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衣旰食的意思和造句

宵衣旰食形容為處理國事而辛勤地工作,你會用宵衣旰食造句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宵衣旰食的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宵衣旰食的意思

[釋義] 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很晚了才吃飯。原形容帝王勤於政事;後泛指勤奮刻苦;從早到晚不懈怠。

[語出] 唐·陸贄《興元論解姜公輔狀》:“……乃是陛下握髮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正音] 食;不能讀作“sí”;旰;不能讀作“hàn”。

[辨形] 宵;不能寫作“肖”。

[近義] 夙夜不懈 握髮吐哺 日理萬機

[反義] 醉生夢死 遊手好閒 得過且過

用宵衣旰食做成語接龍

宵衣旰食 → 食不餬口 → 口若懸河 → 河傾月落 → 落落大方 → 方枘圓鑿 → 鑿壁偷光 → 光采奪目 → 目中無人 → 人定勝天 → 天外有天 → 天倫之樂 → 樂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鐵 → 鐵證如山 → 山窮水盡 →盡善盡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謀 → 謀事在人 → 人定勝天 → 天外有天 → 天倫之樂 → 樂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鐵 → 鐵證如山 → 山窮水盡 → 盡善盡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謀 → 謀聽計行 → 行雲流水 → 水落石出 → 出生入死 → 死聲咷氣 →氣吞山河 → 河傾月落 → 落落大方 → 方枘圓鑿

宵衣旰食的正確造句

1) 高拱一直還當著皇上的秘書,知道皇上如今勤政,真可謂是宵衣旰食,既然深夜急召內閣大臣與兵部兩位堂官議事,想必所議之事非同小可,一時半會且回不來。

2) 大人、大明朝歷經百多年,不思進取,守祖制,不革新,當今皇上雖宵衣旰食,非三國之亡國之君,但頹勢久己,非一日之功,改朝換代迫在眉睫。

3) 而且還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崇禎帝,一個聲名赫赫的亡國之君,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卻最終換的個‘自掛東南枝’的悲劇的皇帝。

4) 朱由檢在位年,二十多歲頭髮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

5) 再說北京,崇禎皇帝自登極以來,肅清閹黨,重整朝政,憂心國事,苦撐危局,事必躬親,勵精圖治,宵衣旰食,一心想做箇中興之主。

6) 他多次自勵,只要能“救亂”,那怕是宵衣旰食,頭上再添幾許白髮,也在所不計。

7) 周恩來宵衣旰食,日理萬機,得到人民的愛戴。

8) 他是封建政權的反動頭子,可是在生活上卻"宵衣旰食",經常不吃肉。

9) 願的追求宵衣旰食,願永遠學而不厭。

10) 劉成一家一直過著宵衣旰食的生活.

11) 周異當洛陽令時,宵衣旰食,克己奉公,積勞成疾,幾年後撒手人寰。

12) 可憐他辛苦十七年,勵精圖治,宵衣旰食,勤儉節約,最終卻吊死在煤山之上。

13) 這讓宵衣旰食、孜孜求治卻偏偏亡國的崇禎是何等羨慕嫉妒恨啊!並且,在他任內,祥瑞不斷,連千年難遇的“黃河清、聖人生”。

14) 朕宵衣旰食,不敢妄自菲薄,今又得此良將,此天佑我大明。

15) 這是一個宵衣旰食勵精圖治的勤勉之君,可是其文化上的呆板,也讓人難以忍受。

16) 奈何積弊太深,人心壞朽,隆慶皇帝雖天姿英縱宵衣旰食,也難以畢其功於一役。

17) 御史大人,恕個罪說,當今萬歲算是宵衣旰食,勤勉躬親。

18) 崇禎皇帝宵衣旰食,倒想振興大明。

19) 然而當日本人舉國上下宵衣旰食、毀家紓難地為擴充海軍而努力的時候,中國政府卻挪用北洋軍費去修建頤和園。

20) 東遷櫟陽以後,嬴師隰宵衣旰食勵精圖治,親自率領秦國軍隊和魏國大軍展開了長期惡戰。

21) 幾十年來柳周宵衣旰食,為江山社稷日夜操勞,最容不得惰政貪墨。

22) 他宵衣旰食,以求公正地處理獄案,總是無暇顧及婚事。

23) 一個宵衣旰食,朝乾夕惕,鄞於政事,但最終落得亡國下場的末代皇帝.

24) 當今聖上憂國憂民,勵精圖治,事必躬親,宵衣旰食,乃是中興之主啊!

25) 陛下還淳復古,宵衣旰食,不矜細行,恐非聖德所宜。

26) 基本上每個人都是發憤圖強、宵衣旰食,臥薪嘗膽。

27) 勇爾武者,國之柱樑,天子有命,宵衣旰食。

28) 宵衣旰食理國事,太子成年把權交。

29) 這幾年你父皇殫精竭慮,宵衣旰食。

30) 這匾上‘宵衣旰食’四個字是朕自己寫的,朕總不能自打耳光吧!你呂大伴這個時辰不也還在司禮監看摺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