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付出與收穫的優美段落

或許我們一直都認為收穫才會讓我們感到快樂,但是付出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父母們辛勤勞作,早出晚歸。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付出與收穫的優美段落,歡迎大家參閱。

優美段落:付出與收穫

有人說付出和接受是等價的,是一種人們情感的儲蓄,一味的索取,只會等來情感的毀滅;我要說:付出與接受是雙向的,只有一方的的主動是得不到真情的回報的,我們需要彼此心靈真誠的付出。

在人生的道路上,付出與接受是不可避免的。在荊棘路前,看著條條荊棘,不免退避三舍之感油然而生。但當你付出努力,忍住被荊棘划過時的劇痛感,勝利的女神已經向你露出了燦爛的微笑,這時,請你不要害羞,自豪的去擁抱本就屬於你的成功!

大海無語,卻有魚兒為它編制多彩的圖案;大地無語,卻有萬物為他譜寫生命的樂章;天空無語,卻有鳥兒們為他演唱生活的美好。付出後有對良心的慰藉,接受後有對生活的追求。生活雖無語,卻有著付出與接受的輪迴,有著付出與接受所譜寫的動聽、美妙的華麗樂章!請把握好付出與接受!

愛是生命的真諦,接受是愛的源泉,而付出則是愛的靈魂。任何的接受與付出,都是情感的陶冶與升華。

流光溢彩的鮮花,它們接受了陽光的洗禮,細雨的滋潤,付出了自己婀娜多姿的臉龐來點綴世界;高大偉岸的樹木,它們接受了人們的澆灌,鳥兒的祝福,付出了自己參天的綠蔭來回報恩者;潺潺溪流,它們接受了雨水的恩賜,魚兒的舞蹈,付出了自己甘甜清澈的血液來感謝……

我喜歡接受的美麗,付出的偉大。如果付出是充滿荊棘的漫漫征途,那么接受就是征途後蜂飛蝶舞的錦簇花團。歷史滾滾前進的車輪告訴我們,沒有人民拋頭顱、撒熱血的氣節,哪會有新中國初升的太陽?

優美段落:要獨立

黑色的門緊閉著:一個永遠期待的靈魂死在門內,一個永遠找尋的靈魂死在門外。每一個靈魂是一個世界,沒有窗戶。而可愛的靈魂都是倔強的獨語者。

沒有藍天的深邃可以有白雲的飄逸;沒有大海的壯闊可以有小溪的優雅;沒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綠!生活中沒有旁觀者的席位,我們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聲音!我們有美的胸襟,我們才活得坦然。我們活得坦然,生活才給我們快樂的體驗。

其實,名人形象的高大,是崇拜者自己先屈下膝去仰視的結果:把別人看作聳入雲際的高山,視自己則為一抔黃土。若能站直了看名人,就會發現在他們顯赫聲名的背後,原來也是一副普通的身材,只不過穿了特製的名袍而已,無須那般景仰的。

優美段落:要有思想

我的思想在荒野上賓士。有一所落寞的古老的屋子,畫壁漫漶,階石上鋪著苔蘚,像期待著我的腳步。

野蠻的符咒尚未掙脫,文明的壓抑接踵而至。一方面,權貴貪慾的膨脹使得腐敗叢生;另一方面,金錢力量的崛起導致精神平庸。

真正有生命力的思想不會被體系的廢墟掩埋,一旦除去體系的虛飾,它們反以更加純粹的面貌出現在天空下,顯示出它們與陽光、土地、生命的堅實聯繫,在我們心中喚起親切的迴響。

人皆有靈魂,但靈魂未必總是在場的。現代生活的特點之一是靈魂的缺席,它表現在各個方面,例如使人不得安寧的快節奏,遠離自然,傳統的失落,人與人之間親密關係的喪失,等等。因此,現代人雖然異常忙碌,卻仍不免感到空虛。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有一句名言佳句:“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他的意思是說,人的生命像蘆葦一樣脆弱,宇宙間任何東西都能致人於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間任何東西高貴得多,因為人有一顆能思想的靈魂。

優美段落:面對苦難

痛苦應成為我們生命之舟上的壓艙物,正因為有了它的存在,我們的船才得以穩健地前行。

大約世間之人多是寂寞的吧?未被擊節讚美的文章,未蒙賞識的赤誠,未受注視的美貌,無人為之垂淚的劇情,徒然的彈了又彈卻不曾被一語道破的高山流水之音……

有人說苦難就是不幸。是的,苦難常常把人逼到無奈和困惑的地步,可你也往往因此得以最大地發揮自己的潛能,體現自己的價值。苦難又是段風雨路,跌倒了爬起來才知尋路的重要和開路的不易。而走過那段泥濘坎坷,前路還有什麼可畏懼?這么說,苦難不能算不幸。

微笑著的人並非沒有痛苦,只不過他們善於把痛苦錘鍊成詩行;微笑著的人並非沒有眼淚,只不過他們善於把眼淚化作心靈的燈盞,照耀著前行的路。微笑是一種氣質,氣質得益於修養;微笑是一種境界,境界依靠磨練。相逢一笑泯恩怨,桃花依舊笑春風……

叔本華曾說:“生活是一條由熾熱的煤炭所鋪成的環形道路。”因為他的情感中有對生活苦難的深度感知。張愛玲說:“生活是一件美麗的華袍,裡面爬滿了虱子。”因為她的情感中有對生活本質深刻的剖析。

毛澤東面對生活中的苦難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激昂;蘇東坡是“一樽還酹江月”的感嘆;徐志摩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