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的句子摘抄

自明朝吳承恩著《西遊記》以來,《西遊記》成為華人社會中流傳最廣的神話小說。下面是《西遊記》的句子摘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2、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

3、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

4、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

5、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

6、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

7、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

8、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冷氣分青嶂,餘流潤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掛簾帷。

9、翠蘚堆藍,白雲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龍珠倚掛,縈迴滿地奇葩。

10、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相個人家。

11、颳風有處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無懼,雷聲永不聞。

12、煙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13、三陽交泰產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內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14、春采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時節,冬覓黃精度歲華。

15、天產仙猴道行隆,離山駕筏趁天風。飄洋過海尋仙道,立志潛心建大功。有分有緣休俗願,無憂無慮會元龍。

16、料應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

17、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

18、千峰開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輕鎖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纏老樹,古渡界幽程。

19、奇花瑞草,修竹喬松。修竹喬松,萬載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時不謝賽蓬瀛。

20、幽鳥啼聲近,源泉響溜清。重重谷壑芝蘭繞,處處巉崖苔蘚生。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

21、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22、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

23、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

24、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仙鶴唳時,聲振九皋霄漢遠;鳳凰翔起,翎毛五色彩雲光。

25、玄猿白鹿隨隱見,金獅玉象任行藏。

26、髽髻雙絲綰,寬袍兩袖風。貌和身自別,心與相俱空。物外長年客,山中永壽童。一塵全不染,甲子任翻騰。

27、一層層深閣瓊樓,一進進珠宮貝闕,說不盡那靜室幽居,直至瑤台之下。

28、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29、古者,老也;月者,陰也。

30、正是:鴻蒙初辟原無姓,打破頑空須悟空。

《西遊記》的文化精神

《西遊記》作為我國古代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說,蘊含著極其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小說雖藉著佛教框架構建西天極樂世界的人物體系,卻賦予這些菩薩和佛祖更多世俗化的特點,表達其追求自由平等的觀念。一方面依附於宗教思想構建整體故事,一方面又追求儒家理想的治世之道。

歷代西遊故事衍變到吳承恩手裡,終於從宗教的副產品脫胎為一部獨立的藝術品——《西遊記》。雖然其故事題材仍然是宗教的,但卻一掃早期故事中對宗教的神秘感和迷狂,正如馮雅靜先生所言:“在小說中,濃縮著中國古代倫理的道義觀、善惡觀和抗暴驅邪觀,蘊含著極其豐厚的傳統文化內涵,這是超越於宗教之上的。”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作者在塑造西天諸佛與菩薩時所體現的文化精神。

一、世俗性

我國從明代中葉開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開始萌芽,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封建統治者更加腐朽,思想文化領域控制有所鬆動,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的思想不斷受到挑戰,中國傳統文化開始轉型,傳統的倫理價值與道德觀念正在逐步瓦解,一種新的思想文化觀念“心學”隨之而誕生。“從文化發展的角度看,明代心學是世俗化的理學,是禮文化在新時期的轉型。”西天極樂世界中的佛與菩薩,作為《西遊記》中一類整體形象,顯然被作者賦予了這種與時俱進的思想文化精神。無論是作為佛界泰斗的至尊如來佛祖,或是大慈大悲、普度眾生的觀音菩薩,以及其他諸位法力無邊的神佛們,都被作者注入了現實社會中世俗之人的性格特點。正如楊義先生所說:“佛祖、菩薩對人間財貨、美色的驀然回首,使之褪去了籠罩全身的靈光,沾染上一點塵世心理,或者人性的弱點。”作者描繪這一類型形象,帶給人們的感悟是,這些神聖莊嚴的佛與菩薩們,明顯地帶有人間社會的世俗性。首先,西天諸佛與菩薩作為神聖的至高至善的代表,本應是法相莊嚴,神秘崇高的,可作者所描繪的佛祖與菩薩都不乏幽默細胞。其次,諸佛與菩薩也有心胸狹窄的一面。作為神聖慈悲的佛祖與菩薩,本來對一切善惡罪行都應以感化的方式進行教育,可是在小說中,我們時常能看見諸菩薩對世人的打擊報復。如:烏雞國國王被浸在井中三年。原因始末據文殊菩薩講:“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虧六甲金身救我歸西,奏與如來,如來將此怪令,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我三日水災之恨。”(第三十九回);朱紫國國王受“拆鳳三年,身耽啾疾”(第七十一回)之折磨,也是由於佛母孔雀大明王的報復;觀音菩薩雖然慈善可親,但也會發怒。如當其聽說紅孩兒變作她的模樣,把豬八戒捉了去後,“心中大怒道:‘那潑妖敢變我的模樣!’恨了一聲,將手中寶珠淨瓶往海心裡撲的一摜,唬得那行者毛骨悚然,即起身侍立下面,道:‘這菩薩火性不退’”,清人李卓吾在此評道:“菩薩也大怒,大怒便不是菩薩。”“火性不退,佛性自退也。”總之,《西遊記》中西天諸佛與菩薩在作者的筆下已經被充分世俗化了,雖然他們神通廣大,無所不能,但他們的行為、語言、職銜等都如同俗世一樣,人間氣息極濃,而不再是那么高高在上。

