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關於寫景的作文

寫景狀物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審美創造的過程,也是怡情養性的過程。作為一名高中生,寫好寫景的作文是最基礎的要求。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中關於寫景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關於寫景的作文篇1

那次去衡山,我親眼目睹了一次精彩的日出,那壯麗的景象至今還留在我的心裡,沒有褪色。

那次我是和朋友一起去的,早上五點,鬧鐘就響了起來,換做平時,我們還在呼呼大睡,可這次不同,因為半個小時之後就有一場精彩的日出在山頂上演,對日出的期待早已把睡意一掃而光,我們都興奮地起了床,朝山頂走去,雖說現在正處夏季,但山頂上還是刮著寒冷刺骨的風,我們不得不穿一件外套禦寒。過往的路上有很多人,大多數是和我們一樣去看日出的,他們都隨身攜帶著照相機和望遠鏡,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期待。我們慢慢到達了山頂,這裡人山人海,很多好的位置都已經被占了,我們就找了一塊小山丘坐了下來,等待是漫長的,十幾分鐘的等待好像有一個小時,忽然,我們聽到有人大叫了一聲:“開始了!日出啦!”我們都朝東邊望去,只見一小塊粉紅色的太陽從地平線緩緩升起,慢慢變大,變亮,照亮了遠處的天空,此時的太陽,像一個出生的嬰兒,非常可愛,它以微弱的光芒照亮萬物,像是給山上披了一層淡紅色的外衣。

太陽繼續在上升,照亮了半邊的天空,陽光透過雲層,照在我們皮膚上,感覺又溫暖又柔和,因為它沒有正午時分那樣火爆,此時的太陽,像一個純真無暇的孩子,讓人感覺非常溫和。

最精彩的時刻終於來了,當太陽升起一大半時,周圍的事物完全被照亮,此時東方全是紅的,像藍天燃起了大火,燒紅了半邊天,十分壯觀,此時,再偉大的人看到這幅景象,都會意識到自己的渺小。我們目不轉睛地盯著那裡看,幾隻鳥兒飛出窩來,迎著朝陽唱起了歌。漸漸的,太陽完全升起,原本淡紅色的大衣變成了金黃色,大地又變的生機勃勃,小草感受到陽光的照射,慢慢直起了腰,花兒也轉動自己的身體對向太陽,沐浴著陽光。此時的太陽,正處在活力四射的青春年華,它有著無限的鬥志和精力。我們的內心無比激動,這種壯麗的景觀,滿是高樓的城市裡是看不到的。

太陽為了自己一次次華麗的日出,一直在努力著,而身處青春期的我們,像日出,蓬勃東升,活力四射,又不像日出,因為青春只有一次。我們應該奮鬥,應該拼搏,應該珍惜這個僅有的“一次”。

高中關於寫景的作文篇2

落葉旋飛。起風了,又一群飄飛的精靈來了。

走在橙黃的暗黃的火紅的落葉鋪成的台階上,總會湧起一陣又一陣莫名的感動:這是春天啊落葉,你是否畏懼春天的來臨,是否悲傷離開樹枝瞬間的無奈,是否不願告別曾經打鬧過的春風?

我想是的。短短的一個春秋,昔日曾來的黃鸝的鳴叫還在耳旁,昔日停在枝間鳴蟬的身影還在記憶中,昔日沉甸甸的果實掛在枝頭的感覺還未遠去,昔日奮力抵抗冬日凜冽寒風的成熟感還在心頭,而在這初春的時候,卻要離開所有的回憶,未來的及與新生的嫩芽打聲招呼,未來的及跟舊日好友灑淚告別,自己就已徘徊在熟悉而陌生的春風中,悠悠飄下。我想你一定不甘心,對嗎?

