的一些人和獸,一個人騎在第一個獸上,後面跟著奇形怪狀的獸,最後一個是龍頭,屋頂是它的身子。

站在佛香閣前面向遠處看,十里以內的風景盡收眼底。佛香閣的下方是德暉殿,它是當年慈禧太后的更衣之處。它下面是樂壽堂,是慈禧的居住之地。

排雲殿坐落在佛香閣的下方,也是很有名的殿宇,是當時光緒皇帝專門為慈禧祝壽的地方。經過一路奔波,我們來到了排雲殿下方的昆明湖。只見昆明湖結了冰,那冰湖像免費的溜冰場,許多人都在上面溜冰。湖面上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十七孔橋。

返回途中,我們走上了中國古典園林最長的遊廊——長廊。抬頭望,長廊上面的圖案各種各樣,有可愛的葫蘆,有美麗的荷花,有樸素的小村莊,有艷麗的花朵,有蒼翠的松柏,有各類人物畫像……真是讓人流連忘返啊!

啊,頤和園真美啊!

北京頤和園遊記作文600字左右篇3

“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去頤和真遺憾!”我在參觀完頤和園後不禁發出感嘆!

頤和園原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前身清漪園,為三山五園中興建的一座園林,建於1750年,1764年成,面積290公頃,水面占四分之三。

我們先在慈禧水道坐船前往第一個景點:十七孔橋,顧名思義,便是有十七個橋洞了。遠望去,十七孔橋仿佛是一塊巨大的銀磚,橫立在清澈的湖水裡。在近些,她仿佛是島嶼之間一舟銀白色的畫舫。

我們上了島,近距離的觀賞著她:坐落在昆明湖上,飛跨於東堤和南湖島之間,用以連線堤島,為園中最大石橋。石橋寬8米,長150米,由17個橋洞組成。石橋兩邊欄桿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態各的石獅500多隻。聽導遊說,有一隻銅牛在昆明湖東岸,十七孔橋東橋頭北側。1755年用銅鑄造,稱為“金牛”。據說此銅牛是為鎮壓水患而設。

隨即,我們便前往文昌閣。文昌閣原是清漪園的一座城關,現已不再對外免費開放。但僅從外觀仍能看出昔日的輝煌。

之後,我們來到了樂守堂,據說這雕像的排列位置還有一段典故呢:一次,光緒皇帝要娶皇后,慈禧要自己的侄女隆裕當皇后,而慈安太后要香妃當皇后,兩人僵持不下,慈禧變說:“你讓我不痛快一時,我讓你不痛快一世!”一個月後慈安太后離奇死亡。而這件事光緒卻毫不知情,所以樂守堂的雕像是鳳前龍後,代表光緒的軟弱無能。

走完了樂守堂,我們便來到了聽驪館,聽鸝館原是乾隆皇帝為其母看戲所建,內有兩層的戲台,因古人常借黃鸝鳥的叫聲比喻音樂的優美動聽,故名之為“聽鸝館”。在德和園大戲樓建成前,慈禧經常在這裡看戲,宴飲。現在聽鸝館已成為專營宮廷菜式的餐廳,先後接待服務過上百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聽鸝館飯莊是著名的宮廷菜系飯莊。

隨即,我們到達了長廊,長廊全長728米,長廊上有14000餘副畫,大多畫著妖魔鬼怪,鳥獸蟲魚,花草樹木。1976年被反動分子破壞,1984年又在鄧小平的主持下重建。

最後,我們來到了清晏舫,石舫長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 船身上建有兩層船樓,船底花磚鋪地,窗戶為彩色玻璃,頂部磚雕裝飾。下雨時,落在船頂的雨水通過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個龍頭口排入湖中,設計十分巧妙。

頤和園的風景,真是游也游不盡,看也看不完,希望你有機會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