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的作文國小四年級8篇

元宵的作文國小四年級1

元宵節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就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就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就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就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就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這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襄樊市將在沿江大道舉行舞獅表演,我約我胡樂辰一齊去,走在路上有很大很大的霧,都看不見漢江的河水了,也看不見遠處的景色,但就是絲毫沒有減弱我們去看錶演的興致。

我們在那等了一會,到了十一點,太陽已經出來了,不遠處就聽到敲鑼打鼓的聲音,然後看見舞龍獅的隊伍向我們走來,有紅色的龍,有綠色的龍,有金色的龍……條條龍像真龍一樣在人群中飛舞,一會像在雲中穿梭,一會又盤鏇在一齊,各種各樣的舞龍把我看得眼花繚亂。

然後,又來了一群獅子在搶一個繡球,這個表演十分精彩,幾個獅子你爭我奪,把圍觀的人逗得笑哈哈,還有大頭娃娃在表演,最搞笑的就是一個七品芝麻官,坐在一根竹竿上,得意得不得了,還有一個人叼著菸斗,做著各種搞笑的動作,還有其他很多表演,我們看了一上午,這就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民間藝術表演,真讓我大開眼界。

元宵的作文國小四年級2

這天就是元宵節。一吃過晚飯,我就和爸爸、媽媽一齊興高采烈地去街上看燈。月亮已早早地爬上了天空,它猶如一隻銀鏡,靜靜地把大地照得很亮很亮。

馬路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一串串車燈如同閃光的長河奔流不息,一盞盞路燈宛如一條條銀蛇,一向伸向天邊。

不僅僅花燈美,而且街道上、公園裡也很美。街道上的路燈,大樓上的霓虹燈,亭子上的裝飾燈,草叢裡的照明燈,都亮了,如同到了燈的海洋。站在解放橋上向東看,迎賓橋上的彩虹燈、橋下的觀光燈和橋兩側高樓上的射燈,五彩繽紛,色色俱全,組成了一幅燈火輝煌的城市美景,真令人陶醉!

元宵的作文國小四年級3

今年元宵節燈會活動,看起來十分的熱鬧,充滿了歡樂喜氣的景致。

文化公園裡有許多不一樣造形種類的動物花燈,有米老鼠、馬、長頸鹿、101忠狗、大熊貓、龍……等等,花燈在五顏六色燈光的點綴下,真就是美麗極了,讓我有如置身在童話夢幻般的世界中,只見大家都搶著合影,像機閃個不停。

公園的草地上,有許多小朋友提著花燈、玩著仙女棒;還有人在放天燈,天燈隨著輕風徐徐的上升愈飛愈高,就好像許多的小星星,在黑夜中閃呀閃的,十分漂亮;還有許多人在放煙火,五光十色的煙火把夜空點綴的五彩繽紛,我的耳邊還不時傳來大家的驚嘆聲!

回家的路上,在翰林橋上看到天空中的煙火,倒映在溪水中,金光閃閃的變化著,真就是吸引迷人,這真就是一個快樂的元宵節。

元宵的作文國小四年級4

天上月兒圓,地上人團圓,事事都圓!花好,景好,情緒更好!祝願你和家人元宵節快樂!

正月十五月兒圓,月兒代表我的心!讓明月捎去我對你的祝福:元宵節快樂!

在這燈如晝的時節,我們一齊相約黃昏後,今晚我要讓你成為最幸福的人兒。

這一刻,有我最深的思念,讓雲捎去滿心的祝福,點綴你甜蜜的夢,願你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元宵節。

一聲聲鑼鼓一陣陣沸騰一幕幕煙火一盞盞彩燈和著二月絲絲縷縷的微風踱進你心窩,串串企盼祝願你:元宵快樂!

元宵的作文國小四年級5

這天,就是正月十五,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街道上車水馬龍,人們來來往往熱鬧極了。許多店面的門前擺起了長長的一些燈謎,在街上,我們看到了一些人,他們有的拿旗子。有的抬佛像。有的敲鼓,有的拿香,有的提著各式各樣的花燈,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回到家,媽媽早已煮好湯圓,一陣香噴噴,且熱氣滾滾的湯圓,心裡別提有都高興,咬一口,濃濃的餡都在舌間上回流,甜甜的,甜到我的心裡,聽媽媽說,吃了湯圓,代表團團圓圓……

元宵的作文國小四年級6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來到了,元宵節又稱上元佳節,就是春節後迎來的又一個傳統佳節。

元宵節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構成民間盛大的節日。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就是自初八點燈,一向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

歲月不斷流逝,但元宵節的很多民間習俗至今十分盛行。比如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放煙花等活動,給元宵節增添了光彩。

除了這些活動以外,元宵節還有包元宵的習俗。這天我有幸跟爸爸媽媽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學了起來。外婆先用開水來和糯米粉,然後不斷地用力揉面,一向揉的像橡皮泥一樣有韌性,之後把面揉成寶塔的形狀,從“寶塔”的頂兒上拽下一塊塊麵團,搓成圓團,中間掏個洞,兩隻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準備好的豆沙餡,放在這個洞裡,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之後把洞口封住,最後,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兩隻手柔和地將元宵搓圓,這樣一個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的手忍不住痒痒了,捲起袖子也包了起來。雖然我包的元宵餡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狀,但還就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揚。

元宵的作文國小四年級7

這天就是元宵節,媽媽給我買了許多元宵,有黑芝麻的。有五仁的。有豆沙的等等。

晚上,媽媽給我煮了元宵吃,元宵圓圓的,像個小雪球,別看它小,味道可好了。

吃完元宵後,我從網上查找了關於元宵節的介紹,它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正月就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就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在我國古代,每年到元宵節的日子,人們都合家團圓。猜燈謎。耍龍燈,來慶祝這完美的日子。

這真就是一次搞笑的元宵節呀!

元宵的作文國小四年級8

元宵,就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元宵有此而的名為元宵。在元宵佳節來臨之時,所有的人們都像樂開了鍋似的都欣欣歡笑著。在這元宵之夜,最吸引人的當數放“煙花”,因為煙花不僅僅好看,而且它的五顏六色會讓人們看了感到情緒愉快,使情緒煩悶的人也樂開了懷。

這天我們吃飯很早,全就是因為要看煙花,晚上我一吃過飯,就立刻衝下了樓,找齊了了朋友一齊看眼花。

每次煙花炸開,我除了鼓掌,就就是大聲叫好。接近尾聲的時候,煙花就是一個一個放的,但就是,這些煙花比我剛才看到的煙花開的要快得多,也大得多。突然,四面八方都有煙花,全都就是那些一放射出來就就是金光閃閃的煙花,它們把四周照得比白天還要亮。突然,又一串煙花在金色的“圍巾”下開放。之後,煙花就沒了。

雖然煙花表演在我們的歡呼聲中悄悄地結束了,但就是剛剛那一幕幕精彩煙花,將回永遠停留在我那一頁一頁完美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