二、中華民族渴求母性庇佑的心理

西天極樂世界中的如來佛祖與觀音菩薩,作為取經事業的發起者與實施者,一個為至高至善的代表,一個為救苦救難的菩薩。從社會文化的角度看,觀音菩薩這個人物形象更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作者在塑造這一形象時,完全脫離了正統的宗教教義,而是採取民間傳說與宗教藝術相結合的手段,不自覺地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母性崇拜意識融入其中,重點刻畫了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形象,滲透了世世代代炎黃子孫對母性的渴求與依戀的文化觀念。

觀音菩薩不但外表異常美麗,更兼具救苦救難、慈悲心善、和藹可親的特質,渾身都散發著母性的光輝。其主動請纓,擔當尋找取經人,負責領導取經任務完成的重任,充分表現了其大仁大愛的母性光輝。佛祖傳經的目的,是為了勸人為善、“養氣潛靈”、“不貪不殺”(第八回),對於這一善舉,心懷眾生的觀音菩薩自然是不辭勞苦、不畏艱辛的。她一手組建起的取經隊伍成員,並不都是品性仁善、意志堅強、品行端正、能力超群的君子之輩,相反竟都是有罪之人:唐僧是前世不聽佛講而被貶下凡間的金禪子轉世;孫悟空曾大鬧天宮,被壓於五行山下;豬八戒曾醉酒調戲嫦娥,被貶下凡,投身豬胎;沙僧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盞;小白龍則縱火燒了龍王殿上的夜明珠。菩薩並沒有因為他們的罪過而棄之不用,反而不斷發掘其身上的優點,使他們最佳化組合,賦予其重任,並在西遊路上設計了九九八十一難,讓他們鍛鍊心智,堅強意志,最後一步步地歸於正道,甚至菩薩還鞍前馬後的親自上陣考驗他們的決心與毅力(第四十二回“三藏不忘本,四聖試禪心”),真可謂用心良苦,而最後終於使一個肉身凡胎的唐僧和四個妖怪徒弟修成了正果。當然“這僅僅是就取經故事本身來說,推而廣之,從整個人生的意義上講,象徵著母性的觀音菩薩在一步步地引導著人們走上正大光明之路,取經的絕不僅僅是唐僧師徒,而是整個華夏民族。”

三、追求自由平等的觀念

另外,從觀音菩薩與孫悟空的關係來看,體現了作者追求朦朧的自由平等觀念的文化精神,這與當時流行的“心學”密切相關。明代文人受心學的影響非常大,如王艮、李贄、何心隱等人都具有離經叛道的思想,李贄說:“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於孔子而後足也”“這些文人普遍洋溢著一種叛逆的勇氣和張揚個性的精神。心學在社會上的廣泛傳播,“促使人們在思想觀念、思維方式上發生了變革,開始用批判的精神去對待傳統、人生和自我,為明代掀起復甦人性、張揚個性的思潮創造了一種氣氛,啟發了一條新的思路,提供了一種理論武器。”吳承恩創造的孫悟空就是這樣一個追求自由平等、叛逆張狂的具有獨特個性的英雄形象。《西遊記》前七回基本上就是孫悟空個人的英雄傳記,他本是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孕育而成的天產石猴,一出世就顯現了不尋常的勇敢,帶領群猴發現了水簾洞,在這古洞神州、仙山福地過著“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的自由自在的日子。然而它並不滿足,想躲過輪迴,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奇壽,於是飄洋過海,尋師訪道,終於學成歸來,先闖龍宮,求取定海神針鐵——如意金箍棒,後鬧地府,把猴屬一類的名字皆從生死簿上鉤去了,被四海龍王與十代閻王告上天庭。受召安後,先被封作避馬瘟,因嫌官小,打出南天門,後封作徒具空銜的齊天大聖,大鬧蟠桃盛會,被二郎神捉住後,經“刀砍斧剁,槍刺劍咵,莫想傷及其身”(第七回),最後被老君放在八卦爐里煅燒了七七四十九日,不但沒將其燒死,反而使之煉成了火眼金睛,又一次大亂天宮,玉帝無法,只好派人去請如來佛祖,最後終於將其壓在了五行山下。孫悟空的自尊意識極強,其大鬧天宮的直接原因就是玉帝藐視他,完全輕視他的手段和能力,不能真正地唯才是用,只知一味地欺騙和打擊,這對於追求自由平等的孫悟空來說是不能忍受的,因此,他向如來叫嚷道:“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第七回),雖然行為叛逆至極,但也無非是希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追求個性自由,可還是被如來佛祖一掌壓在了五行山下。當觀音菩薩受命於佛祖前往東土尋找取經人時,路過五行山下,不禁為這個“十萬君中無敵手,九重天上有威風”(第八回)的英雄惋惜不已,當悟空稍流露出悔改之意時,菩薩立即滿心歡喜,為其指引了一條再修正果的明路,而且,在西行取經的路上,觀音又一再地考驗、鍛鍊、幫助悟空修成正果。可見與玉帝相比,觀音菩薩尊重人才,唯才是舉,知人善任,尊重人對於平等自由的要求,可以充分引導、發揮人才的最大使用價值。