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眾口鑠金造句|字詞解析|近義詞|反義詞

用眾口鑠金造句

1. 本來此事與我毫無關係,但眾口鑠金,現在我似乎都成了主謀了。

2. 老總因為不堪黑函流言的困擾而請辭,可見眾口鑠金,人言可畏!

3. 群言淆亂,異說爭鳴;眾口鑠金,積非成是。

4. 他的巨大聲望以及全球影響,惹來持續多年的眾口鑠金,在其被別的媒體渠道禁止後,仍長久地隱藏於網路深處。

5. 西西與小樂發生爭執,小樂人緣極好,同學們眾口鑠金,欺騙了老師,而西西受了處罰。

6. 古人云:“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所以,領導一定不要輕信流言,否則就可能使好人受屈。

7. 不過,從6月26日凌晨開始,姚牧雲,成為了網路上眾口鑠金的"姚抄抄"。

8. 如果你播撒引發流言蜚語的種子,人們將對你眾口鑠金。

9. 這種八卦新聞往往會造成眾口鑠金的局面,讓當事人遭受莫大的傷害!

10. 關於你的一些謠言,我勸你還是迴避一下好,否則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啊!

11. 媽媽給我講了成語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意思。

12. 她對廠長說:“你要幫我澄清事實,積非成是,眾口鑠金,再不闢謠,我怎么開展工作?”。

13. 隨聲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會被說成黑的,真是叫做"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14.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一代影星阮玲玉終於因為“人言可畏”而香消玉隕了。

15. 身為記者對所報導的事要謹慎求證,萬一報導失真,眾口鑠金,有人將因此受害。

眾口鑠金在漢語詞典的解釋:

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比喻輿論影響的強大。亦喻眾口同聲可混淆視聽。

●《國語•周語下》:「眾口鑠金。」

韋昭註:「鑠,消也,眾口所毀,雖金石猶可消也。」

●明姜南《投瓮隨筆•逐日表語》:「昔日位居黃合,眾口鑠金;此時身謝朱崖,蔓草縈骨。」

●孫中山《<孫文學說>自序》:「不圖革命初成,黨人即起異議,謂予所主張者理想太高,不適中國之用。眾口鑠金,一時風靡,同志之士,亦悉惑焉。」亦作「眾口銷金」。

●漢焦贛《易林·萃之巽》:「眾口銷金,愆言不驗。」亦省作「眾鑠」。

●宋王禹偁《謫居感事》詩:「眾鑠金須化,群排柱不支。」

眾口鑠金的近義詞反義詞如下:

近義詞:讒口鑠金 積毀銷骨 三告投杼 聚蚊成雷 三人成虎 人言可畏 三人市虎

反義詞:交口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