“葉子該落啦……”

我轉過頭,一位正低頭掃著落葉的大爺發出一聲長嘆,我突然怔住了。“是啊,我們該落了。我們曾經帶著對世界的新奇來到這裡,享受陽光、雨露,體會生命、溫暖。受過春姑娘的撫愛,也得到了夏哥哥的呵護,更不乏秋大姐的親睞,基至經受住了冬爺爺的考驗,當我們脫下綠裝換上橙衣,我們沒有失落反而感到了幸福。為什麼?因為我們的離去意味著更多的幼葉有機會品嘗那些我們還在記憶中的幸福。生命是最偉大的,也是最平凡的,已經存在過,永遠感恩,永遠無悔……

喔落葉,是你對我親昵嗎?是你在笑著拉直我腦海中的問號嗎?是你在向我詮釋生命的真諦嗎?我彎下腰,拾起一枚落葉,錯落有致的葉脈間,書寫著一個春秋的滄桑;完美優弧的葉形,又似乎影射著曾有過的美麗綽姿;充斥眼帘的火紅,則訴說著生命應有的輝煌。

聆聽。風又起了,葉子又飄落了,你聽那葉間的簌簌聲,你聽那掃葉的沙沙聲,你聽那落葉觸地時的顫顫聲,所有這一切足以使人貯足傾聽,用整個心靈。都說“落紅不是無情物”,落葉豈不是如此?

春天,是落葉的季節,當你看到黃葉從綠葉間脫落時,你會感到;

春天,是落葉的季節,當你聽到風起後吹動落葉傳來的沙沙聲時,你會感到;

春天,是落葉的季節,當你留心到腳下是軟軟的厚厚的一層時,你會感到;

春天,是落葉的季節,也是冒芽的季節。

高中關於寫景的作文篇3

忽念起半年前游過的奎閣山了。奎閣山並不是什麼名山大川,但於廣安也算是小有名氣。引它為大多數人所知道的,恐怕是算山頂上那高聳的“奎閣塔”了吧。

奎閣山三面環水,其水名曰“渠江”。

晚上從思源廣場的百步梯往下走,沿著濱江路散散步,隔著渠江水遠遠的就能望見奎閣塔上那燦爛迷離的燈光。一閃一閃真是漂亮至極,於是打定了明日游奎閣的主意。早早地,和朋友一行仨人就來到了渠江岸邊,這渠江是長江的一支支流,也是廣安的母親河。江面呈墨綠色,而此時一層薄薄的輕霧浮起在江面上,使得江水的墨綠若隱若現、虛無縹緲。恰似那美人玉頸上掛的祖母綠被輕紗的衣襟掩得似有似無。三人一邊欣賞這良晨美景、呼吸清新的空氣,一邊尋找著將去對岸的小船。由於奎閣山三面環水,只有一條陸路,即沿著廣安大橋往右走,二十分鐘即到塔前。只無奈我們離廣安大橋一城南一城北地太遠,不如悠得小船幾分鐘便到得彼岸,與渠江水來個“親密接觸”。

不久便望了小船來,踏上船,輕鬆到了對岸。踏上船的第一件事,不是急著要登山,而是祈福。由於奎閣山住的多為老頭老太,想要出門不方便,安全則是大問題,因此在山腳下鑿了一尊觀音像,放了紅布香燭在石台上供人祭拜,上山下山都得祈平安。我們雖不迷信,但為了圖個吉利,也恭謹的拜了拜。一邊登山一邊看,這奎閣山雖名曰“山”,但若論面積、高度,充其量也只算得個“嶺”吧,可我卻獨愛她。愛她的與世無擾,愛她蔥鬱的原生態的竹林,愛她是喧譁城市中的一方淨土。

一會兒便到得了山頂,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這“奎閣塔”了,奎閣塔是個八角的尖塔,時隔已久,也不記得有多少層了,只是有高聳的樣子。奎閣塔整體呈大紅和明黃的顏色,看上去特別搶眼。最底層的四周圍了許多圓柱,既是裝飾,又為穩固塔基。柱子呈大紅色,只是有些斑駁罷了。沿著精緻的小樓梯往上走,塔層的面積就越小,到了最頂層,塔中就只能容得下七八人了。

站在頂層的小樓梯上,可以鳥瞰整個廣安城,大有“一覽眾山小”的氣概,真是驕傲!嬉遊到日暮,尤覺意猶未盡。今日提及,尚以之興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