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來歷作文600字:兔子燈的來歷

元宵節的來歷作文600字:兔子燈的來歷

南北朝時期,寧都縣東山壩鄉的大布村曾是虔州縣(即寧都縣的前身)的縣城。雖然時過境遷,但從大布村直到今天還四處林立的祠堂就可以想見當年這兒的富庶昌盛。千年的歲月在流逝,而虔州的遺風仍歷歷在目。虔州民俗更以它的約定俗成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傳承著。大布村民俗中一項叫“過燈”的古老儀式就一代又一代地流傳下來了。

火在原始社會就被人類奉茗神明般地崇拜著。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神聖的火演繹成了燈和燈彩,滲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寧都的燈彩絢麗多姿、品種繁多,“兔子燈”只是寧都燈彩其中的一種。點燃“兔子燈”的“過燈”是大布村一年一度每家每戶都要參加的大型活動,“過燈”是用彩紙紮成的母子兔子形狀的燈點燃後,在村莊、祠堂、各家各戶巡遊。據當地人介紹“過燈”的民俗是明萬曆年間被村里一位姓羅的商人,在揚州貿易時,迷上了“兔子燈”、“扛燈”(另一種大型花燈,燈中可裝置各種栩栩如生的人物,通過火力衝動人物可手舞足蹈燈彩藝術)的工藝,就裝啞巴拜了製作這二種燈彩的師傅,辛勤伺候了師傅三年之久才學會這門技藝帶回大布。

兔子燈的製作更簡單,所以村里人家家戶戶都會扎,而精彩細膩的“扛燈”卻成了村里一種傳男不傳女的祖傳藝術。大布“過燈”的民俗興於唐朝,人們把兔子視為吉祥之物,兔子燈所到之處就意味著把吉祥和好運送到了那兒。人們沿用這一吉祥物來迎神接福,其中寄寓的是人們所祈求神靈保佑,期盼來年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